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每日诗篇祷告
诗情祷语
(作者:尤金·毕德生)
6月20日 | 力上加力
朗读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诗篇》第八十四篇1-7节
1 万军之耶和华啊,
你的居所何等可爱!
2 我羡慕渴想
耶和华的院宇,
我的心肠、我的肉体
向永生 神呼吁(或作“欢呼”)。
3 万军之耶和华,
我的王、我的 神啊,
在你祭坛那里,
麻雀为自己找着房屋,
燕子为自己找着抱雏之窝。
4 如此住在你殿中的,便为有福;
他们仍要赞美你。〔细拉〕
5 靠你有力量,心中想往锡安大道的,
这人便为有福。
6 他们经过流泪谷,
叫这谷变为泉源之地;
并有秋雨之福盖满了全谷。
7 他们行走,力上加力,
各人到锡安朝见 神。
省思:
敬拜――有助于将门徒之道
内化为习惯性的赞美、顺服。
人生就不再是日趋衰老的走下坡,
而是令人振奋、
不断得力的向上行。
祷告:
神啊,我举目敬拜尊崇祢,
专注于祢的应许,期待祢的施恩。
我将自己一切的需要和欲望
全都带到祢的面前,
奉耶稣基督的名。阿们。
02
每日经文及简释
以赛亚书 第五十二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以赛亚书》第52章|可分享的圣洁
因着雅威的救赎,锡安已从一切咒诅、荒凉与落魄中得恢复,已进入新的圣洁状况。因她已摆脱了被外邦侵略、被污秽的光景,要像“穿上华美的衣服”、“登上高位”的皇后一般(1节下、2节),彻底恢复自由,不再被当作可买卖的奴隶(3节),捆绑结束了(4-5节),因这是雅威的作为。
“看啊,是我!”雅威如此说,亲切而又坚定(6节)。
并且,将这一喜讯——雅威得胜,那些欺压以色列人的将被掳掠的消息,从外邦传给在锡安的子民。犹如正在城墙上守望的人,他们忽然看见从远处的山上,有一个使者,骑着马疾驰而来,口中喊着“你的神作王了!”。听到这样的消息,守望台的人们,发出了欢庆的声音,一同载歌载舞来回应(7-8节)。
接着,这个大好的消息,使耶路撒冷全城沸腾(9节)!甚至,视野拉到了万国及地极——雅威的救恩要在那些地方发动(10节)。
更大的出埃及就要到来了,这一次,他们从容不迫,有时间整理物件,将不洁的东西从自身当中除去。是因为雅威“露出圣臂”在后面护卫他们(10节),他们则要像在红海边跟着米利暗歌唱的以色列人,一同颂赞雅威的救赎大能(11-12节)。
五十二章13节至五十三章12节,这一段被称为第四首仆人之歌。在前面“出埃及”的叙事后,接着这首“仆人之歌”,这种格式再次呈现,进一步发挥了在四十九章7节和五十章6节里相同的主题。
这样看来,神为被掳的百姓所成就的救恩,其采用的方法,是使用祂的一位仆人,而那仆人因传讲雅威的救恩而受苦。说明了第二次的出埃及,与第一次的出埃及有着很不一样的光景。第一次出埃及是摩西作为神的仆人,带领百姓,让人看到的是:他与法老斗智斗勇,留给人的印象较为辉煌;而第二次带领百姓出埃及的仆人,他却以令人历历在目的受苦的经历,甚至,就连君王也都动容(15节)。那么,这个仆人就不可能还是第一以赛亚书里面所说的居鲁士。那这个仆人是谁呢?如今尚未有准确的答案,显然就经文而言,就是以色列的代表。
03
今日默想
四十章至五十五章的第二以赛亚,他显然是一位与被掳于巴比伦的百姓一同生活的先知,他所传讲的“好消息”和“佳音”,专注于在巴比伦得释放。显然,他的这个信息是在认真回应一百多年前的耶路撒冷的先知以赛亚的信息,他将“耶路撒冷的以赛亚的比喻和意向,放在巴比伦的土壤里,好好地浇灌培养”[1],看看耶路撒冷的以赛亚所说的:“到那日,耶西的根,立作万民的大旗,外邦人必寻求他,他安息之所大有荣耀”(11:10)。
从巴比伦的以赛亚对前人、对经典的态度,你可以学到什么呢?
[1] 尤金毕德生(Eugene H. Peterson)著,郭秀娟译:《耶稣的道路》(台湾:校园书房,2009),页188。
04
每日加量
启示录 第二十二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启示录》第22章 | 荣耀的结尾
天使指示约翰来观看,流经新耶路撒冷城市中心的那条生命河,这里恍如起初的伊甸园,不过,又有所区别:
1、河水是从神和羔羊的宝座流出来,表明新世界是由创造与救赎而得来的(1节);
2、有生命树,结出十二样的果子,其叶子有医治的功效,表明亚当所吃的那果子的咒诅已经完全被逆转、被结束了。为何是十二样呢?可能与以色列十二支派,和教会新的十二支派这一基数相关(2-3节)。
3、这个城市也带来了彻底的祥和,羔羊与祂仆人之间,其关系也非同一般,不再像以前,侍奉还有很大的间隔,如今完全面对面了(4节)。
4、神要亲自在这里作光明的源头,光照这里的所有人;也因着神的荣耀,这里也彻底结束了黑暗(5节)。
天使再度向约翰承诺——前面所说的一切是可靠的,因为这是出于主的话,是祂将快要成就的事吩咐祂的仆人的。那么,遵从这些话的就必然蒙福(6-7节)。
于是,约翰以热切的口吻,盼望基督再临,并且就此结束了这一段(8-21节),也因此作见证——如今,祝福与咒诅已经清晰地陈明了,那么忠诚的见证者,已作了最大的努力了!也就是说:约翰的启示录高峰就是荣耀的教会,而所有的神的子民皆为祭司,新妇/圣城的根本装饰和预备,并不是奢华的物质,而是圣徒的坚贞和义行(8-15,18-19节)。
并且,主耶稣也为前面所有的启示作见证,并且签上祂的名:大卫的后裔和外邦人的光(明亮的晨星)。这种身份所成全的是:祂的圣灵及教会,能够带给凡来寻求祂的人满足(16-17)。
最后的“主再来”的语气,实际是当时的人非常熟悉的,是形容对君王的重返抱着热切期盼的词汇。那么,处于罗马皇帝崇拜语境的教会,就需要有悟性——这世界到底谁说了算?是羔羊,还是罗马皇帝?未来是决定在谁手里?是基督,还是凯撒?你需要对谁忠诚?创造主,还是巴比伦?
思考问题
约翰在启示录的最后部分,描述了世界的最后结局:是一个以羔羊和神为中心,人与神和谐美好、各样需要都得到满足的“新的耶路撒冷”。他的这种未来观,对现今的教会有些什么提醒呢?我们未来的根基在哪里呢?在现今生活中,又将如何在地反映神的荣美呢?
▓ 本文插图选自法国安茹家族1480年捐赠昂热大教堂《启示录》主题系列壁毯,1954年至今存于法国昂热城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