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经典
每日与主同行|2022年3月23日
来源: | 作者:唯信 | 发布时间: 1133天前 | 293 次浏览 | 分享到:
1. 诗情祷语 | 义人的脚步
2. 每日经文 | 箴10:普遍性智慧
3. 每日默想 | 三思而后行
4. 每日加量 | 弗3:天上的奥秘

01

每日诗篇祷告

诗情祷语

(作者:尤金·毕德生)

3月23义人的脚步


朗读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诗篇》第三十七23-33节


23 义人的脚步被耶和华立定,

    他的道路,耶和华也喜爱。

24 他虽失脚,也不至全身仆倒,

    因为耶和华用手搀扶他(或作“搀扶他的手”)。


25 我从前年幼,现在年老,

    却未见过义人被弃,

    也未见过他的后裔讨饭。

26 他终日恩待人,借给人,

    他的后裔也蒙福。


27 你当离恶行善,

    就可永远安居。

28 因为耶和华喜爱公平,

    不撇弃他的圣民,

    他们永蒙保佑,

    但恶人的后裔必被剪除。

29 义人必承受地土,

    永居其上。


30 义人的口谈论智慧,

    他的舌头讲说公平。

31 神的律法在他心里,

    他的脚总不滑跌。


32 恶人窥探义人,

    想要杀他。

33 耶和华必不撇他在恶人手中,

    当审判的时候,也不定他的罪。


省思:

神并没有置我们于不顾,

任我们在试炼和错误中

摸索跌撞、自求多福。

圣经中多有以上这类经句,

可谓是“天路历程批注”,

是生命之旅的信仰手记。


祷告:

神啊,祢已赐下许多忠告和榜样,

也请赐下坚强的毅力,

使我行在祢于耶稣基督里

为我开辟的道路上,

不致动摇畏缩。

阿们。




 

02
每日经文及简释

箴言 第十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上图:一位正统犹太人用镰刀割麦子庆祝五旬节。)


 《箴言》第10章释经普遍性智慧


从第十章到三十章,进入了箴言的第二部分:这一部分主要是由格言所组成,其中的各样观点,不见得有严密的上下文,也没有一致的处境。也就是说,这些格言无意成为放之四海皆准之言,需要放在合适的时机中来阅读,它就像“欲速则不达”,在普遍情况下这是真的,但有时则不然。


在第十章所讨论的两种人——明哲人/义人,与恶人/愚顽人/懒惰人,说他们的不同表现及不同的命运,也具有普遍特性,但这不是绝对性的判断标准。又如:不义之财毫无益处,唯有公义能救人脱离死亡(2节),属于常理,而不具有决断性意义。27节说的:敬畏雅威使日子加多,但恶人的年岁必被减少。这句更像是一句祷词,未必能道出现实的真相。


另外,这些格言也没有一致性的处境,可作为解释的依据,要准确地诠释是不可能的。不过,它们也不是散乱地组合在一起,而是有它的神学本质和意图。所以,我们需要带着对“生命秩序和意义作严谨性和富艺术性的反思” [1]的态度来阅读。


比如十章1节里,提到智慧之子使父亲欢乐,愚昧之子叫母亲担忧。这句格言道出某些现实的真相,希望孩子能顺从家教,但不是在任何处境中都适用,假如有一个整天酗酒的父亲,或一位沉溺于自我而忽视孩子的母亲,作为孩子,都要讨父母欢心吗?不过, 当我们作延伸思考后,让我们体会到,作父母的也要成为智慧人!这不禁提醒了我们,不能把箴言用在任意场合当中,箴言乃是通用原则,不是完全不变的,呆板应用反显愚昧!不过,谁能用好这些格言,就看使用者的水平了!或许就如前面一些篇幅我们探讨过的——敬畏神,多从社会经验中去总结、思考、提升,懂得融会贯通的人,才具有这等水准。


因此,我们需要放慢速度去阅读,细细品尝,如同把玩珍珠般,当我们在把玩珍珠时,用的是艺术性的思维,这种思维远超过对珍珠历史性的探讨,读这些格言的态度也应当是如此。


比如19节:“多言多语难免有过,禁止嘴唇是有智慧”,其特点是简洁,用诗的格式写出来,要求我们放慢速度,反复思想,才能得到真意,才会觉得它回味无穷。




03

每日默想


格言的特点是反映普遍的智慧,而不是绝对的事实。比如现代格言:“犹豫者错失良机”,是说优柔寡断带来的后果。而“三思而后行”则要求在冲动缺乏理智判断之下的人,要冷静下来。什么时候需要当机立断,又在什么时候需要三思而行,需要看情况。看情况!才做决定!这本身就是掌握了箴言智慧的人的一大特点;作事不合时宜本身就是被箴言所诟病的(参27:14)。


这类的看法,有无扩充你对这些格言的理解?




[1]参布鲁格曼(Walter Brueggemann)著,许子韵译:《布氏旧约导论:正典与基督教的想象》(香港:天道,2012),页486。



04

每日加量

以弗所书 第三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上图:马梅尔定监狱(Mamertine Prison)的牢房,传统认为,保罗和彼得在殉道之前被关押在这个监狱里。马梅尔定监狱位于古罗马广场(Comitium),面对元老院(Curia)和帝国广场(Imperial Fora)。)


《以弗所书》第3章释经 | 天上的奥秘


前面,让我们看到,以弗所人得到前所未有,在人间国度无法理喻的诸般恩福。在这一章的1至11节,保罗劝导以弗所人:要明白天上的奥秘,其核心内容是:他们与犹太人一同因着基督而成为后嗣这一事实。


为了使以弗所人,与犹太人一同成为神的儿女,保罗付上了极大的代价,他为此被逮捕,成了囚徒。假如他只是传与犹太教师一样的“信仰”,怎会激怒犹太人呢?假如他不是传一位声称有着全地权柄,并可以赐福给黎民百姓,比凯撒更有能力的耶稣;假如他传的只是一个让人死后上天堂的“福音”,而不是说,在未来将要取代祭司和律法系统的犹太世界,连罗马帝国也将被取代的另外君王;假如他所传的福音,不需要付诸行动,只需要有一些情感上的触动。那么,犹太人或外邦人,依然可以各自保留自傲的文化,无需将种族的尊卑优劣废除.......。那么,或许他就是演说家、哲人、辩士、或者是律法师中的一位!


然而,他这位囚徒却是使徒,传扬万世之主,要万民都来归降的救主,他是成就上主旨意的,就是将神要收纳以弗所人(和其他外邦人),像收纳犹太人一样,成为祂后嗣的计划落实的那位使徒(3-6节)。保罗称他所传的旨意,是极大的奥秘,是造物主在开天辟地之时,就下决心要成就的。


因此,他期盼他们能明白,在基督里测不透的丰富奥秘(7-8节),和对宇宙万有终极安排的蓝图(9-11节)。


在12至21节,保罗也祝愿他们:


A、能像他一样,以别样眼光、大有胆量地面对所经历的苦难,并以荣耀的角度,来看保罗所受的苦难。当然,在苦难中,心里刚强,是因依靠主的荣耀,和祂的圣灵所赐的能力(12-17节)。


B、对基督有真实的“信”,以致与基督能够亲密相处(17ab);


C、祈愿他们的爱心能够生根建造,也更深入地明白主赐的爱,是何等的浩大无边,也就是说,祂的爱不但对以弗所人深刻彻底,祂对受造界也是施与厚爱(17c-19a)。


D、至终,他期盼以弗所人能与神同荣:神给以弗所人赐下丰富,成就在他们身上的作为,反过来,以弗所教会因着对神旨意的领会,和对神的爱,也能带给神荣耀。神与以弗所,两者都臻于完美!(18-21节)。

 

思考问题


从这一段中,你能明白,保罗为何说,犹太人和外邦人彼此和好,这是神的奥秘吗?假如这奥秘,也可以体现在现今的教会生活中,你有哪些美好的建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