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每日诗篇祷告
诗情祷语
(作者:尤金·毕德生)
12月3日|神啊,求祢鉴察我
朗读音频:(点击以下的播放按钮)
《诗篇》一百三十九篇19-24节
19 神啊,你必要杀戮恶人,
所以你们好流人血的,离开我去吧!
20 因为他们说恶言顶撞你,
你的仇敌也妄称你的名。
21 耶和华啊,恨恶你的,我岂不恨恶他们吗?
攻击你的,我岂不憎嫌他们吗?
22 我切切地恨恶他们,
以他们为仇敌。
23 神啊,求你鉴察我,知道我的心思;
试炼我,知道我的意念,
24 看在我里面有什么恶行没有,
引导我走永生的道路。
省思:
人无须躲避神察看一切的眼目和不懈的追踪,
因为那并非干扰,
而是我们所希望的同在。
神对我的认识、与我的同在,
带给我悟性和自由。
在祂的光中,
我们必得见光(诗三十六9)。
祷告:
主,
我隔着一层玻璃看不清楚,
我本身充满了黑暗和阴影。
祢却是世界的光。
请让我在祢爱的光中看见自己的模样,
我就能在祢的道路和救恩中寻回自己。
阿们。
02
每日经文及简释
历代志下第2章
代下二章读经音频:(点击以下的播放按钮)
代下二章释经音频:(点击以下的播放按钮)
历代志下第2章释经|建殿的准备
二至八章,大篇幅地报道所罗门建殿的事务,包括他的完工建设。建设圣殿作为他人生的主要大事,将列王纪所记载的那些关于断案、行政等事宜几乎忽略,也没有记载他奴役百姓的那些事件。对历代志的叙事人而言,他只想塑造一个被掳归回后、懂得基本要务的君王形象,好让百姓“有样可学”。
所罗门计划兴建圣殿与王宫,他写信给他的盟友推罗王希兰,表述了他将为雅威建殿的愿望,基于希兰与他父王大卫的交情,他希望获得希兰的支持,为他派遣建殿所需的总工程师,并为他准备建殿所需的大量木材,他将用小麦、大麦、酒与油来交换。
希兰热心回应了所罗门的信:他的回复不乏恭维之词,赞美所罗门具有仁君之风,得蒙雅威的授权来治理以色列(11节)。他也发出了对雅威的称颂,因为雅威所立的君王竟然如此的有智慧、有热心,为雅威建殿,并建设自己的王宫(12节)。
希兰说,他必然按照所罗门的要求,派遣一位推罗的御用工程师,这人还是以色列人的后裔(13-14节)。希兰答应,当他收到所罗门那些购买木材的粮油之后,必然出货(15-16节)。
这一章有几个重点:
1. 希兰尊崇雅威的权威(12节)。以色列人对万邦的祝福,有了初步实现。尤其是希兰将所罗门的父亲大卫,称作“我主”,从他的自我谦卑的表达中,使我们看到,他愿意臣服于大卫,这样也表明他屈尊于雅威上主,并从中也得到雅威的祝福。
2. 外邦人有份与圣殿的建造!从17至18节的记录,让我们看到,所罗门招募了在以色列人中的外邦人作工人,让他们扛抬材料、凿石头、当监工,一同来建设圣殿。这无疑使他们有份于神圣之事。
每日默想
本章让我们看到,所罗门邀请了希兰及外邦人协助他建造圣殿,达成了对希兰的祝福。这点给我们一些启发:作为上主的儿女,可以怎样向别人分享上主无上的祝福呢?潘霍华(Bonhoeffer)说:我们可以馈赠给他人最伟大的关顾,就是每天信实地为他人代祷1。可以说,最真挚的友谊就是为自己所关心的人祈求。
确实如此,在我们生活中,看到许多人的事情和困难,我们都没有办法及能力去帮助他们,但我们可以为他们代祷,求神帮助他们,赐予他们福气、盼望、能力和勇气,去面对他们所遭遇的苦难,去享受上主所给他们的恩典,去行使上主给他们的使命。
在这里的建议就是,你可以将你的代祷对象,按照每个礼拜七天来安排,落实在每一天当中。这样,一个礼拜最少为他们祷告一次。常年累月,你的内心在不知不觉中就深化了对你的代祷对象的爱。
试分享,你是如何在代祷上,表达对自己所关心的人的爱。
1 查理士.灵马(Charles Ringma)著:和谐协进机构翻译小组译:《抓紧时机:与潘霍华一起反思》(香港:和谐协进,1997),一月六日的内容。
每日加量
约翰一书第二章
读经音频:(点击以下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点击以下的播放按钮)
约翰一书第二章释经 | 两个提醒
在第二章,长老以两方面的教导来提醒他们:
1、信徒彼此相爱的提醒
长老提醒这些蒙主耶稣救赎的群体成员,若要活出“出死入生”(耶稣的死和复活)的信仰,就要遵守彼此相爱的吩咐。1章5节至2章6节这段关于认罪的教导,也当这样理解,因为彼此认罪,就是消解障碍,使相爱再现。另外,相爱就是将复活的意义落实在教会中的行动(2:7、14节),以此来表达迥异于世界的那种你死我活的争竞(2:15-17)。这样看来,我们需要从这世界被救赎,因为活在这世界的我们,不可能不犯罪,否则,耶稣为这世界的牺牲就无意义了。
我们需要知道的是,长老所指的“犯罪”,主要是与相爱相背的思想与行为。长老的教会,主要由犹太侨民和罗马人组成,这两个民族在非基督徒的社会里,因着种族和各自国家利益,彼此对立。常有“假教师”从耶路撒冷而来,怂恿犹太基督徒,加入他们的阵营,保卫耶路撒冷,与罗马人奋战。
假如犹太基督徒去参与这种民族战争,就等于拒绝了主耶稣牺牲所带来的意义,主耶稣正是以祂的死,来废除罗马人与犹太人的冤仇。而犹太的主流分子,以律法与圣殿为属于神百姓的身份象征,反倒制造了希罗民族之间更深的矛盾,把罗马人远拒于基督救恩之外;也意味着轻视圣灵与天父的见证。这些犹太教师的教导,其实是敌基督的作为。耶稣基督和平的群体――教会千万别被这些歪理邪说所引诱(18-29节)。
2、仇敌被审判的提醒
长老另一个重要的提醒:那些邪说的教导者要被审判!因这些以圣殿为中心的弥赛亚行事要务,正中了马太福音24章所记载的耶稣的预告——耶路撒冷要被审判。长老劝他们,一定要持定耶稣为弥赛亚的核心信仰,并等候祂的显现(28节)。当那末日来到时,那些敌基督要被审判,而跟随耶稣的,却被显明是属于神儿女的合法身份,这一切正是“凡行公义之人都是他所生”的意思(29节)。这些审判与平反的事件,果然在历史上发生了,主后70年,圣殿被毁了,以色列民彻底被抛到万国中。
思考问题
就今天而言,凡是缔造民族、国家、团体,甚至教会与教会之间,人与人之间冤仇的,其实都是“敌基督”。长老对第一世纪教会,关于“和解”、“相爱”的教导,我们听了之后,对我们的教会生活和社会生活有什么益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