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每日诗篇祷告
诗情祷语
(作者:尤金·毕德生)
5月30日 | 祂要执掌权柄
朗读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诗篇》第七十二篇8-14节
8 他要执掌权柄,从这海直到那海,
从大河直到地极。
9 住在旷野的,必在他面前下拜;
他的仇敌必要舔土。
10 他施和海岛的王要进贡;
示巴和西巴的王要献礼物。
11 诸王都要叩拜他,
万国都要侍奉他。
12 因为穷乏人呼求的时候,他要搭救;
没有人帮助的困苦人,他也要搭救。
13 他要怜恤贫寒和穷乏的人,
拯救穷苦人的性命。
14 他要救赎他们脱离欺压和强暴。
他们的血在他眼中看为宝贵。
省思:
当我们祷告:
“愿祢的国降临,
愿祢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
我们所追求、并参与建立的那个国――
即使世上最好的政府也只能略预示一二。
完全的统治
最终只能在耶稣基督里实现。
祷告:
“颂赞、尊贵、荣耀、能力、
智慧、丰富、力量,永远归于羔羊,
祂赢了我们所打的仗,
国度、冠冕、宝座皆属于祂。”
(Horatius Bonar,“Blessing and Honor”)
阿们。
02
每日经文及简释
以赛亚书 第三十一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以赛亚书》第31章|血肉之躯
三十一章是第五个祸哉的讲论,先知指责百姓在雅威之外寻求无谓的帮助,与二十九章的内容相呼应,其中的信息让人看到,犹大、埃及与亚述这三方,在耶路撒冷纠缠在一起。埃及作为盟主给犹大提供帮助,在亚述侵略耶路撒冷时,派出援军。最后,雅威也加入其中,祂以审判者的身份,来解决他们之间的军事瓜葛。
雅威对祂的百姓的态度很清楚,祂不容许他们下埃及寻求帮助,因为那只是依赖血肉之躯,尽管埃及有优良的战马所组成的战车和弓箭手(参下图一),但在面对亚述的轻骑时(参下图二)[1],无疑是螳臂挡车。更糟糕的是,这种行为,是在他们的神雅威之外寻求帮助,充分暴露他们根本不把雅威当做是他们的盟主,不相信祂有退敌之策(1-2节)。
图 一
图 二
在雅威眼中,埃及只不过像个无用的小孩,只要祂挥挥拳头,他就倒在地上(3节)。尽管他们拥有在当时而言,十分精炼的武器——马和战车。但强中自有强中手,他们连亚述都敌不过,更何况面对万军之主雅威呢?
所以,先知呼吁百姓要来依靠雅威这位大能者。雅威说:祂会保护耶路撒冷,只要他们回头依靠祂,远离偶像,祂必然像狮子一般,来为锡安争战(4节),也像雀鸟保护雏鸟一般保护耶路撒冷(5节)。
那么,想依靠埃及的力量,来抗衡亚述这种外交策略,实在是愚蠢,因亚述人要迫使埃及人逃跑,而雅威则要对付亚述人。当他们来侵犯之时,祂要使他们倒在刀下(8节),没有被杀的,则要成为犹大的役夫,而那些顽抗之辈,都要进入圣火烧及之处(9节),像是进入火葬场一样,全都灭绝!
03
今日默想
今日的世界以军事装备为国家的保护,这些核武器、防弹坦克、隐形战机、激光导引火箭,包括优良的间谍系统,使我们误以为这些可以为我们提供保障。这些东西能带给我们信心吗?就算把手枪放在枕头边,是不是就安全了?今天的问题是:依靠神不依靠武器及其它势力,到底是什么意思?
当然,这是很难回答的话题,但最起码可以让我们看到,今天各国的局势和意识形态,与以赛亚时期相差无几。而先知与雅威嘲笑依赖先进武器、不依赖祂的那些以色列人,是否显得天真呢?假如不是,那对今天依赖武力的人类,是否也有谴责呢?
最起码,我们知道,最精良的武器,并不能给人类带来最终的出路。耶稣却是靠非暴力、非军事而建立了祂的和平国度,尽管这个国度还没有完成,还经常遭到强权世界不同程度与层面的打击。但这个世界最后却是靠着祂的牺牲,和圣灵的能力而被转化的。
属神百姓的我们,在强权世界里,应该建立怎样的信念呢?不妨谈谈你对精良武器的价值的看法。
[1] 埃及军由马套上轻便的两辆战车,由两三个士兵驾驭,其中最起码有一个士兵是弓箭手,他们的作战能力非常强。但亚述军更为精良,他们发明了轻骑兵,骑着战马,机动性十分强。
04
每日加量
启示录 第一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启示录》第1章 | 历史与异象
约翰开门见山地说,他以下写的内容,是在异象中所见的,哪怕是稀奇古怪的东西,都是由历史的“耶稣基督”所启示的。因此,他告诫我们,当你面对这封写给“代表所有教会的七个教会”的信的时候,需以历史的眼光来读——需要从主后第一世纪罗马帝国的政治、经济、信仰,以及在这样生态环境之下的角度来读。在1至7节中,显然地,给了我们这种直观的历史感。
不过,在8至16节,焦点由拔摩岛忽然转到异象中,让人看到一位装束和面貌奇特的“人子”。约翰在此,将人间的历史,扩展到异象的世界。给人一种“历史与异象”相互交融的感觉。这不但肯定人间世界的真实,更让我们看到“人间世界”与“人子世界”之间的互融性——历史向永恒开放,而永恒则进入历史里。这正好将第8节的真相解释了:耶稣是“昔在、今在、以后永在的全能者”。意思是说:祂是历史的主、也是永恒的主。这就提醒了我们:
第一,需要把耶稣基督、主神与人子,当作一回事,因为祂具有历史性,人间历史在祂掌管之下;甚至,因着永恒进入历史的事实,祂有时会改变/决定人间历史的走向(参8、17-19节);
第二,哪怕现实世界和异象世界多么不同,而耶稣基督(1节)、主神(8节)与人子(7节),是解读“异象”与“历史事件”的关键点——耶稣就是联络这两个不同世界的媒介。故此,不能因异象就轻忽历史,因为异象的基础就是来自于历史;也不能为了历史,而忽略异象的超然性。因为这两者,如前面所言:互相渗透。
第三,约翰的思维是图画性的,他是以文学的角度,来描写其精心想象的意境。文学不是简单的打字机,毫无主旨或道德色彩,它自身就具有神圣性,正像约翰所说所看见的“现在的事,将来必成的事”(1a节)。这些记载的内容连续在一起,彼此重叠,也相互解释。
第四,约翰像是艺术家,将他所认可的大师作品里面的元素加进他自己的作品里,他大量使用但以理书7与10章的资源。当然,无论怎样创作,一定是为他自己的启示录服务的;同时也是为了更好地在有“共识的”、被称为“圣言群体”中,去传达他的思想,他绝不会只是为了将异象忠实地记载下来,而是带着对七教会的意图。
思考问题
从以上的经文,你能想象耶稣的样子吗?约翰的异象,对耶稣样子的形容真实吗?另外,你能认可从以上四方面所提醒的方式,来解读启示录吗?
▓ 本文插图除“02 每日经文”战车附图外,均选自尼德兰画家 老彼得·勃鲁盖尔 【Pieter Bruegel the Elder 1525-1569】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