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经典
每日与主同行|2022年3月3日
来源: | 作者:唯信 | 发布时间: 1153天前 | 260 次浏览 | 分享到:
1. 诗情祷语 | 我要向耶和华承认
2. 每日经文 | 伯32章-以利户出场
3. 每日默想 | 自义
4. 每日加量 | 林后2章-保罗的快乐

01

每日诗篇祷告

诗情祷语

(作者:尤金·毕德生)

3月3我要向耶和华承认


朗读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诗篇》第三十二篇1-5节



1 得赦免其过、遮盖其罪的,

        这人是有福的。

2 凡心里没有诡诈,耶和华不算为有罪的,

        这人是有福的。


3 我闭口不认罪的时候,

        因终日唉哼而骨头枯干。

4 黑夜白日,你的手在我身上沉重;

        我的精力耗尽,如同夏天的干旱。〔细拉〕


5 我向你陈明我的罪,

        不隐瞒我的恶。

我说:“我要向耶和华承认我的过犯。”

你就赦免我的罪恶。〔细拉〕


省思:

我们若将自己的罪隐藏于内,

就会引起溃烂,毒素扩散至全身。

惟有神能对付罪——

认罪就是将罪揭开,

让神接管。


祷告:

当我向祢认罪,慈悲的父,

请帮助我能够诚实、彻底——

不隐瞒、不否认、不找借口,

我就能在耶稣基督里感受到

那随着赦罪而来的欣喜祝福。阿们。




02
每日经文及简释

约伯记 第三十二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约伯记》第32章释经|以利户出场


上主还没出场,先来个“以利户”打头阵。以利户的讲论分为四篇,三十二篇至三十三章为第一篇,三十四章是第二篇;三十五章是第三篇;三十六至三十七章是第四篇。这些内容,与三至三十一章的内容,区别不大。


三十二章1至5节,属于引言部分,先交代以利户出场的原因,他对三友无言以对约伯,及约伯的自义,十分恼火,他带着敬意也带着自负,想终结与约伯的口舌之争。


刚开始,他自表谦卑,说因为自己年轻,参与讨论是不适宜的,但他所说的话,其实是咄咄逼人的,语带讽刺,说约伯的三位朋友枉作老人,他们的智慧未能像岁月一样增加,无力折服约伯(6-8节)!


他说一个人拥有智慧不在于年轻与年长,“高龄不一定明智,皓首也未必通晓正义”。他自认自己具有神之灵气,超越三位,并在神面前起誓绝不奉承!故此,他说,且容他略陈浅见(9-10节)。


11至22节中,他不断地重复说他为何现在发言,是因为实在听不下去了,心里憋着许多话,需要一口气说出来,再不说,就像皮囊里灌满的新酒,不久就要爆裂。所以,他要一吐为快(18-19节)。而且,他十分自信地说,只要他开口,就能一语中的,驳倒约伯!也不需要用奉承和讨好,就能使约伯无言(20-22节)。




03

每日默想


约伯挑战天上的上主,为自己辩护,说自己完全是无辜的,要上主承认他的清白。其实,“他所沿用的路线依然与朋友们的假设一样”。确实如同他自己所说的一样,他没有犯罪,是公义的、纯洁的。但他对上主剥夺了他的儿女、荣华、健康和幸福深感不满,他并没有活出他自己所说的:“赏赐的是雅威,收取的也是雅威”(1:21)。他的大胆也是可取的,但他采用了他完全不认同的朋友们的路线,与上主对抗,确信自己的纯正,以致叫上主来承认他的清白,“这样他有可能成为英雄,因在法律上他胜过了上主”。他对自己的自信是可以理解的,不过,他也过分肯定自己的无辜,其实他“用自己的良心作为判断朋友们的错误论调”。这也显得过分主观,毕竟,约伯记的作者并不相信在行为及道德上有完全人。或许这正是以利户一开头就对约伯十分恼火的原因——竟然想在律法上胜过上主,显然十分的自义。


你能体会到约伯骨子里的那种自义吗?也试试问问自己,自己会有这种深层的自义吗?




04

每日加量

哥林多后书 第二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哥林多后书》第2章释经 | 保罗的快乐


第二章,保罗延续前面的思路:他大大的喜乐(1-4节),因为他那封严厉的信,已经起到作用,他与哥林多教会的关系改善了,他们可以坦然相见,彼此宽恕,和好如初了(2:5-11节)。


这样看来,他的身份难道不是可靠的吗?他一直强调他是为了哥林多人的益处,而使出浑身解数,也为哥林多人的喜乐而喜乐。这种为师为父的心肠和态度,是那些毁谤者无法相比的。凭哥林多教会里的这些人,如今能够回转,从错误中悔改,就能说明他们之间的关系,非同一般。要知道这些信徒不久前,还被他重重责骂呢。


现在,他担心哥林多教会这位被他责骂的人,因着被他的群体“惩戒”,而变得过分自责、丧失自信、自暴自弃,以致从此沉沦。他劝导教会,要再次接纳这位“被惩戒者”,向他显出坚定不移的爱。在他看来,维持正直与公义之时,需配合柔情与友爱。


就保罗而言,作为倒影基督饶恕与舍己之爱的群体,对犯罪者,采取适度的责骂与惩戒,是应当的,也是有益的。这实质上是为了挽回他,而不是与他划清界限。而且,他认为,假如这个群体,不选择彼此饶恕,挽回这位曾经伤害他们的人,整个群体都将会落入魔鬼的辖制中,比如,彼此控告、或彼此疏离。而魔鬼所造成的这种灾害,远超过那位伤害教会的肢体所造成的(11节)。


所以,当他听到那位“被惩戒者”悔改了!他异常快乐(参3节)!他说,除了那叫他忧愁的人,谁能叫他快乐呢?是的,一个被呼召去将他的主、他的神,那饶恕之爱传遍天下,将基督救赎世人,审判不信者的馨香之气彰显的使者,除了像基督一样,唯见顶撞他的人回转,能够促使他快乐之外,还有其它什么可以使他快乐呢?


思考问题


保罗为着哥林多人而喜乐、而忧愁,他的情感被他所服侍的教会左右,可以说,他都是为着哥林多人的利益,他深爱着这个伤害他的教会。就今天,一个健康的群体,小至家庭,大至国家,最需要的力量是什么呢?作为基督的追随者,效法保罗的忧愁与喜乐,会有什么益处呢?一句话:很多时候,你会为什么而喜乐,而忧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