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经典
2025圣灵降临期8|呼召挪亚
来源: | 作者:唯信 | 发布时间: 7天前 | 30 次浏览 | 分享到:
2025圣灵降临期8|呼召挪亚
创6:1-13


讲道:(请点击下方播放按钮收听录音)

2025年7月27日主日讲道(第一部分)

2025年7月27日主日讲道(第二部分)


经文:创6:1-13(和合本)

↑↓上下滑动预览经文


6:1 当人在世上多起来,又生女儿的时候,

6:2 神的儿子们看见人的女子美貌,就随意挑选,娶来为妻。

6:3 耶和华说:“人既属乎血气,我的灵就不永远住在他里面,然而他的日子还可到一百二十年。”

6:4 那时候有伟人在地上。后来 神的儿子们和人的女子们交合生子,那就是上古英武有名的人。

6:5 耶和华见人在地上罪恶很大,终日所思想的尽都是恶,

6:6 耶和华就后悔造人在地上,心中忧伤。

6:7 耶和华说:“我要将所造的人和走兽,并昆虫,以及空中的飞鸟,都从地上除灭,因为我造他们后悔了。”

6:8 惟有挪亚在耶和华眼前蒙恩。

6:9 挪亚的后代记在下面。挪亚是个义人,在当时的世代是个完全人。挪亚与 神同行。

6:10 挪亚生了三个儿子,就是闪、含、雅弗。

6:11 世界在 神面前败坏,地上满了强暴。

6:12 神观看世界,见是败坏了;凡有血气的人,在地上都败坏了行为。

6:13 神就对挪亚说:“凡有血气的人,他的尽头已经来到我面前,因为地上满了他们的强暴,我要把他们和地一并毁灭。





2025圣灵降临期8|呼召挪亚

创6:1-13


前言|人类的困境


造物主、全地、人和谐一体的梦想破灭了,如今的人类挪亚的兴起在一个这样的困局下:该隐世界里,文明高度发展(4:17、21-22)、却又陷入偏激的罪恶中(4:8-11),再加上对上帝呼求的正确及不正确的理解(4:26)。这三者难以并列在一起,这就是人类的现实。文明、罪恶和宗教也就构成历世历代以来人类生活的基本内容(4:17-26)。


接着,圣经提供了塞特的家谱(5:1-32),并描述了奇怪的巨人(6:1-4),再次让我们看到,人类陷入不可自拔的泥潭里,创世记一开头那种和谐一致的异象(1:1-2:4a),彻底被摧毁了。造物主并不是不在乎这些,祂仍然带着梦想,所以,祂来看看拉麦的儿子,是否能带来转机,是否能够给受造物带来安慰(5:29),拯救受造物脱离人类的挟制。故此,祂采取了行动,呼召拉麦的后代挪亚,接着,祂释放洪水,毁灭全地,目的是使受造物重获新生。


一|失衡的全地(1-7、11-13、17节)


在六章的1至4节,我们看到,上帝呼召挪亚,目的是要解决人类的困境,解救这个失去呼召,失去上帝、满了暴力的世界。在接下去的经文里,我们看到,上帝在呼召的行动中,也进行了“毁灭”,这种双向性的行动,是耶和华这位造物主,自始至终的行动方法。


1、失去呼召(1-2节)

造物主创造了诸天,也创造了负责任的地,并创造了如君王和神明般的亚当和夏娃,祂呼召人与大地,来与祂互动,祂也以爱来发展社群。而在这里,祂的这些梦想,彻底被撕碎了,天与地在人类的袒护下,与造物主作对。


这里的经文,陈述了上帝接下来行动原因:“人类(他们)多了起来,又生女儿”,这句话与二章的格式相似,上帝造好亚当后,从他的肋骨中造出女人。这些本是好事,因上主曾应许人类要生养众多,遍满地面(意思就是治理祂所在的世界),但六章2节却说“神的儿子们,看见人的女子美貌,就娶来为妻”,这种情况与二章22至24节相反:“神、亚当、女人”的铁三角关系被破坏了。


起初,创造主领女人到亚当面前,而在这里换成了男人“随意挑选”,男女婚姻如今已经不再有上主的参与,上主不再是男女婚姻的赐福者和成全者。在前面,亚当是为了解决孤独,寻找可以发展社群的伴侣,在这里却换成了,男人因看见女人的美貌,就把她娶来,前后的动机,截然不同。亚当是为爱而发展社群,挪亚时期的男人,完全失去了这一使命,他们婚姻的动机是出于“看见女子美貌”。


2、失去上主(3-4节)

而且,人类男女的组合,其结果不再是“骨中的骨,肉中的肉”这种相互需要和联合;换成了产生“上古英武有名的人物”这种靠争竞为王的结果。人间不再是以神为主导,而是靠人的英武为主导(哪一个世代不是如此呢?)。这正是神儿子们的解释——这个词是君王与神明的称呼。一开始,亚当具有君王与神明的特征,不过,他需要在造物主的授权之下。如今,男人与女人,已经没有了造物主在其中,他们自身可以产出“英武人物”。这种情况,导致第三节所说的:神的灵不永远住在人的里面。造物主以离开人类的方法,来作为对人的审判!人在已经没有神的同在下,而自我发展,他们中的有些人成为了英雄,整个世界也以英雄来定义人类的角色。


3、充满强暴(5、11-13节)

人类失去了以爱发展社群的使命,又失去神,并倡导英雄式的生存规则,留下来的尽是强暴。古今中外,难道不是这样吗?成王败寇是人类的基本逻辑。杀戮、争竞、期望英雄出世,成为人类、宇宙的基本特色。


“人、上主、土地”和谐的铁三角被破坏了,从最核心的男人把女人娶来,到全地的败坏,本来以男女相爱来发展社群,如今,梦彻底被撕碎了,前面的亚当与夏娃,该隐与亚伯,拉麦与众妻子和这里的神的儿子们,人类已经到了极端罪恶的地步。甚至,挪亚时期的这种“强暴、淫乱与邪恶,没有神”,成为人类的标志。耶稣也这样地来称呼那时代的人——挪亚的日子如何,人子的日子也如何(参太24:37)。


二|呼召的上主(3、6-13节)


1、离开他们(3节)

面对人类的危机,上主决定另立炉灶。其关键的做法就是:祂的灵离开他们,呼召挪亚。不过,造物主一贯来都有些保留,给他们120年的时间,或许这120年,是给他们悔改的机会,但他们并没有领情(参4节),甚至变本加厉,更多英雄出世,带来更多战乱,如同群雄兴起,带给世界更多的暴力,成吉思汗、拿破仑、希特勒等英雄的出现,带给人类更多的战乱和灾难;历史上的西班牙、英国、德国、美国的兴起,给人类的不是更多的和平,而是更多的杀戮。人类的这种现实,与造物主与祂的灵居住在其间的意图,完全背道而驰。


2、毁灭他们(6、7、13、17节)

人类与造物主作对,导致祂决定彻底离开他们;地上满了强暴,导致祂要除灭地上的人、走兽,昆虫与飞鸟。祂要将创世记第一章创造出来、加以祝福的东西,彻底打回原形——回到“地是空虚混沌,渊面黑暗”的状态。人类这种邪恶的心,彻底困扰了上主的心。经文连续用了四次审判的词来,表达上主这种既犹豫又痛下决心的态度,祂对人类与万物充满着爱,但现实逼着祂要以毁灭的方式,来对待祂自己创造出来的东西。祂说:“我要将所造的人和走兽......都从地上除灭”(7节)祂先是后悔,后来的决心变得无法改变,祂由满心挫折、懊悔的父亲,变成对人类充满敌意的审判者。


3、呼召挪亚(8节)

如今的人类,已经到了穷途末路,他们与上帝之间,也不再是伙伴的关系,因为受造物拒绝成为上主的受造物。上主为了使受造物有继续的开始,发动了洪水,洪水故事的主旨不在洪水,而是让世界有个新的开始,如同要让亚当发展全地(第二章)。如今,上主透过挪亚,来革新全地,促使祂与挪亚和万物之间有新的关系。因祂对世界仍有期望,这位接受现实的上主,却又不愿受制于现实祂采取行动——祂对挪亚发出邀请,祂说:唯挪亚在我眼前蒙恩(8节)。表明祂让挪亚参与祂的审判与拯救的行动。


挪亚这个人突然的出现,给充满哀伤的故事中一个崭新的面貌,这是上主给即将毁灭的邪恶世界一丝希望。这也让我们看到,在这个世界最糟糕的时候,仍然有人忠诚地信仰上主(参6:8、22;7:5、9),在混沌的世界中,信实是仍然有可能的。挪亚就是新人类的始祖,上主要透过他重新开始——好使受造界仍旧有生命!以下的排序,是为了是我们看到,上帝与挪亚之间不同凡响的互动。


A、审判:告诉他审判的决定(13节)

B、拯救:吩咐他造方舟

A’、审判:告诉他审判的决定(17节)

B’、拯救:与挪亚及家人动物立约


A、审判:在13节,上主对挪亚说:“凡在地上有血肉的动物,就是飞鸟、牲畜和一切爬在地上的昆虫,我都要除灭,因为我把大地交给他们以后,他们就在其中败坏了。” 这句话明确宣告了审判的决定,显示了上主对罪恶的深恶痛绝,也预示着即将来临的洪水灾难。


B、拯救:面对即将到来的审判,上主的措施就是呼召挪亚,指示他建造一艘能够容纳所有地上生灵的大船,以此躲避洪水的灾难。


A’、审判:在17节,上主再次强调了审判的决定,说:“我要把所造的人和走兽,并昆虫,以及空中的飞鸟,都从地上除灭,因为我造他们后悔了。” 这句话与13节的审判宣告相呼应,进一步强调了上主对罪恶的零容忍。


B’、拯救:然而,在宣告审判的同时,上主也与挪亚及家人、动物立下了永约。这个约不仅保证了挪亚一家在洪水中的安全,更预示着洪水过后,大地将重新焕发生机,生命将继续繁衍。通过这一立约,上主与挪亚及地上生灵之间建立了新的关系,为世界的重新开始奠定了基础。


也就是说,虽然万物与上主作对,受造物不再是受造物,上帝也不再是上帝。但造物主仍旧像慈父般决定让万物有生命,这正是挪亚洪水的主题。我们对方舟作过多理性的解释,其意义都不大,除非能明白祂的旨意仍旧不变——洪水之后,新天新地已经出现。


三|态度与方法


1、态度

第一方面是关于该如何看待这个洪水的事件。我们不能以寻找历史证据的方法,来看待挪亚与洪水的故事,尽管曾经有人说在亚腊山上发现方舟的遗迹,先不说这已经被质疑。就像第一章1至二章4节的经文一样,就目的而言,它并不是提供历史资料,给我们考据。虽然,不少民族都有:洪水事件的模糊记忆(比如巴比伦、中国),但经文在这里所提供的资料是十分有限。经文想表达的意思是——上帝在面对受造界失衡时的反应,祂要对背叛祂的世界,作出毁灭和救赎的行动。简而言之,经文的重点是在揭示上帝面对人类困境时的心思反应,而不是提供历史证据,就算有一天,能找到很多历史的证据,来说明洪水事件的真实性,也不会影响经文的权威和我们的解释。


另外,我们不能走向另外一端,认为这里的经文仅仅只是以色列人的“神话故事”,就像是其它民族古代的“神话故事”一样。如果这样的话,我们就会对它作出理性的反应,会接受它,或不会接受它,就看你是否拥抱“以色列这个传统”,因为很难找到全世界都曾有过洪水事件的证据。


也就是说,我们需要知道的是,经文是以色列立约的声明,而不是普世性灾难事件的记述。是以色列的上帝对这个破碎的世界,所作出的决定性行动的声明。经文不断地在说,上帝改变这个世界的决心和强有力的行动,使这个被死亡和暴力控制的世界重获生命。经文的这项声明,提醒我们要做个忠实的聆听者,这就意味着我们要集中精力听听经文的意图,使我们将历史议题(科学证据),和文学比较(神话)这两项先搁置,来关心上帝自己和祂对这个世界的态度。


2、方法

挪亚与洪水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上主以十分特别的方法来对待受造界,祂释放出大水,好惩戒人类社会暴力的混乱,并重建新社会,好使受造界仍旧有生命。对个人也有类似的做法,这在圣经中有不少这一类例子。比如,艰苦的时刻有助我们处理自己生命里的罪,好使我们悔改回转,这种例子在我们生活中比比皆是。祂在我们生命中,释放混乱,好对付因罪恶所产生的混乱。包括耶稣基督被钉十字架,也是以混乱来对付混乱的办法。美国尼克松的军事顾问科尔森(Charles Colson)生命的经历可以说明这一事实:


科尔森早年胸怀大志,40岁以前就担任了尼克松政府的要职。他对上司的忠诚,渐渐使他失去对诚信的坚持,他成为了玩弄权术的能手,他在自述中说:

“我进入政府工作,相信公职是神托给我们的义务,是一项责任,渐渐地,我开始视它为神圣的战争,认为共和国的未来,有赖于总统能够继续连任。我的权力也有赖于此”。


尼克松水门事件,把他也卷进丑闻,尼克松让他去弄(窃听)对手的备战计划。从此之后,他那享有特权、手握大权的人生,开始被拆毁了。这次混乱,使他跪下来,归向基督。水门事件结束后,科尔森认罪,被判入狱7个月。他的信仰在狱中扎下了根来[1]。出狱后,成为福音布道家,他的监狱事工服事了千千万万的人。他的生命的转变,说明了神用混乱对付我们生命中的混乱时,会有怎样的结果。


有个青年在跳水游泳的时候,不小心碰到礁石,受伤入院急救,自此,他的颈部以下全身瘫痪,动弹不得,生活全部需要别人照顾,尊严尽失,非常痛苦。他经常想寻死,但又没有能力。当他转到一家有院牧的医院接受治疗与护理,之后,他决志信主。从此后,他的人生变得正面,心情也平复了下来,加上信仰的栽培和多人的关心,觉得活下去还是有意义。慢慢地,他可以坐在轮椅上参加聚会,人也变得开朗起来。也开始向人分享他信主的心路历程,他也领会到自己生命经历痛苦的价值,在遭遇绝境时,不但自己蒙了主的救赎,还鼓励许多灰心失意的人。



 


代祷事项:


1、主啊,我们恳求祢的圣灵光照我们每一位,使我们看见自己在哪里与祢的旨意背道而驰?看看我们的内心到底被什么充满?看看我们整日所思有多少不合祢的心意?求主赐下忧伤痛悔的心,使我们离弃罪恶,回转向祢。


2、为教会祷告,愿我们都努力传扬福音,使世人认识神在这末世拯救的办法,乃是耶稣基督,愿更多的人进到这“挪亚方舟”里,蒙主拯救,得享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