01
每日诗篇祷告
诗情祷语
(作者:尤金·毕德生)
8月4日 | 地就丰足
朗读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诗篇》第一〇四篇10-13节
104:10 耶和华使泉源涌在山谷,
流在山间,
104:11 使野地的走兽有水喝,
野驴得解其渴。
104:12 天上的飞鸟在水旁住宿,
在树枝上啼叫。
104:13 他从楼阁中浇灌山岭,
因他作为的功效,地就丰足。
省思:
我们所在的环境本身即显示了
神对我们基本需要的预备――
造化的基本结构中即蕴含了供应。
神既是创造的主,
也是满足需要的主。
祷告:
神啊,
我将自己所有的不满足都交给祢。
每有缺乏就促使我去找祢。
我知道祢有办法处理我每一项需求,
使我活得圆满,不致缺乏;
赞美,而不抱怨。阿们。
02
每日经文及简释
耶利米书 第三十二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耶利米书》第32章|岂有难成之事
三十二章1至15节,接续前面两章的主题,为了加深犹大命运彻底的逆转,耶利米用购买祖地这一行动,来表现这个象征意义。耶利米这一行动,是在巴比伦大军入侵,耶城告急,风声鹤唳之下而促成的,他因为预告西底家王要被雅威交于巴比伦人手中,耶路撒冷要被敌人毁掉,而被西底家王囚于狱中(1-5节)。而在狱中,能够成全此事,意味着百姓被逐出应许之地、被掳于巴比伦,不是以色列的最后的命运,他们会像耶利米一样得到祖上的基业。耶利米将地契封存在瓦器里,表示神的应许坚实可靠,他能通过他的叔叔购回祖上的土地,预示在将来,在耶路撒冷,必有人再买房屋、田地和葡萄园,犹大要在未来经历全国的复兴(15节)。
在16至25节,记述了耶利米在购回祖上之地后的一段祷告。以“雅威没有难成的事”(17,27节),来解说雅威一直以来的作为。
雅威曾以祂的能力创造了天地(17节);祂在展示祂的能力的同时,也展示了祂对犯罪的报应(18-19节);在过去,祂对以色列施恩,将他们从埃及为奴之家拯救出来(20-21节),还将应许之地赐给他们,使他们可以长久地在应许之地安居乐业(22节)。
可惜的是,他们长期违背了西乃之约(23节),导致雅威兴起迦勒底人来攻击、毁灭、驱逐他们。令耶利米深感不解的是:为何要叫他去赎回祖上的地呢(24-35节)?并以此来表证:有一天,犹大将从被掳之地归回(24-25节)。
26至44节,可以理解为雅威对耶利米祷告的回应:
祂的忿怒实在难以止息,断然用战争、瘟疫、饥荒等来攻击以色列,使他们被强敌掳掠到偶像之地——巴比伦去侍奉偶像。 因无论是国中领袖,还是民众百姓,他们通通都叛离了信实的主,属神的子民反成了偶像之家,甚至把污秽的偶像搬到雅威的殿中,污染了至圣之所;甚至他们还效法迦南人,将自己的儿女以火祭献给假神摩洛(34-35节)。
不过,愤怒的神,等过一段时间,祂的怒气必然转消,将要无条件地再度接纳他们,施恩于他们(37下-41节),把一切的祸患除去,使他们重返家园,以前曾经有的城市辉煌,要再度出现(42-44节),因为雅威岂有难成的事。
03
今日默想
我们今天要来思想西底家,赫舍尔(Abraham J.Hesachel)说:他作为立意善良的王,并不是全然不听先知的话,他有时因政务所需,会来咨询先知(37:3-10、16-21,38:14-28)。然而他还是无法与当时那些刚愎自用的官长们抗衡,他经常在生死攸关的事情上,完全被那些官长们支配。假如,他能在基本原则与国策上听从耶利米,或许他不至于落到如此悲惨的后果中(参34:1-3)。
你可以看到西底家性格中那些软弱的部分吗?你在工作、生活、与人交往中,当面临利益或其它方面的威胁,你会违背信仰的原则吗?你会觉得这是你的性格缺陷吗?
[1]赫舍尔(Abraham J.Hesachel)著,邓元尉、邱其玉、徐成德、应仁详译:《先知神学:赫舍尔论旧约中上帝的怜悯》(台湾:校园,2020),页219-220。
04
每日加量
诗篇 第1-2篇
读经音频1:诗篇第1篇(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读经音频2:诗篇第2篇(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诗篇》第1-2篇 | 有福了!
诗篇第一篇,先声夺人:有福的人生基于严肃的选择!“计谋、道路、座位” 这些生活型态的错误,与雅威的律法成为对比。而保全“思想、道路与座位”,其正确的做法是“热爱”妥拉,并为之思想(针对计谋),因为妥拉的基本意思就是方向与指示。
3与4节分别是两幅动人的画面,例证式的来形容1节与2节里相反的人生收成。“果实累累”与“被风吹散”是这两种人的不同结果。5节分别是用法庭的意象来看两种人的不同结局,恶人——站立不住,义人——则要审判恶人。
6节说,归根结底,人生的这种善终与恶果,在乎雅威“知道”!与祂的关系决定义人的人生充满福分;恶人的人生,却要受审而灭亡。
本诗篇与最后一篇构成呼应,第一篇:邀请在律法上生活,最后一篇是赞美的人生。第一篇至第一百五十篇,这一整个过程告诉我们,无论人生遭遇什么,沧海桑田,而活在律法中会是怎么样的结果——一个赞美的人生。
第一篇以“有福了”开头,第二篇以“有福了”结尾!第一篇是对个人的劝告——要蒙福,就需严谨选择;第二篇则是对邦国的劝告——要蒙福就当认真听雅威的话,看看雅威的作为。因为在现实中,哪个君王不嚣张,依靠暴力呢?其所靠的无非就是军事的实力;而且他们有一种共同的习性——喜欢抵挡真理,将神当作不存在!然而,说穿了,这根本就是自不量力!没看看,到底谁在天上?
那些懂得“以嘴亲子”,注重和解(这方法与体现军事实力相反,因为,弱者才愿意和解);以及知道“雅威的怒气”,不敢如此嚣张的,因为知道有一个比他们还强大的,在天上监控他们。这种注重和平与约束自身实力的国家,才是有福的。
第一篇意象平整,第二首也意象整齐—“外邦”对应“天上的主”;“受膏者”对应“世上的君王”,最后以“凡投靠他的,都是有福的!”来结尾。
每日默想
第一篇与最后一篇构成呼应,第一篇:邀请在律法上生活,最后一篇是赞美的人生。第一篇至第一百五十篇,这一整个过程告诉我们,活在律法中会是怎么样的结果——一个赞美的人生。对你有什么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