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经典
每日与主同行|2022年7月18日
来源: | 作者:唯信 | 发布时间: 1016天前 | 410 次浏览 | 分享到:
1. 诗情祷语 | 我们要欢呼
2. 每日经文 | 耶14章-灾难中的代求
3. 今日默想 | 患难中效法先知
4. 每日加量 | 太28章-新的一日

01

每日诗篇祷告

诗情祷语

(作者:尤金·毕德生)

7月18日 我们要欢呼


朗读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诗篇》第九十五篇1-5节


1 来啊,我们要向耶和华歌唱;

    向拯救我们的磐石欢呼。

2 我们要来感谢他,

    用诗歌向他欢呼。


3 因耶和华为大   神,

    为大王,超乎万神之上。

4 地的深处在他手中,

    山的高峰也属他。

5 海洋属他,是他造的,

    旱地也是他手造成的。


省思:

神作为神,

理当受到敬拜。

祂令人敬畏的权能,

使我们不得不敬拜;

祂美善的旨意,

使我们必定欢然敬拜。


祷告:

神啊,

我颂赞祢伟大的名。

我每唱一首歌,

称颂祢的能力、大爱、恩典、荣耀,

就有再唱新歌的新发现。

一切颂赞都归于圣父、圣子和圣灵。

阿们。




02
每日经文及简释

耶利米书 第十四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耶利米书》第14章|灾难中的代求


显然,耶利米认为:雅威通过他所发出的灾难性警告,一定会发生。


在本章的1至6节,我们看到,果然,咒诅成真了,犹大遭遇了极大的干旱,导致饥荒,整个国家坠入极大的困难中,连母鹿都因无草可吃,丢弃了刚生下的鹿崽子;野驴都因没有吃的,而眼目失明。可想而知,饥荒所造成的危害有多大。


先知向雅威求情,求神赦免,尽管百姓多次得罪雅威,他们的罪也见证了他们的不是。然而,因为雅威的名是立约的名,是与以色列百姓立约的名,先知恳求雅威多驻留片刻,不要像是客旅一般,对陷入饥荒中的男女老少漠不关心(7-9节)。


雅威的回答很直接:祂不打算再同情这些背叛西乃之约的百姓,甚至祂还要用刀杀死这些没有被饥荒饿死的人(10节),也劝先知不要为这些人祈求了(11节);祂再也不会听百姓的祷告了,哪怕他们以禁食来表明心志,以献燔祭来表达敬虔,但雅威已经不喜悦这些了;还要继续用刀剑、饥荒和瘟疫灭绝他们(12节)。



然而,先知并不死心,他试图为受咒诅的百姓开脱。神指责说,百姓被咒诅的始作俑者是假先知,并且说,这些骗子首先要被审判,那些仍旧沉溺于假先知谎言中的百姓,则死后没人埋葬(13-16节)。


固执的耶利米,效法亚伯拉罕、摩西和撒母耳,为将要遭毁坏和灭绝的犹大,再次向神求情(17-19节)。在悲痛中,他向神承认,这个国家的背叛之深,靠着他们自身,难以挽回,他只愿神仍以西乃之爱来对待他们(20-21节),看在自己与百姓立约所展示的名字的份上。若不,他们就不再有希望了!在悲哀中,他仿佛看出一丝希望,他像是自我安慰般地说:所以我们仍要等候你,因为这一切都是你所造的(22节)。



03

今日默想


中国先秦时期的传奇人物屈原,主张章明法度、举贤任能、改革政治、联齐抗秦、提倡“美政”。传说中的他,为人性格耿直,却因在修订法规的时候不与人为伍,被同为血亲的楚怀王疏远了。


公元前305年,屈原反对楚怀王与秦国订立黄棘之盟,被楚怀王逐出郢都,楚襄王即位后,被放逐到江南。公元前278年,秦国大将白起带兵南下,攻破了楚国国都,屈原的政治理想破灭,以死明志,同年五月怀恨投汨罗江自杀。


泪眼先知耶利米,对其国家有着同样的情怀,其诗歌(包括11:18-23,12:1-6,15:10-21,17:14-18,18:19-23,20:7-12、14-18)均表达了他悲痛的心情,十分关切国仇家恨。不同点在于,耶利米有西乃之约的框架,其焦点是神与人的关系。


对于落入不义的国家,纷争四起、内忧外患的教会,或者是几经艰难、经济困难的家庭,试着以前面的经文为例来代求,尤其是经过多年祷告,仍然无结果的情况。



04

每日加量 

马太福音 第二十八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1:(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2:(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马太福音》第28章 新的一日


七日的头一日


本章与所有人类英雄传记不同,英雄的故事,一般在类如二十七章的死亡叙事就结束了!一个人,被厚葬之后,就该盖棺定论了,一切也就结束了。但在二十八章,马太让我们看到另外一番景象:这一切像是结尾,又像一个新的开始。


安息日将尽,七日的头一日,天快亮的时候,抹大拉的马利亚和那个马利亚来看坟墓(1节)。悲痛的她们,来哀悼耶稣,表达对祂的缅怀。这是新旧两个世界交接的时刻,时间是在天快亮、黑暗将去,黎明来临的时候,一个新的日子就要开始之时,也是一个旧的记述方式(安息日)将尽,而新的记述日子(七日的头一日),开始之际。


发生了四样事情:地震、天使从天上下来、墓门被打开、守卫被吓得半死。这里的场景与悠久的犹太传统密切相关,地大震动,是神同在的描述;有主的使者从天上下来,就是说天上和地下不再被隔离,地以及相关的一切,不再是封闭的,它已被天打破了;墓门的石头被滚开,如今,死亡的权势,不能再控制人;天使坐在这个大石上,死亡的坟墓,已成为了神的使者临在的圣地。


这个场景非常颠覆,对犹太人来讲,死亡之地是最为不洁的,是神圣的上主、生命的主宰不会到达的地方。而这里,却出现了“神同在”的事实。神的使者出现在坟墓里,意味着死亡之地,不再是不洁的了,而成为了神同在的地方,成为了圣地。这完全颠倒了犹太人固有的观念,甚至死亡的不洁净,在这里,也被改变了。


代表罗马权势,看守死亡与坟墓的兵丁,被吓得浑身乱颤。原来他是墓地的掌权者,他与死亡相安无事,对尸体有着绝对的控制权。而眼前所发生的,将他吓得和死人一样,这里,完全超出了他一贯以来的经验,完全失控了!



在这个七日的头一日,象征着死亡的坟墓,已经失效了!已经需要重新计算日子了,以死亡为终极力量的旧世界,结束了;新天新地已经萌芽了,而坟墓就是新世界萌芽的场所。


新世界的女人


1至10节是几个妇女们来寻找被钉十字架的耶稣的叙事。如今,身体不见,已经够困扰了;面临刚才发生的景况,她们深感惧怕!天使提醒她们,不要用耶稣被钉十字架后,会理所当然的结果来看待祂。钉十字架,对世人来说就是死亡,是一个人生命的结束。而她们却不要用固有的模式来看待现在的情况,思维需要改变!


“祂已经不在这里了,而且已经复活”!这是耶稣多次讲过的。天使旨在唤醒她们的记忆:要将眼前的场景及所发生的事,与耶稣的话和“那看不见的身体”作关联性的思考。


并且,她们自己的身份也被改变了!天使差遣她们,她们要成为蒙差遣者,要将新世界向她们敞开的事,去告诉耶稣那些门徒们——他们也将在加利利与他们的夫子再次重逢!加利利,是一个蒙召的地方,他们曾在那里目睹他们的夫子带来的神国。很快,他们将要看见从死里复活、成就神国的夫子了。


妇女们就急忙离开坟墓,又害怕,又大大地欢喜,她们带着“新、旧”、“悲、喜”这两种极端的感受,要跑去报给耶稣的门徒,要将他们的主逆转乾坤的事实告诉他们。


忽然,耶稣遇见她们,说:“愿你们平安!”她们就上前抱住祂的脚拜祂。“愿你们平安”,这句话太重要了!妇女们经过这么多天的恐吓、惧怕,她们亲身经历耶稣受刑时的绝望。如今这一切——伤心、绝望与惊喜,化成了一个行为:上前抱住祂的脚拜祂。所有复杂的心情,在这里被安抚与释怀了。她们如同看见上主而害怕的先知,当天使安慰他们后,被赋予新的使命,她们在十字架下亲历了耶稣的死亡,如今也要去为耶稣在新世界的复活作见证。


依然用谎言作为堡垒的世界


11至15节让我们看到,马太没有忘记记述那个因看见新世界的景象而恐惧的兵丁,他将发生的事情,告诉杀害耶稣的祭司长和长老!这个利益集团听了之后,聚集商议,就拿许多银钱,买通兵丁,让兵丁自己来背黑锅:“你们要这样说:‘夜间我们睡觉的时候,他的门徒来把他偷去了。’”他们依然在用旧有的思维,来应对、来解释耶稣及其新世界的事件,他们认为这是一件不正常也不真实的故事。


世间的真相总是被谎言遮盖,并以谎言来解释一切。耶稣复活了,这个引人注目的事件,是为了要重造这个世界,带来全新的世界,所有的格局都要重新被改变。假如依然用旧世界——“拿许多银钱给兵丁”这种谎言与权力来决定一切的思维,将与新世界无缘。


尽管犹太人做他们的事情,罗马人也在继续做他们的事情,只要否定复活,这个世界依然如故,照样正常运转,不会失去什么,也不会得到什么。兵丁所报告的消息,只不过是不正常,但属于不重要的事,只要辟辟谣就行了,什么是真相?权力!谁有权力,就能设计出真相!如何设计?就是控制舆论。古今中外,无非如此!


而马太,却有另外的看法,他不是说:早期的基督教是来自一个宗教人群的创举,乃是说,有一些新的事情发生在耶稣身上,是这个世界无法解释与接纳的,其原因是旧的世界被权力和谎言控制。假如要认识新的世界,你必须接受早期基督徒的说法:我们和你们看法一致,死透的人是不会复活的!但,有一样新的事情发生在耶稣身上!假如你不相信,你就需要改一改被这个世界的权力和谎言控制的思维了!


没有结束的开始


马太想装很多东西在他的记述里,但文章总有结束的时候,这段结尾(16-20节),看起来像是没有结束。


十一个门徒往加利利去,到了与耶稣约定的山上。这好像是一个新的开始,门徒们也认为这又是一个新的开始,但马太却在这里结束了!故事到此戛然而止,剩下的事情需要耶稣的门徒们自己去揣摩、去行动了,他们将得到圣灵所赐的新的领悟、去开始新的委身、新的使命。他们对耶稣的带领、对圣灵的做法、对新的国度、对别的民族、对律法、对新的子民,以及对上主的未来,都要靠圣灵里新的领悟。


在使徒行传开头,耶稣升天之前,门徒们真的没有想到耶稣会离开他们。他们没有想到,耶稣已经放手让他们自己去行动,耶稣不再手把手的教他们了,而他们要随时依靠祂的圣灵,奉耶稣的名、去揣摩、去爱、去实践耶稣的教导,将耶稣复活的国度呈现。


最要紧的是,他们要将耶稣所说的这句话:“天上地下所有的权柄都赐给我了。所以,你们要去,使万民作我的门徒,奉父、子、圣灵的名给他们施洗。凡我所吩咐你们的,都教训他们遵守,我就常与你们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当作座右铭。



这个座右铭涉及三项内容:“奉我的名”、“给门徒施洗”与“教导门徒”。落实这三样,就得到耶稣的应许:与他们同在!并将末世不断呈现于地——因末世已经借着弥赛亚的死亡与复活闯入了现在,如今则需要借着这群忠心的门徒,不断扩张于地。那么,耶稣在开篇讲论的“主祷文”里“愿神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其实现则指日可待了。复兴以色列国,也就是复兴这个世界的意思了。




▓ 本文插图选自法国画家 让·弗朗索瓦·米勒(Jean-Francois Millet  1814-1875)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