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经典
每日与主同行|2022年6月3日
来源: | 作者: 唯信 | 发布时间: 1061天前 | 280 次浏览 | 分享到:
1. 诗情祷语 | 诗73:21-28:亲近神是与我有益
2. 每日经文 | 赛35章:新的出埃及
3. 今日默想 | 求神旷野开道路
4. 每日加量 | 启5章:救赎主的宝座

01

每日诗篇祷告

诗情祷语

(作者:尤金·毕德生)

6月3日 亲近神是与我有益


朗读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诗篇》第七十三篇21-28节


21 因而我心里发酸,

     肺腑被刺。

22 我这样愚昧无知,

     在你面前如畜类一般。

23 然而我常与你同在,

     你搀着我的右手。

24 你要以你的训言引导我,

     以后必接我到荣耀里。

25 除你以外,在天上我有谁呢?

     除你以外,在地上我也没有所爱慕的。

26 我的肉体和我的心肠衰残,

     但 神是我心里的力量,

     又是我的福分,直到永远。


27 远离你的,必要死亡,

     凡离弃你行邪淫的,你都灭绝了。

28 但我亲近 神是与我有益,

     我以主耶和华为我的避难所,

     好叫我述说你一切的作为。

 

省思:

这位诗人检视从信心到怀疑、

又恢复到信心的整个过程。

由新获得的信心

回顾先前的怀疑,

便觉得愚蠢。

虽然他曾经小信、出口尖刻,

但发现神从未离开过他。

 

祷告:

“在亲密的合一中,

主啊,我始终和祢一起;

祢手握住我手,使我在祢近旁。

主啊,除了祢,

我的心在天上还向往谁呢?

有了祢,我于地上也再无其他可求。”

(“ In Sweet Communion, Lord, with Thee,”The Psalter,1912)

阿们。



02
每日经文及简释

以赛亚书 第三十五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以赛亚书》第35章|新的出埃及


三十五章被称为全书的中心!以庄严的诗歌,结合出埃及过旷野的记忆,论到神会拯救自己的子民从外邦归回,其情形就像是旷野开花,发光的沙要变成水池,野狗栖居之处要变成肥田一般(1-2,6下-7节)。这不禁让人想起,在三十四章所描述的以东之地被审判的境况,像这里所描述的旷野。


这表明,蒙拯救的民,与被审判的民,其命运何等的不同。以此来对当时的现实——就是在三十六章所记载的事作出回应:当亚述官长在耶路撒冷叫嚣,嘲笑希西家等人对雅威的信仰时,怎样回应才是可靠的?敌对者兵临城下,犹大到底要信靠雅威,还是投靠埃及?或亚述呢?哪一个力量才真正可靠呢?


三十五章显然是信心的宣称:雅威既然能够使荒芜之地改变,使之生机盎然,祂也能使陷入绝境中的百姓,看见祂的荣耀与华美(2节)。那么,在敌人的威胁下,不可失去这等信念:雅威才是他们唯一的拯救。


诗歌诉说着:新的一轮出埃及已经来临,自由复兴开始了。在原先苦境下的瞎子和瘸子,得到了医治。甚至,救恩不仅仅局限在以色列这一群体,那些非以色列人也回归了(3-6节)。另外,经文显然指向第六章,那时,神百姓成了瞎子和聋子,如今他们都得到了医治,意味着曾经悖逆不顺从的以色列,如今彻底回转了(参6:10)。


在这个救恩的国度里,整个受造界也发生了彻底的改变,恢复了其生生不息的气象(7节),其范围还要延及亚述通往埃及的大道,并将这条大道改为圣,使这两个原本的敌对国,也都来敬拜雅威(8节);在这国度里,也没有不洁及污秽的人,凶恶的野兽不复存在;列国的朝圣者也都得到应许,他们要看见造物主的荣耀和华美,心灵愁苦的,都得到安慰(10节)。



03

今日默想


这段经文里有许多意象令我们记忆犹新,比如:“旷野开道路,沙漠开江河”、“发光的沙要变为水池”等等,基督徒经常以此来形容个人生命的更新改变。


基督徒生命中的旷野,是因为人自身对神的悖逆不顺从,如前面一章所说:以东的骄傲、对雅威及其百姓的敌视,而导致了他们所居住之地的荒芜。我们的生命会遭遇“旷野期”,也都是因为不愿意给神留有机会,凡事自我小心安排,不想给神有空间动工。久而久之,发现离神很远,自己的安排与努力,却一次又一次没有解决问题,没有使自己过得更为丰盛,荒芜与无助却占据了生命的全部。


在这等情形下,若来寻求神,踏出信心的一步,就会忽然发现一条通达的道路出现。


你有过旷野的经历吗?现在回想一下,是什么原因导致自身生命的荒凉?后来又怎样被逆转,而焕然一新的呢?



04

每日加量 

启示录 第五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启示录》第5章|救赎主的宝座


约翰在4至5章所描述的天庭的异象情况,与但以理书不同,但以理书中所描述的是,在四个兽出现之后,接着出现以亘古长存者和人子为中心的天庭异象,并用人子来对应兽的世界——人间国度(喻指着罗马/巴比伦帝国)。


而启示录,则是对教会责备了之后,才出现天庭异象。这种区别,让我们看到,但以理书先是关注人子的普世性特征,而启示录则先关注教会。


因为在约翰看来,教会早已经与人子一同为王,不同于但以理书的时期,当时的圣民还在兽之下。看来,启示录中的羔羊与教会,与但以理书中的人子和圣民,已经今非昔比,因耶稣已从死里复活(1章);但以理书中的圣民仍需哀求,因被交于兽一载、二载、半载,期盼神的拯救,等候人子的出现(但7:25)。


所以,约翰迫切期盼他的七个教会,要看到人子早已经掌权了,祂的宝座安置在天上,胜过了一切的黑暗势力,正在接受由新旧约群体的代表,即二十四长老,以及代表着所有受造物的四活物的敬拜(5:9-14)。而且,这位复活的人子,马上要展开对列国的审判(6章)。


这也正是约翰会将但7章9至27节中的主角“人子”,转化为“被杀的羔羊”的原由,其意思是说:但以理书中的预言,在启示录里早已实现了。为什么在5章8节里,当羔羊拿了书卷后,天军突然快乐歌唱、赞美狮子?就是羔羊的救赎工作,因“羔羊借着祂那牺牲的死,已控制历史的进程,并保证它的未来”。


同时,在这里也揭示了宝座的特点:是以受苦、被杀的方式而获得的,与13章所描述的那些兽,获得权力的方式不同。


那么,对于那些被兽——人间帝国的邪恶势力所逼迫的七教会,他们现今的遭遇,是相当有价值的,正如耶稣一样,祂受苦、被杀、复活升天,成为人间和永恒的主宰;成为极为不凡的见证——使圣徒效法祂,像是11章所描述的两个见证人被害,后来却复活升天一样(参11:12)。


思考问题


你觉得读启示录能深化教会的敬拜吗?让敬拜的焦点更能专注于神的荣耀?那么,我们每次来教会,你觉得最有价值的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