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每日诗篇祷告
诗情祷语
(作者:尤金·毕德生)
3月11日 | 凡仰望祂的,便有光荣
朗读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诗篇》第三十四篇4-6 节
4 我曾寻求取和华,他就应允我,
救我脱离了一切的恐惧。
5 凡仰望他的,便有光荣;
他们的脸,必不蒙羞。
6 我这困苦人呼求,耶和华便垂听,
救我脱离一切患难。
省思:
每逢我们以为神不满意我们时,
我们就蒙脸、不想见祂。
这位诗篇作者的经验却不同——
他知道神是站在我们这一边的,
关心我们的需求,听见我们的呼求。
因此说:“凡仰望祂的,便有光荣!”
祷告:
神啊,赞美祢的名!
祢从未令我失望,听见我每次呼求,
满足我每个需要,消除我各种恐惧。
祢在耶稣基督里临于一切,
也成为我的一切。哈利路亚!阿们。
02
每日经文及简释
约伯记 第四十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约伯记》40章|雅威的治权
四十章6节至四十一章34节,雅威开始了第二轮的讲论,在此之前,雅威再次挑战说,强辩的,就有能力与全能者争辩?责问上主的,请一一答复(1-2节)。约伯作了极其简短的回应,他承认自己的愚昧,既无力也无理为自己辩护。
在第一场约伯与三个朋友的辩论中,约伯认为自己受了不白之冤,言下之意就是上主治理不公,他要求上主接受他的控词,给他平反,这也是三个朋友会那么气愤的原因。
雅威就挑战约伯,祂哪里治理不公?约伯为何要怪罪祂?现在,约伯可以站起来,亮出他的尊荣,像上主一样,将他认为恶的,一扫而光!假如能做到,上主也要赞扬他(6-14节)!
雅威举出两个生物为例,问约伯,他能搞定这两种不可思议的生物吗?一个是河马,一个是鳄鱼。他能够将这两个动物当宠物吗?能够使它们屈服,当奴仆吗?
河马,威武难以驯服,但它却不占山为王,乖乖的伏在莲叶之下,生活在沼泽地,却对波涛洪水毫无惧色(15-23节)。
鳄鱼,生活在水里,人却无法像钓鱼一样,把它征服,它也绝对不会听人的摆弄,像小鸟一样,当人的宠物,商人也不能把它当做可买卖的牲畜。反而,人对它充满了恐惧,就连用指头碰它一下,都不敢做(41:6-9)。
雅威给约伯讲这两个不被驯服的动物,其中的意思是:管理这些动物,都是祂的责任!衪创造,祂治理!言下之意,约伯想维护他的诉讼,那先要问一句:他有能力确保自己的辩护吗?他要知道,一切他都无法控制,就像他无力控制河马和鳄鱼一样。所以问题就在这里,“你有神那样的膀臂吗?你能像祂发雷声吗”?约伯假如要接管宇宙的治理权,指责神在处理他的案件上不公,那就必须先要有这样的素质;假如没有的话,那对苦难的来由,则谁能有治理权呢?
03
今日默想
在这里我们看到,约伯只是差一步之遥——公平是属神的,他必须更有信心,更少焦虑,把自己的整体事情交在神手中,根本不需要坚持神应该先回答他的所有问题,并正式审判他无罪。因此,约伯记再次把我们带到另一深度——任何一个人为着他生命中特别的事件而埋怨神,就等于他可以向神提议:有一个比神现在更好的方法来使宇宙运转。这其实是想用武力与邪恶争斗,性急地希望神作同样的事。这样表面正义的诉求,反而将成为更大的邪恶,约伯不但会侵犯神的角色,也会变成另一个撒旦。只有神才能拥有创造性的毁灭力,只有祂才能使恶变善。作为造物主,祂完全为这世界的每一件事负责!
对今天的我们的提醒是:我们的责任是学习像祂一样良善,尤其是碰到人生不测之时,更该有充足的信心,将一切交在这位良善的主手中。
04
每日加量
哥林多后书 第十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哥林多后书》10章 | 保罗的为人
保罗打算第三次造访哥林多,而他们之间有一个问题尚未解决!他担心问题尚未了结,去了之后,见面不但尴尬,还达不到效果。因哥林多人听了别人对保罗的负面评价,影响了保罗在他们中间的信誉和使徒身份的权威。
于是,在十至十三章,保罗极力捍卫他作为使徒的合法地位,言词之间常带有挖苦之意,也采用第九章对哥林多教会的教训语气。在十章1至10节,保罗显然是引用他死对头的话:“这个什么保罗,在没见面时,讲话听起来是那么自信自傲(1节下),见面一看,却是一个软弱的人,讲话不怎么样,长相也实在太没有属天气质了(10节)”。言下之意,保罗根本不像弥赛亚国度的钦差大臣(使徒)。
保罗却说,他作为新世界的特使,权柄实在太多了(10:9, 13, 15)。他是哥林多教会的创办人,不像那些迟迟才来这里的人(10:13-14)。最起码,他不是站在别人的根基上而夸口(10:15-16)。他与哥林多教会之间,重要的还是福音的问题,假如他们拒绝他,这不就等于拒绝耶稣吗?不就与主耶稣那死里复活的福音无关吗?
保罗与“对手”对质的目的,不是要提升自己的好评,他乃是要让哥林多人得到更多的益处。他的对手说:保罗作为使徒,他的身份应该很高的,就像旧约的先知,是作为独一神的代言人的身份,而他又不起眼(软弱),还经常经历受苦,这个人顶多是个倒霉蛋。哪里像是一个能被公众认可的人物呢?因此他的身份要被质疑!
而保罗反驳他们,他的这些看似“倒霉”的经历,实在是为了哥林多人的生命得以更新、得到坚固(十8)。因为基督也是以这样看似倒霉的方式成就了救恩。当哥林多人懂得这些,也就获得了属灵的辨别力,使他们继续忠于福音。
保罗说,他的公开演讲,的确如同他对手说的:不专业,缺乏辩论的能力,他也没有制造那种看起来吸引人的氛围来迎合人。但他关注内容,关心福音有无受到威胁。他认为唯有福音,才能拆毁一切自高的心思。风格并不重要,“帅气”也不重要,“口才”也不重要,气场也没有那么重要!重要的是,要让人得到圣灵的印记和生命的更新。
思考问题
保罗的三项辩论原则,迫使我们去面对:
第一、怎样的领袖是可敬的呢?
第二、当我们面对冲突和神学挑战时,必须检视自己的动机和策略,是为了要增强教会,让教会实践自己的福音使命?还是要夸耀我们自己的声誉,或在别人面前,表现自己是受害者?
一句话:选择做正确的事,比站在哪一边更重要!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