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经典
每日与主同行|2022年4月28日
来源: | 作者:唯信 | 发布时间: 1097天前 | 514 次浏览 | 分享到:
1. 诗情祷语 | 救我脱离仇敌
2. 每日经文 | 歌3:不同的爱情
3. 每日默想 | 雅歌爱情观
4. 每日加量 | 来3:朝圣者的第三堂课

01

每日诗篇祷告

诗情祷语

(作者:尤金·毕德生)

4月28日 | 救我脱离仇敌


朗读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诗篇第五十九篇1-7节


59:1 我的 神啊,求你救我脱离仇敌。

        把我安置在高处,得脱那些起来攻击我的人;

59:2 求你救我脱离作孽的人

        和喜爱流人血的人。


59:3 因为他们埋伏,要害我的命。

        有能力的人聚集来攻击我。

        耶和华啊,这不是为我的过犯,

        也不是为我的罪愆。

59:4 我虽然无过,他们预备整齐,跑来攻击我。

        求你兴起鉴察,帮助我。

59:5 万军之 神耶和华以色列的 神啊,

        求你兴起,惩治万邦,

        不要怜悯行诡诈的恶人。〔细拉〕

59:6 他们晚上转回,

        叫号如狗,围城绕行。

59:7 他们口中喷吐恶言,嘴里有刀。

     他们说:“有谁听见?”


省思:

“仇敌”可以不同的面目出现:

或如这诗篇中恶人的敌对攻击,

或是友人们的花言巧语,

或是自己桀傲悖逆的心。

无论在身内或身外,凶猛或怀柔,

信靠神者总是仰望神的解救。

 

祷告:

我没有因自己的信仰被捕、入狱,

就滋生出一种虚假的安全感。

求神救我脱离这样一种自满心态。

我知道仇敌虽不显眼,但并没有离去。

求祢“不叫我们遇见试探,

救我们脱离凶恶。”阿们。



02

每日经文及简释

雅歌 第三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附录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雅歌》第3章释经|不同的爱情


第三首(2:8-3:5)
第三首,描述的是女孩与恋人冲破社会的压力,最后在夜里实现了相亲相爱;第四首(3:6-11),则是描述所罗门王的婚礼场面,这场面倍显豪华与威荣,但却没有一丝二人世界的爱情味道。这两段经文,描述的爱情是从“得到”,转折为“得不到”。


二章8至13节这段,女孩说,她的爱人主动出发,蹿山越岭,跑到她家里,迫不及待的想见她,但却不敢进去,只能在窗户外窥探,偷偷的对她说:“现在春暖花开,正是谈情说爱的季节”。男孩引诱她,要她与他一同出去,像羚羊、鸽子一样飞奔(2:13),去超越那窗棂般的文化习俗所制造的阻隔;战胜像狐狸一样的爱情破坏者。

而女孩则要男孩注意时间和社会现象的限制(2:17节)。但男孩的主动,唤起女孩强烈与男孩结合的决心,她没有拒绝男孩,也向他表白:自己是完全属于他的,并且要求男孩,等到日影飞去的晚上,回到她家里来。这也正是“羚羊或小鹿在比特山上”这个隐喻的意思。


在夜晚,她主动出去,在皇城的大街上,把男孩找回,然后带到母亲的内室,共赴巫山(3:1-5)。

迄今为止,家人的拦阻,以及社会文化的压力,都不能阻止她与情人幽会,这些阻力,也无法消灭他们的“爱与欲”。女孩也由衷地发出满足的宣告:不要惊动、叫醒我所亲爱的(3:5)。


第四首(3:6-11)


这段描述了女孩冲破压力,得到爱情,与她的情人幽会。接着,来看情形完全不同的第四首。三章6至11节这一段情境,看起来与男女彼此相爱的场景格格不入,这种突兀的处理方法,从剧情的角度来讲是个大转折,这也正是解读雅歌主题的关键段落。    


一支超级豪华的迎亲队伍,队伍绵长,物品都十分贵重;没药和乳香,都是宫廷粉妆物件,香粉则是商贾队伍里的东西。也就是说,这个豪华队伍像是宫廷里的,又像是商贾队伍的,尽显威荣和富贵!还有王者所罗门的轿(3:7上,9-10节),以及前呼后拥的勇士,威风凛凛(3:7-8),其荣华、威严极大。轿都是用银做的,轿底是金做的,而坐垫是紫色的(3:10)。这个令皇城的众女子羡慕,六宫粉黛都芳心频动的婚礼。哪一个女孩会是幸运儿呢?谁将会成为王妃呢(3:11)?


这与第三首中声情并茂、热烈追求女孩的良人形象形成极大的反差:一个是专注于女孩自身的男人,另一个则是彰显王室富贵和权力的王;一个是与女孩如胶似漆、相亲相爱的恋人,另一个却是被耶路撒冷皇城的佳丽们包围的君王。在这里,新郎形象缺失,而王者形象突出;新娘也不在场,她作为婚礼的另一个主角,也如同新郎一样缺席了!


如前所述,王宫与王权的元素,与卿卿如晤的爱情毫无关联。爱,不在王宫里,而是在内室,在普通的男人身上。




03

每日默想


你能够接受以这样的方法,来梳理雅歌的爱情观吗?




雅歌第三章

附录:角色的转换

 

A、“良人”被“所罗门王”代替

第三首开头(2:8),出现的人物是女孩的良人,其角色清晰、立体,充满动态。而在第四首的开头(3:6-7),人物角色转化为一群亦商亦军的皇家卫队,这个皇家卫队是迎亲大军,而婚姻的主角:新郎没有出现,却连续出现了四次“所罗门王”,也不是以主角的身份出现,他反倒成了修饰语或宾语,用他来修饰华轿(3:7,9节)。他虽然被那些耶路撒冷众女子的爱情包围,但她们是羡慕他的威荣(3:7-8)和他的金银财宝(3:9-10)。被锡安众女子景仰,完全是因为他头戴冠冕所彰显出来的王者之风(3:11)。尽管他是这场婚礼的主角,但所描述的根本不是新郎,而是王者。故此,对于婚姻的新郎角色而言,他是完全缺失的。


B、新郎、新娘角色完全消逝

在第四首中,不但新郎形象缺失,王者形象突出;新娘也完全不在场,她作为婚礼的另一个主角,也如同新郎一样缺席!尽管婚礼场面非常豪华,但婚礼新郎的角色变成了王者所罗门的角色,而女主角则完全消失了。有婚宴,但却没新娘;有婚礼,却没有男女私密相爱的描述。有的只是一群宫女对王的荣华富贵的羡慕(3:11)。这与第三首你追我逐,两情相悦的男欢女爱,构成了强烈的对比。一个空有婚礼的架子,而另一个却是爱与欲得实现的画面。


因此,这里的意旨明了——皇家,并不是男女两情相悦的地方,君王只是满足佳丽们虚荣的角色,在他身上不可能得到爱!爱,必须是在王室之外。


C、同样的母亲,不同的意涵

第三首与第四首的末尾都出现了母亲,但意义却不同,甚至构成反差。三章4节中,女孩将男孩领进她母亲的内室,在这里,有着无比的温馨与恬静,也是生发爱,创造生命的地方。而在第四首所出现的所罗门王的母亲(3:11节),却是在婚宴中,给所罗门带冠冕、增加其荣耀的角色。与温情、与爱、与创造生命完全没有关系。


这样的对比仍旧是要表达:王宫与威荣、富贵相关,却不是产生爱的地方。王室,可以产生富贵与荣华,却不能产生爱!真爱,在这里得不到。


D、耶路撒冷女子,角色性质的转化

在第三首最后标志性的句子中(3:5),女孩发出对耶路撒冷女子的宣告,吩咐她们“不要惊动,不要叫醒她所亲爱的”,其言下之意:期望她们不要来掺和她与男孩的爱情,更不要来打扰他们的爱情美梦。她对自己的爱情有着完全的把握,有着十足的自信。因为,她与男孩之间,刚刚享受了云雨之欢(3:4节)。


而在第四首中,尽管也有对锡安女子的呼唤,但女孩已经不再自信,因为这些皇城的佳丽们,完全被所罗门王吸引了,她们关心王的冠冕(3:11),甚至她们有可能成为她的情敌,因为她们用爱情来当作所罗门王花轿的地毯(3:10d)。


诗歌这样对比的意义:皇宫并不是卿卿如吾,可以得到爱情的地方,因为太多的佳丽在抢夺王的爱情,这种众童女爱一个王的情形,与女孩和她良人之间那种两情相悦式的、具有排他性的爱完全不同。真爱,必须在王宫之外,在乡野间才可能产生。




1、关于小狐狸解读为爱情的破坏力,可参卡洛德(G.Lloyd Carr)著, 潘秋松译:《丁道尔旧约圣经注释——雅歌》(台湾:校园,1994),页117。

2、福克尔曼著:《圣经诗歌导读》,页235。

3、福克尔曼说:女孩把她情人喻为羚羊或小鹿(2:9),“羚羊在有隙的山丘”,意思是让他一同共赴巫山,进入她的私处的隐喻。参氏著:《圣经诗歌导读》,页235。也可参考李炽昌、游斌:《生命言说与社群认同——希伯来圣经五小卷研究》,页137-143。

4、因母亲的房间是生发母性的所在,这个地方,正是以撒和利百加首次见面,共度良宵,得到安慰的地方(参创24:67)。




04

每日加量

希伯来书 第三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希伯来书》第三章释经 | 朝圣者的第三堂课


昨天的那堂课,老师好像留下了一个尾巴,关于神儿子如同大祭司,挽回了犯罪之人的后果的作为,使学生听来似懂非懂——假如祂是大祭司?那自古以来大家尊为献祭体系的大成者――摩西,他算什么呢?


今天,老师早有准备,带来一幅图画,画中的主角就是他们所景仰的摩西,内容包括:他们的祖宗从埃及出来,在旷野四十年的生活片断的画卷,比如在基博罗哈他瓦要肉吃;探子从迦南回来后,要打死摩西与亚伦的可恶事件;可拉、大坍与亚比兰夺权,连累了一万四千七百人被除灭等场景。


他们一同回忆了这些触目惊心的场面,学生们感慨地说:“噢,原来在摩西手下,我们祖宗四十年的经历,失败比成功多啊”。


“是的,摩西是仆人,他为神的家尽忠,很伟大”!不过,摩西并没有带领这群悖逆的子民,进入安息之地,甚至他们几乎都是死在旷野!而这位神的儿子,带领人进入安息之地,让人真正成为神的家人。那么,耶稣之于摩西,谁更伟大呢?


现在,问题来了!那些倒毙在旷野的祖先,是因不顺服神的仆人摩西之故;可想而知,假如一个人不顺服神的儿子,其后果会是怎样呢?那些人离弃神、不顺服的原因是什么呢?是因为对摩西的轻慢!他们为他们自身的罪恶行动付上了极重的代价。如今,我们需要反省的是:有无类如轻慢一样的罪,在我们的身上呢?也就是说:有无轻慢“神的儿子耶稣呢”?的确要注意了!小心,别被这些恶行灌得心灵麻木!


思考问题


今天的文化对培养人的品性极其不利!尤其是对信仰忠诚的培养,似乎很难。因我们所面临的世界有着各样的诱惑拉扯着我们,各种广告不断地让我们去追求新颖和更好的产品或经验,并要即时得到服务、资料与机会。


然而,对老师而言,信仰是“长长的朝圣之旅”,是一个步伐稳定、对基督的委身之旅。真正的基督信仰,挑战我们长久的顺服和经年累月的追随;我们需要认真理解对基督的委身,以忠于基督作为一种生活方式,那么:


A) 对基督清晰与健全的看法;


B) 对神的带领,完全的信任和顺从;


C) 以及在信仰群体中彼此联系和彼此劝告、责备、鼓励。


以上三方面是培养忠心不可或缺的办法。省察一下,看看你有无缺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