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每日诗篇祷告
诗情祷语
(作者:尤金·毕德生)
12月10日 | 主,我的眼目仰望你
朗读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诗篇》第一百四十一篇8-10节
8 主耶和华啊,我的眼目仰望你,
我投靠你,求你不要将我撇得孤苦。
9 求你保护我脱离恶人为我设的网罗
和作孽之人的圈套。
10 愿恶人落在自己的网里,
我却得以逃脱。
省思:
基督徒有时遐想,
可否暂从门徒生活中告假。
有懒洋洋的声音建议说,
情况并非想象中的那么紧急,
夜可能还很长。
于是有一个试炼时刻临到,
我们必须决定是否委身,
从而巩固了对基督的忠心,
祂要求我们
“总要警醒祷告,
免得入了迷惑”(可十四38)。
祷告:
神啊!
祢既是目的,又是方法:
祢是我前往的地方,
也是我去的道路。
请保护我不受迷人的诱惑,
提防“肉体的情欲,眼目的情欲,
今生的骄傲”引我偏离正道,
追随其他的神祇偶像。(约壹二16)。
阿们。
02
每日旧约经文及简释
西番雅书 第二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西番雅书》第2章|审判列国
第二章,从审判耶路撒冷转移到审判列国,这些国家分别是“非利士、亚扪、古实和亚述”。看来,没有一个国家可以逃脱雅威的统治,而自立为王。
首先发出的审判是针对犹大的邻邦非利士(4-7节),非利士属于海上民族[1],由5个城邦组成:迦萨、亚实基伦、亚实突、以革伦和迦特。
雅威的审判就在“正午”到来,看来他们实在毫无招架之力,就在光天化日之下被毁灭。他们所聚居的地方,将空无人烟,偶尔可见几个牧羊人在那里放羊,最后,他们的地盘将属于犹大家。
接着,审判摩押和亚扪(8-11节),这两个国家位于约旦河东,他们是亚伯拉罕的侄儿罗得的后代(创19:36-38),与以色列之间常有争执(参结25:5、11)。雅威以战士的名义起誓,必将严惩他们,因为他们辱骂神的百姓,就等于辱骂神。
他们所遭遇的惩罚有如“所多玛、蛾摩拉”,这让人联想起罗得逃脱所多玛遭审判时的情形。对罗得时期所多玛的审判,要临到这个骄傲的罗得的后代了(参15节)。雅威要为祂的子民伸冤,藉此回应列国对祂的毁谤,并在全球展现祂的统治。
埃及在主前第八世纪末期至第七世纪初[2],曾一度被埃提阿伯(又名古实)第二十五王朝所统治。这个征服了伟大的尼罗河王国的权力者,将要落在一位更强大的雅威手中,雅威要以神圣战士的身份(9节),毁灭他们(12节)。
最后,雅威要对抗以色列北边最强大的敌人亚述(13-15节)。这个操纵了中东几十年的帝国,将要被以色列之神的“手”毁灭,群畜、飞鸟要代替人群,居住在变成荒野的废都里。
03
默想之一
今天的世界,人们大致会这样认为,每个国家都靠科技作为统治的工具,谁的科技水平卓越,谁就能统治得更好,甚至可以统治别的国家,没人会认为,科技帝国之外,还有一位上主。
实际上,科技永远只是工具而已,这种工具具有两面性,它既能带给人类祝福,也能带给人类咒诅。人类可以制造出让十几万公里之外的人灰飞烟灭的核导弹。人类一方面在夸耀自身的同时,其实也在否定自己:自己犹如蝼蚁般毫无价值。事实正是如此,人类可以组织或眼睁睁看着屠杀千百万自己的同类,却没有丝毫的愧疚,甚至双手沾满了鲜血,却自以为义,完全扭曲自己的良知。
然而,人类不觉得自己所制造的科技有多么危险!今天已经有许多人发现,除非人忠诚于超越人类的上主,否则,少数人就能够把全人类抛入致命的灾难当中。人类只有对这位终极者心生敬畏与惧怕,才有可能建立一个和平与平等的世界。
在你的日常生活中,有被技术和科技支配的现象吗?你觉得这会影响到你对神的态度吗?
[1] 非利士人从爱琴海迁徙过来,有一部族来自革哩底(在撒上三十章14节和结二十五章16节称之为“基利提”人)。在主前十三世纪北迁至地中海沿岸,一直是以色列的芒刺。他们也算是迦南人(书13:3)。
[2] 从西番亚所关注的古实来看,他的作品是在七世纪的可靠性增大。
04
每日新约经文及简释
路加福音 第二十四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路加福音》第24章 | 升天
自9章,耶稣从加利利到撒冷城,一路上在寻找“迷失的人”,没想到的是,祂在一路上都受抗拒。
可悲的是,跟随祂的那些门徒们,也不明白,祂那以死亡为剧终的弥赛亚之路到底是什么意思。在他们看来,耶稣是以失败而告终。
耶路撒冷是失丧的、需要找寻之城,果然成为“将亡城”,而复活升天则是将这失败倒转。耶稣在前面所讲的神国该有的样子,如今就千真万确的实现了。
空坟墓,令在场的妇人惊呆了,当她们将遇见天使,和复活的见证,告诉给门徒时,却换来了怀疑与不信(11节)。
两个门徒在以马忤斯路上,失望地走着,说明他们对耶稣的死亡的意义,没有头绪;他们也因着空坟墓的消息,深感震惊,更不晓得一路上同行的旅伴,就是复活的主(24:13-22)。
看来,即使复活的耶稣显现(24:41),门徒仍不相信,并感到惊奇。他们没有能力将近来发生的事作“意义的诠释”,也无法将眼前所发生的事,与耶稣以前所讲的话,联系起来。
事实上,十字架与空坟墓已显明神国的落实,但门徒仍需要被开启心思(24:45),他们才会具有洞察力,之后才能看清事实,才能明白耶稣的受害,并非与祂的地位和使命相违,反而是祂的地位和使命的完成——祂是遭到百姓拒绝的先知,是一位受苦的弥赛亚,不过,这需要正确的解释圣经才能明白过来。
升天的叙事,与使徒行传一开始并有重叠,这两卷书一同说明了耶稣与圣灵的承接关系,可想而知,做门徒的使命与意义了——去宣告万国要悔改并罪得赦免。
05
默想之二
耶稣在以马忤斯路上与门徒的对话,为祂自己的死而复活的事实,没有作过多矫情的描述!这正好与本书所重复的主题——“福音是贫寒无助者的福音”契合:女人、囚犯、外邦人(百夫长),成了弥赛亚死而复活有力的见证。传奇般的耶稣,带来了传奇般的上主国度,使一切被囚的得释放。
这些故事,这些主题,有无帮助我们,将眼光调整,该聚焦在哪里呢?聚焦在哪些人身上呢?事实上,当我们的眼光调整时,我们的生命就会发出不一样的效果,促使我们的生活焦点更为清晰,以致活出与耶稣、圣灵同行的生命。你有打算调整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