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每日诗篇祷告
诗情祷语
(作者:尤金·毕德生)
7月8日 | 祸患必不临到你
朗读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诗篇》第九十一篇7-10 节
7 虽有千人仆倒在你旁边,
万人仆倒在你右边,
这灾却不得临近你。
8 你惟亲眼观看,见恶人遭报。
9 耶和华是我的避难所,
你已将至高者当你的居所,
10 祸患必不临到你,
灾害也不挨近你的帐棚。
省思:
除非渗入船舱,否则整个海洋的水
也不能将一只船淹没;
全世界的问题若非进入我们内心,
也不能造成伤害。
如此类比,信心即是沥青和捻缝材料。
耶稣曾祷告说:“我不求祢叫他们离开世界,
只求祢保守他们脱离那恶者。”(约十七15)
祷告:
伟大的神,
我知道我所面临的任何苦难,
都不能将我与祢的爱隔离,
我所遭遇的任何恶事,
都不能搅乱祢在我身上的旨意。
我感谢祢在耶稣基督里的得胜。
阿们。
02
每日经文及简释
耶利米书 第四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耶利米书》第4章|宣告审判
如果百姓真心回转的话,神必履行古时的西乃之约,保守他们仍然在这块应许之地上。不过,衪关注拜偶像的以色列是否真的悔改了,他们必须活出诚实、公平与公义;必须持守单一纯洁的心思,让列邦看见他们的见证(1-3节),否则就是亵渎雅威,最终再次触发神的忿怒。
在这里,看到上主犹豫不决的态度,时而展望未来,时而带出审判的信息,这种复杂的情形,正好反映雅威这位“丈夫”对背叛的“妻子”,那种爱恨交加的情感,也与以色列与犹大百姓被掳前后的情形相称(4节)。
从第5节开始,有一连串对犹大的审判之词,雅威通过外患的侵扰来审判他们。从北方而来的敌人,如饿狮一般,飞疾而来,毁灭之大,使许多城邑成为战场(5-7节)!各界首领披麻蒙灰、以示悔改,但却无法挽回雅威的心意(8-9节)。
所以,先知悲叹地说:雅威呀,你欺哄了百姓,因你不是说,只要人悔改,你就会心意转回,会得到平安(参1节)吗?可是,为何百姓悔改了,刀剑仍然临到耶路撒冷呢(10节)?
更糟糕的是,当雅威听了先知的话,不但没有阻止北方侵略者的入侵,反而,祂为侵略者煽风点火(11-12节),让他们以更快的速度从北方长驱而入。这群侵略大军,穿过以法莲,直入耶路撒冷,所经之处,尽行毁灭(13-16节)!耶路撒冷被围攻了!神不再保守这里,这都是百姓背道所造成的(17-18节)。
先知看着耶路撒冷惨不忍睹的灾难,肝肠寸断(19节)!而且,毁灭并没有停下来,举国上下风声鹤唳,昔日荣耀之城成为了乱堆荒场,而这种悲惨的结局,却换来雅威一句毫无同情的话:这是百姓自身愚昧所致(20-22节)!
23至28节,先知用创世记第一章来回应这场浩劫。不过,这是上主创世行动的颠倒:一切都回到创世之前的混沌之中,神与犹大所立的约失败了,整个创造界也崩溃了。
更绝望的是,29至31节,记述了“一场战争”,而犹大则像一个在战争中与情夫寻欢,不小心怀了孕的妓女,一个娼妓,到哪里去寻找帮助呢?
03
今日默想
耶利米穿过尸首如山的城市,站在熟悉的圣殿的位置上,眼前是为了保卫圣殿而倒下的一具具尸体,有些还流着血,有些已经发出臭味。他已经习惯了这个味道,因为满城都飘着这个味道。
他要将最近一个礼拜所发生的屠杀与毁灭,与上主的能力、慈爱、公义和祂的圣约连在一起,实在有难度。屠杀他们的巴比伦比犹大百姓更加有义吗?他们连雅威是谁都不知道;而且,当这些士兵冲进圣殿,没有看见任何的异象时,将手中的枪,向空中飞舞,意思是叫雅威出来,与他们决斗。看来,以色列的神本来就是虚构的,或者已经被巴比伦军队吓得早早逃跑了。
这些现实和痛苦,都是耶利米需要接受的。试着想象一下,当耶利米面临这些情况时,他会对神说些什么?他对神会有所质疑吗?
04
每日加量
马太福音 第十八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1——小子的价值
释经音频2——一只羊的价值
《马太福音》第18章 | 新的价值
小子的价值
耶稣的门徒,真的明白耶稣所讲的天国是什么样的吗?十八章的记述,让我们看到,门徒们真的让耶稣担忧,因他们当中有两人进来问耶稣说,天国里谁是最大的,他们之间也起了争执。
天国,对以色列人来说,不是指在与地上无关的天上,实际指的就是以色列的国度——一个神的国度与以色列国度重迭的国度。诗篇一百篇,和但以理书里的描述,尤其是七至十二章所呈现的,包括大卫和所罗门的王宫与圣殿,代表着神的宫殿与以色列君王的宫殿一同并立,君王与上主的权柄重迭,君王则代表着耶和华上主的权柄。假如他们要恢复这种双重执政的事实,就必须重建上主的王宫——耶路撒冷圣殿。具体的做法就是——圣殿要被洁净,王国要被恢复。
那么,在这个国度里谁最大呢?是圣殿里的祭司吗?还是他们中的哪一位呢?这正是门徒所关心的。
就此,耶稣拿一个孩子来说,这手法和前面从鱼嘴里取钱币一样的讽刺。就以色列主流而言,要恢复以色列国,必须从恢复圣殿的敬拜着手,为了维护圣殿的敬拜,他们每个男丁要纳圣殿税。这么大的问题,就耶稣而言,一条鱼就足够解决问题了——鱼嘴里的钱够他们交圣殿税了!门徒们问天国谁最大!耶稣说:一个孩子足够说明问题了!
孩子,在当时的以色列中,因为未成年,都不能算是一个人,对他们的称呼用“它”来表达。耶稣的意思是——你一定要改变固有的模式来看天国!祂其实是在作颠倒的工作,祂要改变当时的主流观念和门徒的世界观。如前面祂为被鬼附的孩子驱魔时,对门徒所说的:这样的鬼非要禁食才能赶出来!这是在呼召他们要真实地悔改——认识祂作为弥赛亚全新的作为。
如今,他们要翻转价值观——在天国里,原来没有用的,现在有用;原来没有价值的,现在有价值。十字架的道路,在当时的人眼里,不但没有价值,甚至是至为耻辱的刑罚。如今要重新看待了,因为这才是至高荣耀的神,其怜悯的彰显。
如果说1至5节记述的,要分清“谁才是最大的”?那么第6节所说的则是要他们来了解“什么是最大的恶”?如果让信耶稣是弥赛亚的小子跌倒的话,就是最大的恶——让一个无助的人受害,这为至恶!
不起眼的、看起来是无助的,神却看成是有价值的。祂要求门徒的价值观要改变,要去寻找在神眼中看为有价值的人。因耶稣自身也成为一个无助的人,祂在和彼拉多对话的时候,彼拉多也知道祂是无辜的人,最无辜的人却成为最大的受害者。
门徒们对罗马人是怎么看的呢?对妓女是怎么看的呢?对瞎眼的和小孩子是怎么看的呢?他们会认为撒玛利亚人有用吗?当有人把小孩子拉到耶稣面前时,门徒们显然不开心,因他们与当时的主流社会的价值观一样。
在耶稣眼里,社会、经济、国家、种族问题和信仰是结合在一起的,并不存在无政治色彩的信仰。祂去接触罗马人、大麻风病人、百夫长的仆人、撒玛利亚人、迦南妇人。祂认为这些人是有价值的,但门徒们并不是这样想。今天的社会也是这样,会忽略一个穷人、一个流浪汉,因为他们没有价值。但如果是大人物死了的话,大家的态度就会很不同,整个社会都知道他。这些其实不仅是政治的话题,也是信仰的话题。
耶稣说,这就是这个世界的真相!我来就是要改变它。这可以理解为祂那另类的政治——一个不分种族、贵贱的政治,祂所倡导的弥赛亚国度,与这个世界很不相同。
而门徒们与这个世界的看法几乎一样,这些想法甚至会引向地狱。耶稣告诫他们,要把这个想法赶快处置掉,就像断手断脚一样的严肃(8节)。这也就是为何赶不出鬼来的原因。
所以,祂说:“要小心,不可轻看这小子里的一个。我告诉你们,他们的使者在天上常常见我父的面”(10节)。以色列中大部分的人认为,每一个人的背后都有一个天使,耶稣用他们的常识告诫他们。祂说:祂来是为拯救失丧的人,这些失丧的人,被人看不起的,丢了,人们也想不起来是谁;而祂来,就是为寻找这样的人,这些小子。门徒们有看到他们背后的天使吗?要知道,他们的背后天使却常在父面前!
一只羊的价值
12节,耶稣用99只和1只这个大比分的例子来打比方。祂的意思是,天父看重以色列人,也看重外邦人。可以作这样的类比——天父看重高官,也看重妓女。甚至,妓女回转比99个高官都有价值,如同寻找到100只中的1只,其欢喜程度,比99只还大。
耶稣在这里就是要求门徒,要翻转自身的思维方式与固有的价值观,要将他们认为没有价值的,看作是有价值的。例如,被钉十字架,在当时的社会认为是没有价值的,而他们则要反过来看。
祂又举一个例子,就是怎样对待有过错的弟兄:“倘若你的弟兄得罪你,你就去趁着只有他和你在一处的时候,指出他的错来”(15节)。得罪我的人,对我而言,没有什么价值,假如你看重这样的人,尝试去挽回他。很看重小子是同样的意思,表明价值观都得到了改变,在常人看来,小人物、得罪你的人是没有价值的,而门徒则需要改变过来,要将看来没有价值的人物,当作自己的弟兄和天上的使者,那他们就可以在天上地下畅通无阻了!前面祂说,因着彼得的宣信,祂要透过他,建立一个在盘石上的教会,这教会的能力,连阴间的权柄都无法胜过(16:18节)。如今,祂所建立的天国,要将这些没有价值的人翻转,在社会上被淘汰的人,神正悄悄地接纳了他们。
接着,耶稣带出一个核心的信息——饶恕!为什么要饶恕人呢?是因为他有价值!也如同休妻,为什么不休妻呢?是因为看她有价值!与看重得罪你的弟兄有价值是一样的。这就是在翻转世界中所有的价值体系。天国不是一个强国富民的行动,而是一个对人价值的尊重的行动,这才是耶稣所建立的国度的最强大特色。
这里有一个神学思考,南美的神学家图图主教的著作《没有饶恕,就没有未来》,将基督信仰最核心的部分,体现在他的书名了。
我们很多时候是好大喜功,喜欢与强权结合,我们期望用更强的影响力来影响这个社会。我们应该像耶稣一样,像麦子一样死了,为这个世界付出。我们不用去争取与这个世界合法对话的权利,要学保罗,在毫不自由的环境里,为这个世界做贡献。
饶恕的态度,正是通天下地的力量,是让天上地下畅通无阻的方法。耶稣说,在这样的基础上,你们两三个人奉我的名聚集,我就在你们中间。
这段经文教导我们,饶恕了别人之后,祂就会在我们当中,饶恕的能力与神同在的能力同等。你看重了人,也就是看中了神;你得罪了人,也就是得罪了神。该隐得罪兄弟,夏娃得罪上主,神对这两代人都进行追讨。不过,神还是用恩典和怜悯来对待他们,让他们作出检讨。你获得与弟兄的同在,也就可以获得与神的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