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经典
每日与主同行|2022年3月16日
来源: | 作者:唯信 | 发布时间: 1141天前 | 340 次浏览 | 分享到:
1. 诗情祷语 | 诗35:1-10:求祢与他们相争
2. 每日经文 | 箴3:作善事
3. 今日默想 | 平衡的智慧
4. 每日加量 | 加2:对呼召新的忠诚!

01

每日诗篇祷告

诗情祷语

(作者:尤金·毕德生)

3月16日 求祢与他们相争


朗读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诗篇》第三十五篇 1-10节


1 耶和华啊,与我相争的,求你与他们相争;

  与我相战的,求你与他们相战。

2 拿着大小的盾牌,

  起来帮助我。

3 抽出枪来,挡住那追赶我的。

  求你对我的灵魂说:“我是拯救你的。”


4 愿那寻索我命的,蒙羞受辱;

  愿那谋害我的,退后羞愧。

5 愿他们像风前的糠,

  耶和华的使者赶逐他们;

6 愿他们的道路又暗又滑,

  有耶和华的使者追赶他们。


7 因他们无故地为我暗设网罗,

  无故地挖坑,要害我的性命。

8 愿灾祸忽然临到他身上;

  愿他暗设的网缠住自己;愿他落在其中遭灾祸。


9 我的心必靠耶和华快乐,

  靠他的救恩高兴。

10 我的骨头都要说:

 “耶和华啊,谁能像你,救护困苦人脱离那比他强壮的,

    救护困苦穷乏人脱离那抢夺他的?”


省思:

敏感的基督徒有时候觉得,

整个世界正合谋要绊倒我们——

使我们偏离信心之道、不再追求神。

在这种时候,

惟有神能救我们。


祷告:

亲爱的神,

当我感到世界

以冷漠或敌意——对待我或他人,

造成我前进道路上的拦阻,

请让我不落入自怜的陷阱,

而是奋力呼求祢“作我的救主”,

奉耶稣的名。阿们。





02
每日经文及简释

箴言 第三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上图:苏美尔(Sumerian)生命树的壁画。「生命树」的记忆存在于各个古代文明之中,以不同的形式出现在古代苏美尔人、埃及人、巴比伦人、亚述人、中国人和印度人的文献里。这从侧面佐证人类的祖先都来自伊甸园。)


箴言》3章作善事


智慧的教导者,要求他的学子,一生要以智慧为母,将他的教诲铭刻己心(1节),使自己一生受用无穷。不但可使自己生活康泰、延年益寿,而且有好名声,得到神及众人的嘉奖(2-4节)。


所以,一生约束自己的心思很要紧,在敬畏神的事上务必要专心,要谦虚,每走一步都要寻求祂的指引,万不可自作聪明(5-7节)。要时常提醒自己,心思有无偏向恶?对财富的看法有无视之为神的嘉奖(8-10节)?自己是否喜欢神的管教呢?这一切,都在表明自己是否愿意视雅威为父亲(11-12节)。


13至20节,这位老师,发出一段对智慧的颂赞,目的是要让他的弟子,从心里点燃对智慧女皇的渴望。他说智慧比财富更为宝贵,比黄金、珍珠更为名贵;她托起寿数、财富和荣誉,她带人走安乐和平之路,她是常青树,是幸福宅,跟随她,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所以,他谆谆善导,叫学子要专心思想智慧,眼睛要专注在她的身上。这样,智慧就会在人的身上不断增加(22节)。自己的人生也将一片光明、左右逢源,哪怕遭遇险阻,也将逢凶化吉(23-25节)。因为,跟随智慧就等于依靠雅威,必然得到祂的辅佐保守,使信赖者不落入恶人的圈套(26节)。


学子除了要专心寻求仰赖智慧之外,要时时将这些领悟行在身上,其中最要紧的是要体恤穷苦人,要周济生活上有困难的人(27-28节);要睦友善邻,不要羡慕那些豪强;要明白雅威对这些人的态度,祂对那些腐败之徒,对恶人的家也都厌恶。祂要赐福于正直的人,恩待那些自甘卑微的人,将尊荣加给寻求智慧的人(29-33节);而那些嘲笑、不愿意走正路的愚昧人,祂则要使他们自讨羞辱(34-35节)。





03

今日默想


《曾参教子》[1] 收录了一个故事: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zhì)。” 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 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


该故事生动地告诉人们:家长对孩子不能信口开河,要言必行。只有言传身教,才能使孩子诚实无欺,否则父母将失信于孩子。


箴言这位老师也认为,单靠背箴言是没有用的,而要会用在自己的身上,以及如何诠释自己和所处的环境。所以,在13及21节讲述务必要寻得智慧,26节要求信靠雅威,27至35节,就会有长长的在行为上的指导。思而不用,学而不行,对于箴言的作者而言是不可思议的。箴言既不抽离于现实生活,也不脱离智慧的探讨,更不缺乏在信仰上的操练,呈现出平衡的智慧。



[1]   《曾参教子》是战国后期韩非写的一篇文章,(收录在《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04

每日加量

加拉太书 第二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上图:安提阿城模型。)


加拉太书》2章 对呼召新的忠诚!


保罗的这一段自述,从四方面来反映他对呼召的忠诚:


1、忠诚的内容的转变


保罗说:从前他是为妥拉热心、残害教会的忠诚犹太教信徒,现在转变成为耶稣基督热心、神的忠诚使者。他这样的表白,是要说明:他传讲的福音,是祖宗信仰的延续,不过所忠诚的内容转变了。(1:13-16上)


2、忠诚于平等的福音


保罗提到,他是在去大马色的路上蒙救赎的,三年之后,才上耶路撒冷去见彼得和雅各等人(1:16下-24)。过了十四年,带着未受割礼的提多,再次去见他们。这样的表达,不是说他轻看耶路撒冷的领袖,目的是为了表明:他与彼得、约翰和雅各等人,在信念上是一致的,在职分上也是彼此平等的(2:7-8),包括他们之间所行的相交之礼,也是一致性与平等关系的反映。(2:1-10)


3、忠诚于相交之礼


保罗在安提阿指责彼得和巴拿巴,他这种做法的目的是:为何他们俩人要违背耶路撒冷的相交之礼呢?不和外邦信徒一同吃饭,意味着他们以前所一致认可的:外邦人只需要信基督耶稣从死里复活的福音,就可以成为神的百姓,这一事实无效了。而他们所说过的“无需持守犹太洁净之礼”,在神面前一样是洁净的,这个承诺也被破坏了。他们又在维护以前认为无关宏旨的事情。这难道不是自相矛盾吗?(2:11-14)


4、忠诚于舍己的基督


因此,保罗说:我们能脱离罪恶的世界(参1:4),也不是因“妥拉”、乃是因信耶稣。无论是谁,唯有信这位“舍己、从死里复活”的耶稣,才能成为神的百姓。他们原来所持守的妥拉,也与基督同钉十字架了,成为了基督复活前的预备。


如今,在基督里的人,都称义了:通过信耶稣基督,他们脱离了罪恶的世代,进入了上主的约里,成为了神的儿女(16节)。这种功效,是非妥拉(律法)所能达成的(2:15-21节)。


思考问题


香港学者曾思瀚曾批评:有些传道人成功的因素,不是他们所传的信息和人格,而是处世技巧和个人魅力!这与保罗严肃地对待呼召的态度截然相反。这带给我们什么警戒呢?为了使传道人能更全面、更严肃地教导福音真理,教会可以做些什么,以示我们愿意忠诚于福音,而不是在追求个人需要的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