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每日诗篇祷告
诗情祷语
(作者:尤金·毕德生)
11月27日|心里有能力
朗读音频:(点击以下的播放按钮)
《诗篇》一百三十八篇1-3节
1 我要一心称谢你,
在诸神面前歌颂你。
2 我要向你的圣殿下拜,
为你的慈爱和诚实称赞你的名;
因你使你的话显为大,
过于你所应许的(或作“超乎你的名声”)。
3 我呼求的日子,
你就应允我,
鼓励我,使我心里有能力。
省思:
心灵会因颂赞神而炼出强健的肌筋,
若不赞美,我们的心灵则萎顿松垂。
颂赞有助于我们发挥全力去回应神,
点燃火热的信心
祷告:
至高的神,
我要在心灵方面锻炼敬拜和赞美,
就如同有些人锻炼体能、从事各类运动。
因祢的恩典,
我愿整个生命都成为有力的肯定,
没有软弱被动的部分,
向着祢在耶稣基督里对我的肯定,
坚定地回应称是。阿们。
02
每日经文及简释
历代志上第二十三章
读经音频:(点击以下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点击以下的播放按钮)
上图:西底家洞(Zedekiah’s Cave)又名所罗门采石场(Solomon’s Quarries),是一个两万平方米的地下采石场,位于耶路撒冷老城穆斯林区下方,已经有数千年历史。这里出产的皇家石灰岩(Meleke limestone)坚固、耐腐蚀,非常适合雕刻,被认为是用于皇家建筑。所罗门很可能是在这里凿石头的。古代工人在石中凿出又窄又深的孔,再把干木楔打进去,然后灌水浸泡,使木楔膨胀,石块就沿裂缝裂开。工人把巨石移到滚筒或木橇上,然后由大批工人合力运出。
历代志上第二十三章释经|利未人
二十二至二十九章,只有一个主题:大卫从软件、硬件两方面来预备建圣殿,解决自身与社会的问题。大卫吩咐所罗门和百姓要将他的计划实施,并要忠心于圣殿的主人——雅威。既然百姓都意识到那圣殿是唯一的解药,那么,他的要求就显得非常的实际!
我们从中也可以理解到,叙事人认为大卫合神心意,未必是说他完美无缺,更不会是在道德上完全纯正,乃是指他能把人生的比重分清楚,将注意力集中于为以色列人建敬拜的场所,解决他们生命的中心问题。
二十二章1至17节,记述大卫为年幼识浅的所罗门预备建殿所需要的材料,并且边预备边吩咐所罗门要继续忠于雅威(22:13);同时,他祈求雅威帮助所罗门,正如帮助他自己一样(22:11-12);也要求以色列的领袖帮助所罗门(22:17-19)。看来从一个国策而言,忠于上主是本份,因雅威是以色列国真正的君王。这是所罗门及他的文武百官需要知道的基本概念。
在接下来的二十三及二十七章,描写了大卫组织利未人的侍奉队伍(23章,24:20-31)、祭司团体(24:1-19)、圣殿的崇拜乐手(25章)、圣殿守门的和其他官员(26章),以及军官的支派领袖(27章)。可以说,这些不同的团队,是以圣殿敬拜为中心的软件系统。
这让人再次看到大卫是一个懂得比重,分清主次的人。他筹划建圣殿,为百姓提供一个敬拜的中心!他组建祭司、利未人为中心的软件系列,则保证敬拜生活的中心!这两者都有效地传承独一真神的信仰,是以敬拜为中心的。
这也正是利未支派的家谱在二十三章再一次重复出现的目的——利未人是他们民族的命根子,有他们,就可以代表整个民族每天来赞美神(30节),为他们赎罪(31节);以及从事有关圣洁之事(32节)。
刚刚从巴比伦回归的犹太百姓,他们正想尽一切办法,重新建设家园。叙事人呼召他们,来效法大卫吧!将建造圣殿、关注利未人作为生活的中心。其他的就自然应运而生,水到渠成了。
上图:古代以色列的度量衡单位。一掌就是四指,大约是7.4厘米。
每日默想
大卫建立圣殿的软件系统,再一次让我们看到,他是懂得分清生命比重的人。他知道,国家很多事情需要做,但不能什么都做;人生也很有限!像我们中的每一个人,做不了太多的事情。如果神呼召他做君王,他就要在有限的时间内,作最重要的事情!
这对我们每个人也一样提出挑战:你是懂得分清人生比重的人吗?有一个办法可以测试一下,帮助我们,看看自己的中心关注是什么。试回想一下:最近一段时间,你每天24小时里做了些什么?看看时间的规划怎么样,看看自己花了多少时间做了哪些事?这样可以帮助你看出你的中心关注是什么。
每日加量
彼得前书第四章
读经音频:(点击以下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点击以下的播放按钮)
彼得前书第四章释经 | 苦难与价值
在三13-22节里,长老告诉他那受苦的群体,基督将要证明他们的无辜;在四章,长老告诉他们,受苦对作为门徒有些什么价值:
价值一:倒影基督(1-6节)
首先,要看到,基督十架所受的苦难,终结了这世界的罪恶,带来了复活,并将这世界焕然一新。所以,祂的门徒,假如为着信仰而受苦,亦表明基督的苦难价值,也归在他们身上;他们在世余下的光阴,也不再为罪恶的世界而活,而是为基督而活。
他们在信主前的那种生活形态,和现今嘲笑、毁谤他们的那些邻舍(朋友)的生活形态,不就正好证明:为罪恶而活着,必将遭受主审判的现实吗?
价值二:呈现末世(7-11节)
彼得的信徒群体经历苦难的第二个价值,呈现着现今这时代(第一世纪的巴勒斯坦地),正经历着“弥赛亚苦难期”,也被称为“产难的起头”(参太24:8节,尤其是小字部分)。
长老得了他师父的真传:说这时候是“万物的结局近了”,这种说法,其原型是马太福音二十四章!那段经文说:在这个时刻里,凡属于神的新的百姓,都要经历这种类如产难的苦难。然后,他们的主,将以王的身份显现,要来结束这世界,将新的世界呈现,具体的时间,则是主后70年对耶路撒冷的审判(这封信大概写于64年)。
我们也可以用这一模型,来类比每个时代的信徒,他们所遭遇的敌对势力逼迫的境况。最后的时间,则是基督完全显现,彻底结束人间世界,将祂的国度在地上完全呈现的时候。
所以,彼得劝勉信徒,在这末世期间,要谨慎自守、彼此服侍、竭力维持教会的合一和纯正;要将神的荣耀/权柄放在首位。
价值三:进入荣耀(12-19节)
受苦对信徒的第三个价值:因受苦而蒙福,如基督因受十字架苦难,而得以进入荣耀。与基督一同受苦的信徒,也将与基督一同得到福气,如今,荣耀圣灵的同在就是一个明证!不过,长老规劝他们,不可把所有受的苦,都以为有价值,唯有因行善而受的苦,才有永恒的价值。因作恶、品行不端,好管闲事而受苦,反倒要被神审判!
思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