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每日诗篇祷告
诗情祷语
(作者:尤金·毕德生)
4月18日 | 为我造清洁的心
朗读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诗篇》第五十一篇10-14节
10 神啊,求你为我造清洁的心,
使我里面重新有正直的灵
(“正直”或作“坚定”)。
11 不要丢弃我,使我离开你的面;
不要从我收回你的圣灵。
12 求你使我仍得救恩之乐,
赐我乐意的灵扶持我;
13 我就把你的道指教有过犯的人,
罪人必归顺你。
14 神啊,你是拯救我的 神,
求你救我脱离流人血的罪,
我的舌头就高声歌唱你的公义。
省思:
若“罪”使我们屈膝恳求
神的赦免,
“恩慈”则使我们重新站起来,
得以赞美神,见证祂。
罪把我们降低,赦免则提升我们。
祷告:
主,我不仅想卸去我罪的重担,
还希望有一个新的生命,
可以有创意地参与祢在世上的工作,
因着耶稣,
带来医治、和好、赞美。阿们。
02
每日经文及简释
传道书 第五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传道书》第5章|智慧在何处?
传道者在前面几章,从自然界、世事、人生、王室、工作等多方面来探索其意义,得出了虚空这一结论。从第五章开始,以上主为中心,从道德及相关举止上作反省,劝告人要有正直的言行,对上主要存敬畏之心,他从中来探索“生命的意义”,并揭示其“空虚”的本质。
A、信仰也有虚幻的成分(1-7节)
传道者认为,人在信仰场所,容易落入试探中,宗教生活也有幻灭的特性。显然,献祭的果效,是由一个人的品格决定的,假如他无法停止犯罪,或不明白自己是犯罪的人,所献的祭是无效的!
不过,传道者的焦点是一个人在圣所时对上主的态度,人在上主面前,能一直保持安静吗?在圣所里献祭时需保持静默,这样可以体会到上主的临在!但轻率讲话的诱惑永远都在,人会在敬拜中不自觉许下无法实现的愿望,而导致上主愤怒(6节)。滔滔不绝、几乎膨胀的习性不时存在,似梦一样的虚幻成分,也会发生在许愿的场景中(7节)。
B、生活也有虚幻的成分(8-9节)
在殿中要言语稀少,开通自己的耳朵,留心听雅威的话。而人容易许愿过多,致使存在虚幻的成分。在信仰的实践场所——日常生活中,人也会碰到试探而显出虚幻吗?现实中,确实看到周围有不少不公义之事――穷人受压。这表明,人并没有好好落实在圣所里所许的愿。这等不公义的事,受到神的察看,就像是君王也受田地的供应一样,无论穷人还是地方官、君王,都要被上主察看!这个世界确实是荒谬的,有信仰者,在生活中,却不能活出公义,会遭到神的过问。
C、财富也将带来虚幻(10-17节)
为什么有了信仰,社会上还有不公义的事情发生呢?原因是:积聚财富,贪得无厌的眼睛!
人心永远不会知足,贪婪是无限的(10节)。原因是金钱永远不会满足人心,而人心又不停地追逐金钱!这最终也变成幻灭。虽然人的经济水平提高了,身体也变胖了,至终却会空手而回(11节)。而且,在现实中吃不好、睡不香、钱再多,也只能看,毫无效用。物质不会保证你活得更久,消费也只会带来更多的消费!那么,积聚财富的意义就不太大了,还不如那些劳碌者睡得香呢(12节)。
但劳碌者,又如何呢?下面,他用现实题材来教导(13-14节),结论是劳碌也是为风劳碌,徒劳无益。所有的收获,也带不到黑暗的地方(17节),看来,不管是无可救药的怠惰,还是过度勤奋,都无法使人心知足,换来的结果还是悲剧。
D、专注于喜乐的可能(18-20节)
尽管人类有那么多空虚的事,但日光之下也有一些好事——是“吃喝,享受辛勤的成果”。如前面所言(10-17节),过度沉迷于财富,不如享受工作所带来的单纯喜悦,这给悲惨有限的生命带来益处。看来,这些快乐的时光,具有拯救的性质。不过,得先认同那是上主所赐的礼物(19-20节)。因此,财物不一定代表强迫、空虚,它也可以是礼物。
03
今日默想
这一章关于虚幻在信仰生活中的论述,有无给你提醒?你也会有传道者说的那些虚幻的问题吗?
04
每日加量
提摩太后书 第一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提摩太后书》第1章 | 一劝提摩太
俗话讲:人生得一知己足矣,两个够多的了,三个就是太奢侈了。
保罗给提摩太的第二封信感情至深,或许因他在监狱里,倍感思念他的儿子(严格而言更像是忘年之交),他表达了无比的伤痛:他经历着坐监的苦难(1:8),众叛亲离的悲伤(1:15,4:9、14、16),以及即将离世的预感(4:6),怎能不情深意切、深感悲哀呢?他多么盼望提摩太能承担重担,接续他的衣钵,在末世那个大分离来临之前(参提前四章的讲解;以及帖后二至三章的讲解),能够保守住由犹太与外邦人组成的教会,不会被那些犹太民族分子所诱惑,而离开基督;教会不会被拆散。
一开篇,他不忘对受信人的祝福,是的,没有从神而来的福气,他与提摩太之间的关系,就没有什么意义了。他也再次肯定自己的身份——从神与基督而来的自我身份的理解(1-2节)。孤单之际,却因着听到提摩太对他的思念,和提摩太在信仰上的坚固,倍感欣慰(3-4节)。
6至14节,他感情至深地劝导提摩太——要刚强起来!从前封书信我们大致了解到:提摩太所服侍的以弗所教会,外忧与内患——外有逼迫,内有异端骚扰,还有很多事务要处理,而他的师傅保罗又在狱中。年轻、性情温和的提摩太,怎能不沮丧呢?所以,保罗劝导他:
1)要知道神已经赐给他刚强的信心(7节);
2)不要因眼前的苦难,而丧失信心,或自感羞耻,因福音本身就有苦难的特征(8节);
3)福音能带来超越这死亡系统的、“从神而来的不死生命”(9-10节);
4)要看到,保罗已作为宣扬福音的“刚强模范”;可想而知,得到真传的提摩太,也一定能守住(11-13节);
5)保罗现在所遇见的两种截然不同的处境,不正好反映这看似矛盾的福音人生吗?虽然他被人离弃,但阿尼色弗却一直服侍他、恩待他。他们的主耶稣基督,不也遭遇被出卖、受刑、死亡吗?但祂却因此将死废去,带来不能朽坏的生命,并将恩典赐下!使凡信祂的人都蒙救赎!
通过以上的劝导,在不好的处境之下的提摩太,不该沮丧了吧!
思考问题
保罗对提摩太的劝勉不乏真知灼见,我们可以感受到些什么呢?
▓ 本文插图选自尼德兰画家 德尔克·波茨【Dirk Bouts 1415-1475】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