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经典
每日与主同行|2022年7月7日
来源: | 作者:唯信 | 发布时间: 1028天前 | 410 次浏览 | 分享到:
1. 诗情祷语 | 诗九十一:1-6节 在祂的翅膀底下
2. 每日经文 | 耶3章-回头有望
3. 今日默想 | 背叛者的避难所
4. 每日加量 | 太17章-新的道路

01

每日诗篇祷告

诗情祷语

(作者:尤金·毕德生)

7月7日 在祂的翅膀底下


朗读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诗篇》第九十一篇1-6节



91:1 住在至高者隐密处的,

        必住在全能者的荫下。

91:2 我要论到耶和华说:

        “他是我的避难所,是我的山寨,

        是我的 神,是我所倚靠的。

91:3 他必救你脱离捕鸟人的网罗

        和毒害的瘟疫。

91:4 他必用自己的翎毛遮蔽你,

        你要投靠在他的翅膀底下。

        他的诚实是大小的盾牌。

91:5 你必不怕黑夜的惊骇,

        或是白日飞的箭;

91:6 也不怕黑夜行的瘟疫,

        或是午间灭人的毒病。


省思:

正如“恶”往往以不同面貌出现,

神的庇护也是以各种方式临到。

无论遇见什么危难,

总有一个相应的解救办法。

“在世上你们有苦难;但你们可以放心,

我已经胜了世界!”(约十六33)

 

祷告:

全能的神,

我需要祢的保护帮助:

请祢作我避难的堡垒。

让我对祢的保护与照顾的期待,

胜过对险恶的恐惧。

奉耶稣的名。阿们。





02
每日经文及简释

耶利米书 第三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耶利米书》第3章|回头有望


以色列如此放荡、不堪入目,本应该像娼妇一般被休,可是,雅威仍然容许她回头(1节),她像妓女卖淫般拜偶像,在属灵上污秽,想与雅威重修旧好,已经难上加难。不过,雅威像是一个心胸宽厚的丈夫,只要她能够诚心悔改,祂仍然愿意赦免她(2-5节)。


背道的以色列和犹大,如同两个卖淫的姐妹。姐姐以色列效法迦南风俗,在各高山上敬拜那些木石偶像,如同妓女在那里卖淫,作为丈夫般的主雅威,离弃了她,使她被亚述掳掠(6-9节)。可是,犹大并未从以色列因背叛而遭到灭亡的事实中吸取教训,她虽然表面依从雅威,而实质上却与姐姐以色列一样不忠诚,甚至变本加厉地犯拜偶像的罪(10节)。


故此,先知先向北国呼吁,因为南国犹大,在信仰上的不忠诚比北国更甚(11节)。先知说:只要以色列承认自己的罪,离弃邪恶的异教风俗,雅威仍然是那位不忘旧情的丈夫,要止息祂的怒气,向她再施慈爱(12-13节)。


言下之意,南国也可以像北国一样,假如他们回转,必然蒙主救赎。甚至,雅威会因此赐给锡安一个牧者,带领他们,使耶路撒冷得到复兴,成为万国的祝福(14节)。而且,雅威要与他们同在,要将祂的宝座设立在耶路撒冷,犹大与以色列分裂冲突的局面,要被扭转过来,他们诸般的恶习也要改变,将要再次获得神曾经赐给他们列祖的产业(15-18节)。他们与神之间的关系要得到彻底的恢复:雅威要作他们的父,他们要作雅威的儿女(19节)。不过,美中不足的是:在以色列中,还是有些人背离雅威,如同妻子背离丈夫一样(20节)。而他们背离的后果就是,因遭到雅威的拒绝而痛苦万分(21节)。


那么,真心的悔改确实是唯一的出路,要离弃在净光的高处的异教仪式,而且就在这个地方回转――从哪里失败就从哪里起来!被偶像压伤的生命,只要回转求天上的医生,就必被医治。假如犹大还依然故我,必定灭亡(21-25节)!




03

今日默想


日本基督教作家远藤周作在他的那本以史实为基础,而在神学信念上却作了180度转弯的《沉默》的小说里,塑造了一个与天主教传统不同的耶稣形象。传统上将耶稣塑造为——得胜、荣耀的形象。远藤周作则在作品里,塑造了一个被弃、被羞辱的耶稣形象。而这样的耶稣,却是一个背叛者的避难所。这点与耶利米书里的上主的形象有重合,耶利米的上主是一位被妻子丢弃、戴绿帽子的丈夫。这点确实与传统意义上那位威严不可侵犯的上主有着很大的不同。更甚的是,这位被抛弃的丈夫,仍然主动要求娼妓般的以色列人回头,与祂重修旧好。


耶稣——背叛者的避难所,在你的信仰经历里,有体会过这点吗?





04

每日加量 

马太福音 第十七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1——人子的道路


释经音频2——人子的荣耀、人子的方法


释经音频3——人子的权柄

  


《马太福音》第17章 新的道路


人子的道路


如果说,十六章1320节,以言语来形容耶稣所恢复的、真正的弥赛亚国度是什么样子;十七章121节,以行动来恢复神的百姓是怎样的人。那么,2128节则交代,弥赛亚国度和神的百姓得于恢复,所用的是何种方法。


当彼得听到耶稣的话,得知神要通过他来建立一个群体,那他就必须要知道,耶稣所要建立的是一个怎样的王国。耶稣指示门徒,祂必须上耶路撒冷去,受长老、祭司长、文士许多的苦,并且被杀,第三日复活——这就是祂那有别于当时的主流人群所理解的国度。祂对彼得说,祂要以彼得为代表,建立一个新的中心,或者说是新的国度、新的圣殿。同时,也告诉彼得,祂要受文士、祭司长和长老许多苦,最终还要被杀掉,连自己的命都不保!当彼得与他的同侪听了耶稣的这番话,一定会感到困扰——耶稣刚刚才说要建造新的国度,马上又说要被敌人杀掉,那到底是什么意思?


关于基督第三日复活,就今天的我们而言,这观念有所升华,与当时的以色列观念还是有区别。在他们的观念里:复活是指那些相信耶和华上主、在异教世界遭压迫的义人,都会复活。到底怎样复活,复活又是怎样的样式?众说纷纭,其中有一派,主要就是法利赛人,他们认为当雅威回到他们中间之时,那些在异教下含冤而死的义人,他们会复活,大致就像马大、马利亚的弟弟拉撒路复活的样式。而耶稣这里所指向的自己的复活,则与拉撒路的复活不同,直接升华了,祂所获得的是不朽坏的,荣耀的身体。


彼得难于接受耶稣的方案,拉着耶稣,劝祂说:“主啊,万不可如此!这事必不临到你身上”(22节)。因为在他们的概念里,弥赛亚会带领他们与罗马人打一场决定性的仗,要把仇敌从耶路撒冷驱赶出去,他们不明白耶稣为什么要讲这么泄气的话。


耶稣对彼得作了回应,责备他说:“撒旦,退我后面去吧”(23节)。祂与彼得之间,在弥赛亚国度的理念相互冲突,祂把彼得说成是撒旦,与施洗约翰称撒都该人和法利赛人为毒蛇的种类是一样的意思。


耶稣的意思是:门徒们还是没有听懂祂在讲什么。要防备法利赛人和撒都该人的酵,是要劝告他们,不要有法利赛人对弥赛亚和祂国度的理解。祂甚至继续说:“不但我要死,你们也要死”!而且还说,这是获得生命的方法——“若有人要跟从我,就当舍己,背起他的十字架,来跟从我。因为凡要救自己生命的,必丧掉生命;凡为我丧掉生命的,必得着生命”(25节)。


让人背十字架,并将人钉十字架,是罗马人对待最下等人的刑罚。舍己呢,就是丢掉自己的性命,像耶稣被人杀掉一样。耶稣说“凡要救自己生命的,必丧掉生命,凡为我丧掉生命的,必得着生命”,和“人若赚得全世界,赔上自己的生命有什么益处呢?”在这两句话中,让人看到,祂依然用两种反向的思维来教导他们。赚得全世界,正是法利赛人和撒都该人所坚持的——要将凯撒所统治的世界(以色列)夺回来;而耶稣说,祂要解决凯撒没有办法解决的问题,就是死亡!使人因着祂而得到真正的生命。这种生命在二十七章呈现了出来——一个完美人性的显现,这正是以色列的神给百姓的盼望、给百姓的应许。


当耶稣显荣后,下山之时,耶稣吩咐他们说:“人子还没有从死里复活,你们不要将所看见的告诉人”(179-13)。这与十六章20节里的吩咐一样,关于王国的恢复、以色列真人性的恢复,这些对于门徒而言,都具有挑战性,祂嘱咐他们,不要提前传出去,否则,祂可能会遭人杀掉。


为何这样说呢?在十六章2728节:“人子要在祂父的荣耀里,同着众使者降临;那时候,祂要照各人的行为报应各人。我实在告诉你们:站在这里的,有人在没尝死味以前,必看见人子降临在他的国里”。这句话是二十四、二十五和二十七章内容的撮要。尤其是二十四章里,讲述耶路撒冷命运这一主题的撮要。在他们非常熟悉的但以理书中,经常出现这样的话,比如第二章,说以色列上主的百姓,受尽兽的国度压迫;第七与十二章说到,有一个人子要胜过兽;在第九章,呈现了亘古长存者的宝座,在宝座旁边有位像人子的,这种用近东王室——王与另外一摄政王一同执政的图画(参诗110篇),来描述作为上主之子的以色列,经过苦难后,要与亘古长存者,一同来审判逼迫他们的兽的国度。


耶稣将这图画,引用来描述自己作为父神宝座旁边的摄政王,祂说:“人子要在祂父的荣耀里,同着众使者降临”,在“那时候,祂要照各人的行为,报应各人。”祂是要告诉门徒:虽然祂要被长老、祭司长所杀(在这里没有讲彼拉多,也没有讲希律,只说被以色列中的当权者),但祂会复活成为君王,还要审判以色列,尤其要审判法利赛人和撒都该人——在十六章开头提到的那来试探耶稣的人。


后来我们看到:当祭司长听懂了祂所说的,就想杀祂。因从他们的角度而言,耶稣有可能会成为他们最大的政敌。出于暂时的安全考虑,耶稣让门徒不要泄露祂作为弥赛亚的消息。


人子的荣耀


我们有了以上的前提,进入十七章。


在我们的印象里,只有类如摩西和以利亚的属灵人物,才会放光。而在十三章43节说:“那时,义人在他们父的国里,要发出光来,像太阳一样。有耳可听的,就应当听”。在十七章,就应验了这句话。祂在山上显出荣耀来,显荣并不是说——祂具有神性而发光,乃是说:祂是受冤屈而死的义人,神在祂的国里,赐给了祂一个发光的生命,也就是一个被恢复的真正人性,如同但以理书十二章3节所述的发光的智慧人。


当彼得看到摩西、以利亚与耶稣一同显荣之后,他说,要搭三座棚(4节)。这句是不简单的宣告,言下之意,是要将以色列的会幕挪移到这里,要以三座棚来代替耶路撒冷圣殿。当他说完之后,忽然有一朵光明的云彩遮盖他们,且有声音从云彩里出来说:“这是我的爱子,我所喜悦的,你们要听他”(5节)。


还记得吗?在旧约里,当会幕建成的时候,云彩就出现了,表明神认同百姓的做法。当彼得要搭三座棚以后,天上发出声音:表明上主认同彼得的宣告。不过,上主在这里同时也更正彼得的错误:“这是我的爱子,我所喜悦的,你们要听他”。言下之意:其实没有三座,只有一座!


彼得的认知,有对的地方,也有不对的地方,他了解的不全面,他还不太了解:耶稣是要来成全和取代摩西与以利亚的那一位——成全和取代先知与律法的。


“你是基督,是永生神的儿子”,彼得的这个宣告是对的,只是不完全对。他被肯定,也再一次被教导、被更正。他如同其他门徒一样,是可塑之才,他看懂了耶稣,不过,他的认知有限,需要被教导、被更新。


十七章67节记述,当门徒听见天上的声音,就俯伏在地,极其害怕。耶稣进前来,摸他们,说:“起来,不要害怕。”这动作恍如旧约时期上主对待那些蒙召的人,以此彰显对仆人的认可(参但8:19)。如今,这些门徒已经成为上主国度里新的代表。


当他们举目不见一人,只见耶稣在那里,表明摩西和以利亚都退去了,耶稣也再一次作出一个主题性的宣告:人子还没有从死里复活,你们不要将所看见的告诉人(8-9节)。这也使门徒产生了更大的疑惑:文士为什么说以利亚必须先来,然后才是弥赛亚的到来呢?可是,如今,很显然的,以利亚还没有来,而弥赛亚就出现了(10节)。耶稣对他们说:以利亚已经来了,人却不认识他,竟任意待他。人子也将要这样受他们的害(12节)。


那谁是以利亚呢?门徒这才明白耶稣所说的,是指施洗的约翰(1713)。那为什么门徒们认不出施洗约翰就是以利亚呢?


耶稣讲出来关键的一句——因为人任意待他!大家忽略施洗约翰,因他侍奉的最高峰,就是受苦和受死(14章)。门徒没有认出施洗约翰就是以利亚,等于他们没有意识到,施洗约翰的受苦和受死是他侍奉的最高峰。耶稣告诉他们,这就是施洗约翰最有价值的地方,看不到这点,就认不出他是以利亚。耶稣接着说,祂(人子)也是要走这样的路,如果没有认出这种受苦、被杀就是弥赛亚的道路,他们也将厌弃祂,如同认不出(厌弃)约翰是以利亚一样。



人子的方法


十七章1421节记述,耶稣治好被鬼附身的孩子,却与门徒们闹得不欢而散,说:“嗳!这又不信、又悖谬的世代啊,我在你们这里要到几时呢?我忍耐你们要到几时呢?把他带到我这里来吧!”耶稣仿佛在责备门徒,说他们中了这个不信又悖谬世代的毒。


当门徒看到耶稣斥责那鬼,鬼就出来,孩子就痊愈了。之后,暗暗地问耶稣:“我们为什么不能赶出那鬼呢?”耶稣说,是因他们信心小的缘故,并告诉他们,信心只要像一粒芥菜种,就可以对眼前的这座山说,“你从这边挪到那边”,它也必挪去。假如他们能有这样的信心,就没有一件不能做的事了。并告诉他们,要用禁食祷告,才能将这一类的鬼赶出来。


我们需要了解一下相关的背景:以色列有一个禁食期和禁食的习惯,是纪念主前587年被掳的悲剧,因他们背叛上主,圣殿被毁。他们以禁食来表示悔改,期盼神回到他们当中,洁净圣殿、重建国度。


耶稣说,这一类的鬼一定是要用禁食才能赶出来。意思就是——他们需要真正悔改,来迎接神所差遣的弥赛亚,这地才能真正得到洁净,鬼才能赶出来。而门徒们却又像是中了不信又悖谬世代的毒,就是法利赛人与撒都该人不洁的酵。看来,他们尚未领悟到,真正的悔改是什么意思。从他们还要给摩西和以利亚搭棚,对弥赛亚的看法有错误就可以看出。


耶稣苦口婆心的宣讲、显现自己的身份,彼得两次都是似懂非懂。一次被骂成撒旦,在这里,他们又被责备——不信又悖逆的世代。还住在加利利的时候,耶稣对门徒说:“人子将要被交在人手里,他们要杀害他,第三日他要复活。”而门徒听了之后,就大大地忧愁(1722-23)。


看来,他们经过了十六、十七章内容的短训,观念并没怎么改变,还是没有明白耶稣是怎样的弥赛亚;也没有明白耶稣说的芥菜种子般的、却能赶鬼、也能将锡安(圣)山挪移的信心到底是什么。那他们怎能使这个被“鬼盘踞”的世界得到医治呢?


如十三章对芥菜种子比喻的解释中,我们知道,芥菜种子是卑贱、最小、不洁净的。耶稣在这里,要他们具备芥菜种子的信心,其意思就是:你们要有这种“不洁净”的思维,才会展现出大能力,才会有挪山之功。假如他们像法利赛人一样,觉得外邦人是不洁净的,而竖起了民族隔离的高墙;像撒都该人一样为了自身集团的利益,而与罗马权势妥协。那他们肯定赶不出鬼。


这座山,就是圣殿山,象征着这些集团的所有的价值,要被芥菜种一般的信心挪移掉,这个芥菜种的信心所建立的群体,就是彼得为代表的新群体!他们必须要有新的、如芥菜种般“不洁净”的天国观!这些旧的天地、圣殿山,才可以被挪去、被取代。的确如此,假如门徒具备了这些天国观,他们将要显出翻天覆地的“作为”,更何况是赶鬼这种小事呢!


人子的权柄


前面说圣山要被挪移,其中的权力中心要被改变,弥赛亚耶稣要带来翻天覆地的改变。在第24节,再次涉及相关的议题——圣殿税。以色列的男丁都有责任交纳丁税,用来维持圣殿的正常运作。在这段故事里,我们首先看到的是王的出现。耶稣问彼得,世上的君王向谁征收关税、丁税呢?是向自己的儿子呢,还是向外人?


耶路撒冷的圣殿是耶和华上主的居所,是上主的子民以色列向上主敬拜的神圣之处,由大卫兴建。耶稣基督作为大卫的后裔,王室的后裔,还需要纳税吗?祂难道没有拥有祖先所建的圣殿的所有权吗?因此,祂在这里再一次宣告了对圣殿的权柄,祂像大卫一样拥有圣殿的权柄。


那么,对圣殿拥有真正的权柄的大卫的后裔,怎么还需要向圣殿纳税呢?彼得作出了正确的回答——儿子对圣殿拥有权柄,不是祭司拥有权柄。这与耶稣在圣殿里赶出那些做买卖的人时,大祭司问,谁给你这个权柄呢?呈现出同样的冲突——谁拥有真正对圣殿的权柄。


不过,耶稣告诉彼得:“但恐怕触犯他们,你且往海边去钓鱼,把先钓上来的鱼拿起来,开了它的口,必得一块钱,可以拿去给他们,做你我的税银”(27节)。祂以这奇怪的、带有讽刺的方式来纳税。看来,祂对圣殿的看法很负面,但在这里只是说别触犯他们。我们可以理解为——依然是耶稣的谋略!如同前面,当彼得宣告说祂是弥赛亚的时候,祂叫他们别传扬出去的意图一样——在时候还没有到之前,别过早暴露自我的真实身份,以免提前被捉拿。


二十一章1217节,耶稣以君王的形式洁净圣殿,赶出一切做买卖的,推倒兑换银钱之人的桌子,把圣殿定义为贼窝。很明显,祂对圣殿的看法更负面了——完全否定了圣殿献祭的价值。


二十四章12节,耶稣直接说圣殿会被毁掉,又更负面了。到了二十六章,耶稣和大祭司针锋相对(26:61),我们看到,耶稣要以祂的身体来取代圣殿。


二十七章4551节,当耶稣断气的时候,殿里的幔子忽然从上到下裂为两半,地也震动,盘石也崩裂。表明因着祂的死亡,圣殿完全失去了功用!圣殿是让以色列蒙恩的地方,至圣所和圣所代表的是与上主同在。耶稣的死,导致幔子裂为两半,圣所和至圣所的功用被取消了;因着耶稣的死里复活,圣殿已经不能作为新生命的象征了。在圣所献牛羊的代赎,是表示让以色列人可以再一次获得新生命的方法。如今,这些都已经失效了!这一段和二十七章3940节“你这拆毁圣殿,三日又建造起来”相互呼应,圣殿已经象征性地被拆毁了,在主后70年则彻底被拆毁。


耶稣劝导门徒不要去听法利赛人的教导,因为王国的恢复(1613-20,如何恢复可以参2128节)、作为上主之子(以色列)使命的落实,唯有靠耶稣被卖、受死,然后复活才能实现。而以色列人最重要的圣殿,耶稣则要将其功用废掉了(1714-21)。以色列原先最重要的身份象征:圣殿、君王、妥拉,很快就要被取代、作废了。


作为弥赛亚的身份,耶稣有着自己的主张,各各他要成为新的圣地,十字架则要成为似是而非的宝座。耶稣讲的所有的这些,门徒们能了解吗?我们看十八章接下来在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