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经典
每日与主同行|2022年1月2日
来源: | 作者:唯信 | 发布时间: 1213天前 | 328 次浏览 | 分享到:
一、诗情祷语 | 凡……都是有福的
二、每日经文 | 以斯拉记2章
三、今日默想 | 提出圣经的思想
四、每日加量 | 使徒行传2章


01

每日诗篇祷告

诗情祷语

(作者:尤金·毕德生)

1月2日 ……都是有福的


朗读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诗篇》第二篇


1 外邦为什么争闹?

   万民为什么谋算虚妄的事?

2 世上的君王一齐起来,臣宰一同商议,

   要敌挡耶和华并他的受膏者,

3 说:“我们要挣开他们的捆绑,

   脱去他们的绳索。”


4 那坐在天上的必发笑;主必嗤笑他们。

5 那时,他要在怒中责备他们,

   在烈怒中惊吓他们,

6 说:“我已经立我的君

   在锡安我的圣山上了。”


7 受膏者说:“我要传圣旨。

   耶和华曾对我说:

  ‘你是我的儿子,我今日生你。

8 你求我,我就将列国赐你为基业,

   将地极赐你为田产。

9 你必用铁杖打破他们,

    你必将他们如同窑匠的瓦器摔碎。’”


10 现在,你们君王应当省悟,

     你们世上的审判官该受管教。

11 当存畏惧侍奉耶和华,

    又当存战兢而快乐;

12 当以嘴亲子,恐怕他发怒,

     你们便在道中灭亡,

     因为他的怒气快要发作。

     凡投靠他的,都是有福的。

 

省思:

若说第一首诗篇如激光聚集于个人,

第二首诗篇则像广角镜照向全人类。

神个别对待我们每一人;

祂也纵横铺排万国、万民、

君王、政府的历史轨迹。

 

祷告:

“全地和祭坛的主啊,请垂听我们的呼求!

地上的统治者摇摇欲坠,

我们的百姓流离消亡;

黄金的围墙掩埋我们,仇恨的刀剑造成分裂。

不求撤去祢对我们的震怒,

但求挪去我们的骄傲。

(G.K.Chesterton,“O God of Earth and Altar”)

阿们。

 




02
每日经文及简释

以斯拉记 第二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以斯拉记》第2章|合法的群体


在二章1至70节,记载了重返犹大城镇的人名,与尼希米记七章6至73节相似,首领是所罗巴伯和耶书亚(或译约书亚),所罗巴伯是大卫的后裔(代上3:17-19),是主前597年被掳的约雅斤的孙子(代上3:19);耶书亚是约萨达的子孙,约萨达是被掳前最后一任大祭司(代上6:14)。


名单记述是从双重性特征开始的:第一个是波斯帝国行政性质的词,第1节说,这些犹大省的人,意思是这些人在帝国中是合法的。第二个词是以色列这个自古与雅威立约的词,显然,我们从后面的名单中看到,名单最大篇幅记载犹大支派的百姓(2:3-35),并不是十二支派,主要是以所罗巴伯、耶书亚为首。这里的目的也非常清楚,所罗巴伯是犹大王族的人,被掳君王约雅斤的孙子,他担任犹大总督直到主前515年,圣殿完工。


然后是祭司阶层(36-39节),他们是以耶书亚为首的;之后是利未人(40节)和其他圣殿事奉的人(41-58节)。


名单也包括那些不能确定是否是以色列人的后裔(59-63节),因为亡国,家谱丢失,这些家庭实在无法确定他们的祖先是谁。这类的家庭有三个,这些人不能吃至圣的食物,需要等到祭司有乌陵、土明决断,可以确定他们属于哪个支派之后。这种记述的宗旨是确定回归者的合法性,表明他们皆属于有名有姓的犹大家族,有时名单则与地方相连,重心是故土与重建圣殿相连(68-69节),“显示整个以斯拉运动是以洁净度为先”[2]


归回者名单具有波斯和犹大的双重特性,目的是在表明,重建工作只能由这群在帝国看来是合法者,在犹太传统礼仪看来是洁净者,也即是被掳归回者来进行,因为他们在帝国里有公信力(取了皇帝的诏书,参1:1,4:3,4:21),在族谱上显明有传承。这也正是他们与那些阻止者斗争的信念基础(参4章)。




03

今日默想


你会认为以斯拉记这种合法性定义合理吗?请思考以下的几种情况:


假如一个已经在巴比伦结婚的犹大男士,一路上他会如何挣扎,他又会如何面对以斯拉的政策(参9章)?


一直住在耶路撒冷的外国人,当他们面临所罗巴伯、耶书亚他们带领犹太人归回,并且口口声声地说他们才是合法的居民。你试图猜想一下,他们心中的想法是什么?


第三个例子就是,一个老人从巴比伦回来,看到的场景与自己小时候的记忆完全不同,他的心情会是怎样?


试结合这三个例子来思想,以斯拉与尼希米他们所采用的一系列政策是中立的吗?假如是,理由是什么?如果不是,理由又是什么?请分别提出圣经的思想。

 


[2]参布鲁格曼(Walter Brueggemann)著,许子韵译:《布氏旧约导论:正典与基督教的想象》(香港:天道,2012),页577。



04

每日加量

使徒行传 第二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使徒行传》第2章 | 新国度的大典


在犹太人的五旬节,这些上主百姓的“新代表”,聚集在圣殿之外的一个民居里,圣灵以过往临在圣殿的相同形态,降临在这群“耶路撒冷的团体”身上。这里最起码有四方面的内涵:


其一、约翰曾预言耶稣要用圣灵施洗,耶稣亦曾论到父要把圣灵赐下(路3:16, 13:13, 24:49)。如今表明:膏抹耶稣的这位圣灵,也膏抹了门徒,他们因此有了如耶稣一样的权柄,可以作祂的见证。


其二、意味着以色列期待已久的盼望,得到了应验(参珥2:28-30),这个时日,就是上主大能的作为的彰显。彼得在圣殿中做出解释:以色列盼望的救赎年代,已经临到,分散于列国的百姓已经回归,神应许给大卫家的承诺,如今实现了,尽管它看起来,与想象中的是何等不同,但圣灵临到的事实,则是不争、可体验的记号(珥2:28-32)。


第三、使徒行传中的门徒,比福音书中主动得多了,表示他们正积极迈向上主的计划,这可以从他们不断祷告,以及彼得论到犹大被替代时,所引用的经文中可看出来。十二使徒数目的恢复,显示出以色列十二支派其核心地位及使命得以恢复了,不过,是以新的模式恢复的。另外,从彼得勇敢,无畏地挑战罗马和犹太当局,并引用大卫和先知约珥的话,宣布他的听众,刚刚经历了一个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事件,可见一斑。一个既继承了原先的以色列,又有别于它的,那大有能力,却不是以强权为基本特点的崭新的国度建立了。


第四、因着他的见证,第一天就有三千人悔改受洗,于是基督教会——这个以圣灵为中心的新的人类社会,诞生了!


路加就以这个喧闹的场景开始!编制了一个在人类历史上创生出来的“冒险的故事”——一群比世界权贵更有能力的人,不过是落难君王,最后被钉死的犹太人耶稣的跟随者。没想到,这些给当时帝国与犹太社会带来不少麻烦的,增长不休,不到一个世纪,就传遍了帝国的每一个角落。


思考问题


彼得用“以色列的末后日子”的实现,来解释如今圣灵所造的全新世界。他的意思是说,有一个重要的事情,就是他们民族一直在关注的,就是外邦人要进入他们的神的救恩,和他们一同称兄道弟,成为一家人。你会这样理解他的话吗?这种圣灵的思想,对今天的世界和教会有哪些挑战?你能举出几个例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