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每日诗篇祷告
诗情祷语
(作者:尤金·毕德生)
2月4日 | 为什么离弃我?
朗读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诗篇》第二十二篇1-5节
1 我的 神,我的 神!为什么离弃我?
为什么远离不救我,不听我唉哼的言语?
2 我的 神啊,我白日呼求,你不应允;
夜间呼求,并不住声。
3 但你是圣洁的,
是用以色列的赞美为宝座的(“宝座”或作“居所”)。
4 我们的祖宗倚靠你。
他们倚靠你,你便解救他们。
5 他们哀求你,便蒙解救;
他们倚靠你,就不羞愧。
省思:
目前的绝望与过往的盼望
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这位诗人觉得神离自己好远,
但同时也回想起
神曾信实地垂听自己类似的呼求。
一旦恢复记忆,
祷告就变得无比有力。
祷告:
主啊,我软弱的情绪
根本无法反映祢的信实。
我的感觉不能说明祢的作为。
祢曾应允前人的祷告,
普世的信徒群体、“以色列的赞美”
都构成我所需的确据,
我就能再次定睛于耶稣基督祷告。阿门。
02
每日旧约经文及简释
创世记 第三十七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创世记》第37章|彩衣
如今,创世记开始了以约瑟为主体的叙事,直到结尾,一共十四章。这个家庭一直以来都面临着从外而来的和内部的许多障碍,家庭里许多人的品性都是千疮百孔,而神却一直坚持要通过他们成就圣约,甚至,祂化咒诅为祝福。
故事从两个事情开始:第一个是少年人约瑟与他的兄长们交恶,因他将兄长们的恶行,告诉给他的父亲(1-4节)。另外一个就是他的两个奇异梦:第一个梦,众兄弟的禾捆向他的禾捆下拜,这促使他的兄长们越发恨他(5-8节);第二个梦更为赤裸,太阳和月亮,以及十一个星星都拜他(9-11节)。这一点是不是预示着谁作长子或是一家之主?长子到底有什么内涵?依然是掌控权吗?我们无需过多正面看待约瑟的梦,这里并没有丝毫服侍或祝福家族的意思。
父亲给他彩衣穿,使他衣着光鲜,也意味着让他作兄弟中的主管,这导致了兄长们极大的愤懑。在多坍,兄长们本来或许只是想捉弄一下约瑟,以解心头之恨,没想到很快就变质了,变成了恶毒地谋杀,要将约瑟丢到坑里,让他被野兽吃掉。经文没有交代是谁的主意,看来他们之间的意见一致。
流便不同意他们的做法,甚至他还想办法将约瑟归回给他的父亲(21-22节)。或许是出于长兄的责任和明智,或许是因与他父亲的妾所犯下的罪(35章),他想挽回与父亲的关系。不过,叙事人再度让我们看到,应许家族的人物性格的复杂性,不可简单、扁平地评价一个人,他们乃是恶中有善,善中有恶。
提出将约瑟卖掉的是犹大,他在创世记里角色重要,从此之后,记载了他三次说话(37:26-27,43:3-10,44:16-34),这是第一次,也就开始了他的故事,不管他所说的话是对或不对,但别人总会听他的建议;他说话一次比一次长,也一次比一次有价值。将约瑟卖掉,永远离开他们,对他们的父亲和约瑟两人而言,与死没有太大区别!而实际上又没有谋杀,是一个看似更为“妥当”的方式,既解气,在道德上又不至于太说不过去。
不过,就在这选择上,却看到雅威神的作为:罪恶的家族,并没有因着罪恶的缘故而掩盖了神的护佑。当时恰巧有到埃及的商队,他们是为以实玛利服务的米甸人,路过约瑟的那个坑,他们都是约瑟兄弟第二代或第三代的表亲(以实玛利与以撒是兄弟)。在这里,让我们看到,同室操戈,兄弟相残的主题再一次体现出来。
03
默想之一
从雅各众子之间的冲突,你学到些什么?试举例一两点作为反省,可以帮助自己在教会中与弟兄姐妹相处。
04
每日新约经文及简释
马可福音 第七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马可福音》第7章 | 神儿子与法利赛人关于神百姓的身份之争
怎样才算是持守作为上主百姓,有别于异邦世界的圣洁身份呢?法利赛人认为饭前洗手,包括对许多器皿做彻底的清洁,这做法所象征的意义非常大。因为当时的犹太地的居民夹杂着外邦人,他们难免会碰到外邦人摸过的东西。为了避免沾上不洁,保持神子民圣洁的身份,饭前洗手、及洁净各样(买回来的)器皿,是十分有必要的!
所以,当他们看见耶稣和祂的门徒饭前并不洗手,就发出诘问:你们为什么用俗手吃饭呢?这里的真正问题是——你们为什么把自己当作是外邦人(或为什么与外邦人同流合污呢)?也就是说:他们之间,其实是关于身份之争的话题!
耶稣的回应是:真正保持神子民的身份,要内心得到更新才行!绝不能像以赛亚先知时期的人,空有表面的身份,说自己是与雅威立约的百姓,他们却拜偶像,社会也不公义,他们实质上是悖逆、背叛上主的人。
法利赛人应该检讨,因为他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也往往不及重点。比如:他们教导别人,你只要将钱奉献给上主,就不需要尽供养父母的责任了。然而,耶稣说:上主的诫命是双重的,既要对神忠诚,也要孝敬父母。不能为了执行一端,而放弃另外一端。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呢?关键点就是第14节所说的——要顺从耶稣的话!也就是说,如同以赛亚先知对当时悖逆的百姓所要求的:要明白!要清醒过来!这样才能得到内心的清洁!心灵被更新了!他的(外在)身份也就被坚固了!假如一个人没有被更新,从他心灵所发出的,依然是“恶念、苟合、偷盗、凶杀、奸淫、贪婪、邪恶、诡诈、淫荡、嫉妒、谤渎、骄傲、狂妄”等。
在24-30节,耶稣向门徒示范了,“从外面进去的不能污秽人”,到底是怎么回事!祂与门徒到了污秽不洁的推罗、西顿的境内!将一个被以色列称为狗的外邦妇人的女儿身上的污鬼,赶了出来!
那么,什么叫做持守上主百姓的圣洁身份呢?就是让一个不洁的外邦人得到上主祝福的意思。这本来是上主将以色列人从万民中分别出来的目的——好使那些与上主隔离的外邦人,回到上主家里(蒙恩得救)。
默想之二
法利赛人的各种主张、做法,包括以洗手表明身份的做法,并不能达成这一使命。而被他们认为不洁的耶稣,如今却实现了这一使命!今天,作为基督徒的我们,为了持守、显明上主百姓的身份,你能从耶稣的身上得到哪些启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