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经典
每日与主同行|2021年12月1日
来源: | 作者:唯信 | 发布时间: 1246天前 | 300 次浏览 | 分享到:
1、诗情祷语|我往哪里去躲避祢的灵?
2、每日经文|代上29章--成功地交接
3、每日默想|是圣徒,也是罪人
4、每日加量|彼得后书3章--日子与时辰







01

每日诗篇祷告

诗情祷语

(作者:尤金·毕德生)

12月1日|我往哪里去躲避祢的灵?

朗读音频:(点击以下的播放按钮)



《诗篇》一百三十九篇7-12节


7   我往哪里去,躲避你的灵?

    我往哪里逃,躲避你的面?

8   我若升到天上,你在那里;

    我若在阴间下榻,你也在那里。

9   我若展开清晨的翅膀,

    飞到海极居住,

10  就是在那里,你的手必引导我,

    你的右手也必扶持我。

11  我若说:“黑暗必定遮蔽我,

    我周围的亮光必成为黑夜”,

12  黑暗也不能遮蔽我使你不见,

    黑夜却如白昼发亮。

    黑暗和光明,在你看都是一样。

 

省思:

我们即使不去教会,逃离家庭,

也无法躲避神。

虽然退居深山或远渡重洋,

也不能与神拉开距离。

我们在任何地方都得面对祂。

 

祷告:

神,

我孤单时,

希望祢在近旁,

却觉得祢在老远;

自知有错时,

希望祢离得很远,

却不能摆脱祢临在的感觉。

我知道自己的感觉与祢实际的临在无关。

谢谢祢和我同在,

即在耶稣基督里,

为了赐福、不为定罪;

为了安慰,不为指控。

阿们。




02
每日经文及简释

历代志上第29章


代上二十九章读经音频:(点击以下的播放按钮

代上二十九章释经音频:(点击以下的播放按钮


历代志上第29章释经|成功的交接


大卫召集众人,再次提到所罗门将继承他来建圣殿的事,虽然他年少,但却是雅威这位宇宙君王在地上居所的合法建设者,他要众人扶持所罗门,以表对雅威的忠诚。同时,他将为圣殿的建设所预备的一些昂贵的材料,都拿了出来,这些材料都是他个人的,数量非常庞大(1-5节),这些财富大多数是战利品。


首领们听了大卫的呼吁,欢喜加盟,快乐地奉献他们的金子[1]、银子及其它的礼物,以备建造圣殿之用(6-9节)。


然后,大卫以祷告来颂赞上主,并为百姓和所罗门祷告(10-19节)。他的祷告内容与圣殿的功用相契合——圣殿是敬拜、祷告的殿,接着就献了极大的祭。


这段祷告分为四部分:


1、颂扬(10-13节):赞美上主国度的荣耀,以及雅威那无上的领导和统治能力(10-13节)。


2、默想(14-16节):对神的本性和计划的默想,从中产生了对自己及百姓的认知——我算什么,我的民算什么?(14节)。


3、求告(17-19节):求神使百姓常存正直、奉献的心,又求神赐给所罗门心里诚实,认真遵守神的各种诫命。


4、邀请:作为合格的君王,大卫不但示范了自己是雅威的信仰者,也带领百姓进入敬拜之中(20节)。


祷告完了之后,大卫就献上平安祭和燔祭,与百姓一同欢庆,再一次将自己等同于摩西(21节)。


卷上的最后叙事,以所罗门受膏为王、大卫寿终正寝结束(22-30),这不但有效地将所罗门的身份与圣殿和雅威捆绑在一起,其权威不言而喻;同时也预示着以色列结束了大卫统治的流离时代,而进入由所罗门统治的太平盛世!



注:[1] 衡量金子的另一个单位达利克,是波斯帝国的货币,这种金币是主前六世纪末由波斯王大利乌大帝所铸造,达利克很可能是以他为名。这是近东铸造的第一种货币(但希腊世界铸币已有超过一世纪的历史)。达利克重约十分之三盎司,其上有一个弓箭手的形像。一万达利克大约是一百八十五磅,即两他连得半。参华尔顿、麦修斯、夏瓦拉斯著,李永明、徐成德、黄枫皓译:《旧约圣经背景注释》(台湾:校园,2006),页589。


上图:达利克(Daric)是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发行的一种金币。主前546年,古列王借鉴了被征服的吕底亚王国(Lydia)的铸币经验,发行了达利克,重约8.4克,正面是古列王半跪射箭的形象,背面是一个长方形的戳印。达利克的含金量一直维持在95.83%左右,所以在两百年里一直是商贸领域最基本的流通货币,一直到主前330年波斯帝国被马其顿希腊帝国的亚历山大所灭。代上二十六7提到「金子五千他连得零一万达利克」,表明《历代志》的成书时间在主前546-330年之间。 



03

每日默想


大卫数点人数可谓是罪大恶极,造成七万人死亡(21章)!而他筑坛又止住了雅威的怒气,看出其作为代赎者的角色,他集“瘟神灾星”和“救赎者”为一身。这让我们看到领袖的责任重大,他的一个闪失就可能给国家和百姓带来毁灭性的打击。


另外,大卫的经历也提醒我们,当我们落入罪恶,带给自己与别人咒诅时,仍然有机会将损失挽回或减少到最低,只要我们来寻求神!


大卫这种矛盾身份的结合,与我们完全一样。我们是圣徒,也是罪人。不但在身份上如此,我们经常是这等状态,前面还在非常敬虔地敬拜上主,接着很快就流露出罪恶的念头。这种矛盾相结合的生命,让我们晓得自我生命的脆弱,当我们有所成就的时候,不至于忘乎所以。


你是怎样看待类如大卫这种“灾星”与“救赎者”的身份?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





04

每日加量

彼得后书第三章


读经音频:(点击以下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点击以下的播放按钮)



彼得后书第三章释经 | 日子与时辰


长老在指出假先知、假师傅的错谬和结局之后,转而直接肯定主必再来施行审判的事实。这群假师傅,与基督耶稣和保罗的敌手是同一类人,就是法利赛人和祭司党。他们否定基督是他们的弥赛亚,更不接受基督将以王者的身份显现,将要审判耶路撒冷的事实。


彼得要他的教会,理清思路,要知道“主再来”这个事情,必要在不久的将来很快实现。果然,在主后70年,耶路撒冷圣殿被毁,在132-135年被夷为平地,以色列的末日果然来临了。


故此,长老提醒教会,不可依赖世界表象,而认为主不可能来审判他们(1-4节),因当时教会,正被犹太社群和罗马帝国压制。相反,要看到,一个事实:如同挪亚洪水时期,恶人当道,人们也讥诮挪亚。但没想到,大水很快就淹没了全地(5-7节)。


另外,也不可因主的时间观念,不同于我们,就以为主耽误拖延了!反倒应该当作这是主的宽容与忍耐,祂期盼更多的人,尤其是原来属于神百姓的犹太人,醒悟过来,能明白使徒和教会所传讲的——耶稣必以弥赛亚的身份,回来审判不听从基督道理的人。以致他们可以悔改归向基督,而不是去与罗马军队抗争,最后遭到灭亡。


然后,长老用了典型的第二圣殿时期(两约之间)的犹太启示文学的手法,来描述他们的神以王者的身份,为那受冤屈的百姓平反,而那些敌对神百姓的外邦人,则遭到审判的未来。那时,祂要以全地之主的身份,征服异教世界,恢复公义的统治(典型的圣经文本,就是但以理书7、9、10-12章)。


长老如旧约先知们,经常用“旧世界被火被水销毁”这种语言,来描述政权与时局的更换。对今天的我们是陌生的,但对第一世纪的信徒而言,却是熟悉的。这种“旧世界被火被水销毁”属于天启语言,如同密码一样,告知世界的转变,如同我们也会以类似“斗转星移”、“变天了”来形容王朝的更换。今天断不可以僵化的字面主义,来解释这种文体,以为会逐字应验。如同教会历史上许多人一样,反倒落入错缪的陷阱里(6-13节)。


既然未来是以这种方式呈现,那么,作为主的门徒,当如何坦然面对主的显现呢?又当如何忍耐,看待眼前的遭遇呢?长老要求他们,要以智慧来理解这些预言,更不可强解,如同否定耶稣将以王者身份出现的那些人,必自取灭亡。反而要在主耶稣的恩典和知识上追求长进(14-18节)!


 

思考问题


今天,彼得对当时弟兄姐妹所说的“主再来”的事实,已经应验。然而,基督最终来临的日子与时辰,则尚未实现,我们当以怎样的态度来看这段经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