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每日诗篇祷告
诗情祷语
(作者:尤金·毕德生)
12月20日 | 世代的颂赞
朗读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诗篇》第一百四十五篇4-7节
4 这代要对那代颂赞你的作为,
也要传扬你的大能。
5 我要默念你威严的尊荣
和你奇妙的作为。
6 人要传说你可畏之事的能力,
我也要传扬你的大德。
7 他们记念你的大恩,
就要传出来,
并要歌唱你的公义。
省思:
不同世代之人发出的颂赞是启应式的。
某世纪发出的赞美
会在另一世纪获得回应。
我们的声音会重拾几百年前的人
所唱过的题材,
加入个人的变调,
发出“好象群众的声音,
众水的声音,大雷的声音,说:
‘哈利路亚!’”(启十九6)。
祷告:
伟大荣耀的神,
我发现自己周围竟有这样的一群诗班,
我可以从中分享那么丰富的赞美题材。
我的声音柔弱、飘乎,
但一加入历世历代的伟大颂赞,
我就听见雄壮和谐,
回响着恩典的歌声。
哈利路亚!
阿们。
02
每日经文及简释
历代志下 第二十四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历代志下》第24章|约阿施庸政
从二十三至三十二章,依然可以用“衰落与复兴”这一模式来看。
从二十三至二十六章, 交代了三个衰落的君王:约阿施(23-24章)、亚玛谢(25:1-26:2)与乌西雅(26:3-23)的叙事。接下来的二十七至三十二章,则是三个轮替的君王的叙事,这三个轮替的君王,包括二十七章所记述的顺服的约坦,二十八章记述的是不忠的亚哈斯,二十九至三十二章,则大篇幅地对改革者希西家作了叙述。希西家带给末期的犹大王国在宗教、政治上的复兴!
三十三至三十九章又进入“衰落与复兴”的循环,由玛拿西的作恶,到约西亚的改革,又轮换到约雅敬和约雅斤的作恶,最后到西底家被掳,犹大陷入到了一个灭亡的境地。后来,由波斯王居鲁士下诏,使被掳的余民归回,吩咐他们重建圣殿。犹太历史的车轮好像又轮转了一圈,盼望好像又重新兴起。
二十三章,年幼的约阿施在耶何耶大的扶持下,登上了王位,耶何耶大也将神的盟约原则,恢复到合适地位。耶何耶大和百姓对神的应许所表现出的勇气和忠心,是成功的,他也推行一系列改革(23:16-21),恢复了作为上主子民的特性。
二十四章,我们看到,在耶何耶大的扶持下,约阿施行为正直(1-3节),他也重修圣殿,将王国的宗教,提升到比军事更重要的地位。献祭、悔改、律法、喜乐、祭司、利未人、约柜,为建圣殿筹款等等,这些元素交织在一起,一个以圣殿为中心的敬拜生活,再次呈现出来了,约得到了更新,王国也就得到了复兴(4-14节)。
不过,好景不长,当耶何耶大逝世后,那群跟随亚哈的官僚,威胁着约阿施,王国因此再遭亚哈重创(17-18节)。当耶何耶大的儿子撒迦利亚,责备挟持国王的那些官僚的时候(20节),他们却将撒迦利亚处死(21节),显然,是经过约阿施同意的(22节)。
年轻时候的明君,最终不敌官僚,变得昏庸。这种离弃起初的忠诚,所带来的后果就是,雅威兴起亚兰军来攻打耶路撒冷,杀死了那群官僚(23-24节),约阿施则患了重病,起不了床,被臣子杀死(25节)。
03
今日默想
约阿施又是一个晚节不保的君王,在年轻的时候,的确让人看到希望,他能勇于为雅威大发热心,重建以圣殿为中心的敬拜!但当他的辅佐人耶何耶大去世后,他就变得毫无主见,在道德上也变得软弱无能,屈服于眼前的压力。
他的屈从最后变成了与先知作对、叛逆的力量,他的叛逆导致他不得好死。约阿施的人生让我们看到:屈从于雅威以外的压力,结果都是不堪设想的。
你有过在压力面前妥协信仰的经历吗?是什么原因导致你放弃信仰的原则呢?你现在想起来,内心会有亏欠吗?你觉得这样的妥协,会使你的心变得更为麻木吗?
04
每日加量
启示录 第十一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启示录》第11章 | 殉道的目的
十一章一开头,约翰被吩咐去用苇子量神的殿和祭坛,并殿中敬拜的人,这里不能说是耶路撒冷殿,合理的解释,应该是借用耶路撒冷的殿的意象来说教会。殿的外院无需量度,因为这里正被外邦人(抵挡耶稣基督信仰的人)糟蹋。这里的意思是,耶稣基督的教会在经历有限度的逼迫,但她的核心却完好无损,如同神的殿和祭坛,并殿中敬拜的人,依然可以量度清楚,只是外院被践踏了有时间限度(42个月)的糟蹋。
3至13节所描述的两个见证人殉道的事,他们代表着全教会向世界作见证,从11章4节,将他们比作灯台可以看出来,也就是说,殉道的见证人是七教会的符号,他们的殉道,使圣殿(教会)得到保守,只受了皮毛之伤(1节)。
另外,他们也就是这世界的先知,如同摩西和以利亚这班旧约先知,他们抗衡着这个拜偶像的世界。不过,摩西和以利亚作为先知,他们并没有殉道,而作为新约的见证人,他们最基本的特征即是——殉道!与他们的主一样,遭受百姓的杀害(8节),并且他们也效仿他的主,三天半(约翰将三天改为天启数字三又一半,意思是比他们的主多出半天),被杀之后,复活,升天。
看来,两个见证人的殉道,不但保守了教会,也带来这世界的悔改!尽管他们在传道过程中也有着审判(6-13节),而生存者因着他们殉道、复活而深感恐惧,他们真心悔改,归荣耀给神(13节)。这些都是因为两个见证人出色的见证,所达成的果效。更为出色的是,以利亚的工作果效是留下七千的余种(王上19:14-18),而作为新约“先知”的见证人,只使这悖逆的大城,折损了七千人,城也只倒塌了十分之一,意味着只有十分之一的人遭受审判,其果效远远超过以利亚。
故此,我们看到,成为见证人,带领列国归信独一的真神,是神终末子民的使命!这正是羔羊所揭开的书卷的目的。我们可能会问——为何新约教会的见证人,会有如此果效,而旧约的先知则没有呢?答案就是——羔羊自身的得胜:含冤至死,然后复活!见证人参与了他们的主耶稣的死和复活,因此有了这样的能力!
话说到这里,我们不得不说——初代教会基督徒对死亡的态度,以及死去的方式,惊天地,泣鬼神,赢得了当时的人心,使人来信靠人基督教会的上帝,以此见证他们所信的福音的真确性。
思考问题:
今天的我们,或许不需要为福音作见证而殉道,但要见证福音,必须付代价!你准备好了吗?顺便再问一句!看到这里,你觉得以往有无误解启示录小书卷(10:2—9节)所表达的目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