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每日诗篇祷告
诗情祷语
(作者:尤金·毕德生)
4月17日| 我知道我的过犯
朗读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诗篇》第五十一篇3-9节
3 因为我知道我的过犯,
我的罪常在我面前。
4 我向你犯罪,惟独得罪了你,
在你眼前行了这恶,
以致你责备我的时候显为公义;
判断我的时候显为清正。
5 我是在罪孽里生的,
在我母亲怀胎的时候就有了罪。
6 你所喜爱的是内里诚实,
你在我隐密处必使我得智慧。
7 求你用牛膝草洁净我,我就干净,
求你洗涤我,我就比雪更白。
8 求你使我得听欢喜快乐的声音,
使你所压伤的骨头可以踊跃。
9 求你掩面不看我的罪,
涂抹我一切的罪孽。
省思:
罪,竟使人如此痛苦不堪,
有这般刻骨铭心的表述。
认罪——
即意识到神的存在
开始产生一种信靠之心,
不犹疑地相信神的怜悯。
祷告:
满有怜悯的神,我全靠祢的恩慈!
我的一切所是和所为,
都亏缺祢的荣耀。
祢却没有谴责、定我的罪。
我满怀感恩地在耶稣里,
经历祢的恩典和赦罪。阿们。
02
每日经文及简释
传道书 第四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传道书》第4章释经|权力的游戏
1至6节,传道者看着光天化日之下(日光之下)的压迫现象,其中的压迫者以及被压迫者,都没有出头之日,他哀叹软弱者没有人安慰(1节)。看来,活着还不如死了,因活着就会像瘟疫一样,被压迫咒诅,只有死去才能解脱。
那活着的意义是什么呢?就在于劳碌的工作及所获得的价值或荣誉。但他又发现,在工作背后存在一种秘而不宣的动机――羡慕(或嫉妒)所引起的竞争!高贵的天职,却被扭曲为互相对抗,变为追求掌权的途径,甚至带来暴力。劳碌(勤劳或努力)是由羡慕(嫉妒)而生,结果又产生恨!成为控制他人的手段,这是工作倫理背后的危机!这点与游手好闲、自我损耗与浪费一样危险(5节),因为劳碌者一样在损耗自我,甚至加倍地损耗(6节)。就像是有权力的人,用权力来对付别人一样,结果也受制于权力;而努力的工作者,则用自我奴役来对付自己。
如前所言,世界的本质是虚空、是悲剧的范本,个体为工作损耗自我,家庭关系的美好被从中剥夺了(7-8节)。这种孤独的个体,因此会对钱产生贪婪,变成工作狂,甚至没日没夜地被工作吞噬!然而,所获得的财富并不能满足己心!那他到底为谁工作呢?工作的意义何在?到头来,劳碌者只能怪自己,因为没日没夜的辛勤劳作,所得来的成果,实际上却被别人拿去了;工作所得来的一切,终将变成自我奴役!
既然工作导致压迫,那么,假如把人生的焦点转移,来关注人际关系,会是怎样的情况呢?看来,需要从伙伴关系这一角度,才能找到意义与价值,人只有透过伙伴,才能得到好处,才能被拯救。团结合作,可以免于毁灭,因团结就是力量,也将带来温情(9-11节)。
自第一章1节开始到这里,一路上,传道者解构了一切,从顶级的皇室,到普通的工作者,最后,人人都落到一个现实——“孤身一人”。怎样才能满足呢?是不是二人同行呢(13-16节)?
所以,他说,智者绝非年长者、掌权者、有钱人,或心灵手巧者,他自己的皇家身份,也不能表明他就是智慧人。相反,在现实中,贫穷与年轻人有时夺走了王位!
这位老君王会失去王位,是因为自身的愚昧,不听忠谏,而遭到这种孤独的命运。不过,年轻的统治者也不持久,他的继承者,也瞧不起他的名声(16节)。这再一次证明人的遗产或纪念物,都成了垃圾、都成了荒堆。智慧哪怕是在贫穷之处,也成为无效:人在贫穷之处能发迹,成为令人羡慕的智者,但最终也被政治所累,成为无效。这也是虚空!
03
每日默想
明代的罗贯中所写《三国演义》开篇引用了杨慎写的一首词《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你觉得其中的内容和意涵,与传道书中的某些观点相似吗?
04
每日加量
提摩太前书 六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提摩太前书》第6章释经 | 作忠仆
第六章,保罗对提摩太,还有几方面的教导:
1、劝导仆人(1-2节)
第一世纪的罗马社会,奴仆阶层为众(类如现今劳工阶层)。保罗要求提摩太,不可规避此等现实,要教导身为奴隶的信众,需认同社会规范,对自己的基督徒主人,也当如此;不可因同在主里,亦以弟兄相称,就忘乎所以,不把对方当主人看待,这行径会使教会在名誉上受损。反而,作奴隶的要对主人恭敬有加,并以此作为得益处的服侍。
2、严防假教(3-10,20-21节)
教会若要维护其正统性,就须提防那些异教(假教)分子,他们专爱传讲与“纯洁的话与敬虔之道”相违背的理论。总括而言,他们这等人的特点有三:
A)狂傲——以为懂了神的道,其实对福音一无所知;
B)好斗——不看重别人的价值,与和平的福音相违背;
C)贪财——心术不正,将宗教当作发财的门道。
这等人,实乃自制幻影,自设网罗,将落入俗语所说的“人为财死”的灾祸中。而拥有基督信仰的老师,必以基督为中心,也以敬虔为乐事,并因之心满意足!
3、练就自己(11-16节)
最后,他要提摩太,不断地在作神良善仆人的事上,练达自己。那么,下面一连串关于德行的命令,是适宜的:
A)要有信、要专一、要忠心、要有爱、要忍耐、要温柔(与竞争相反)(11节);
B)要继续作基督耶稣福音的见证人;
C)更庄严的是:要将主审判的旨意彰显,因祂终将审判以圣殿为中心的意识形态和行动;以弗所教会那些受到犹太教师诱惑的信徒,也将看到假教师的下场(参1:3-4)。
4、嘱咐财主(17-19节)
以弗所人十分有钱,他们以此为傲,有些财主信主后,价值观依然未改。保罗要求提摩太,要去指示这些财主,该怎样使用钱财:
A)财富是短暂的;
B)不可依仗财富;
C)将满足感转向神;
D)学习施舍,多关注穷人;
E)看重生命的价值高于钱财。
这份家书,在简洁的祝福中结束,以示彼此深情,无需客套!
思考问题
“烽火连天下(三月),家书抵万金”。在牢狱中的保罗,给提摩太的这封信,在哪些方面,你看后倍感受益匪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