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经典
每日与主同行|2024年8月9日
来源: | 作者:唯信 | 发布时间: 264天前 | 230 次浏览 | 分享到:
1. 诗情祷语 | 寻求……记念
2. 每日旧约 | 耶38章- 政见不同
3. 默想之一 | 生命中顽梗的反省
4. 每日诗篇 | 诗10篇-神在管吗?
5. 默想之二 | 神在管吗?

01

每日诗篇祷告

诗情祷语

(作者:尤金·毕德生)

8月9日 寻求……记念


朗读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诗篇》第一〇五篇1-6节


 

1  你们要称谢耶和华,求告他的名,

   在万民中传扬他的作为。

2  要向他唱诗歌颂,

   谈论他一切奇妙的作为。

3  要以他的圣名夸耀,

   寻求耶和华的人,心中应当欢喜。

4  要寻求耶和华与他的能力,

   时常寻求他的面。

5-6  他仆人亚伯拉罕的后裔,

   他所拣选雅各的子孙哪,

   你们要记念他奇妙的作为和他的奇事,

   并他口中的判语。

 

 

省思:

“寻求主”若连上“记念祂奇妙的作为”,

即是将现今的敬拜与过去的历史相系,

人不断产生的需求,

就合上了神的信实作为。

我们若向神仰望,

神便赐下慈爱、救恩,

这两方面在福音中达到同步一致。

 

祷告:

神啊,

我是在一个充满

祢作为的世界里寻求祢,

在一个充满祢回应的环境中

向祢祈求。

感谢祢让我感到有需要,

引领我一再回转,

寻求惟有祢

在稣基督里能给的满足。

阿们。


 

 

02
每日旧约及简释

耶利米书 第三十八章


38章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38章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耶利米书》第38章|政见不同

 

几十年以来,耶利米与耶路撒冷的那些亲埃及派有着各样的瓜葛,他的政见与他们不同,犹大依赖埃及,看似会带给犹大军事上的帮助,他不认为这会有出路,反对与埃及联盟。尤其是在巴比伦人兵临城下时,他告诉西底家及其他人,唯一的出路就是归向巴比伦,否则,将遭受灭顶之灾!而且,他说,他的这个观点,并不是出于简单的政治智慧,乃是出于雅威的命令。


耶利米的这些言论,激怒了他的敌人,他们要将他置之死地,理由是他涣散军心(4节)。结果,耶利米被投到积满淤泥的枯井里(5-6节)。幸好,有一位来头不小的太监以伯米勒,在王面前,责备了这些人的恶行。耶利米因此获救,回到护卫兵的院中(7-13节)。


王或基于众人的压力,又要耶利米说话,希望能得到耶利米从雅威而来的关于耶路撒冷命运的神谕。耶利米得到的答复依然如故,他恳求王能将他的话听进去,说:“若出去归降巴比伦王的首领,你的命就必存活,这城也不至被火焚烧,你和你的全家都必存活”(17-20节)。反之,人与城都被毁灭!连妇孺都要一同被掳到巴比伦,包括王的嫔妃和宫女,王也不得幸免,而城则要因王的抵抗被毁灭(21-23节)。


或许耶利米言辞恳切,西底家似有所动,他让耶利米不要泄露秘密,并承诺,如果耶利米能保守他们这次谈话的秘密,将保证他的人身安全。后来,那些亲埃及派的人,果然来耶利米这里探口风,想得知耶利米与王之间的谈话内容,而耶利米三缄其口(24-28节)。

 


03

今日默想


西底家本来有机会逃脱悲惨的命运,可惜他没有坚持听耶利米的话。或许是他看到巴比伦围城那么久,仍然没有将城攻破,他因此带着侥幸心理——或许正如那些亲埃及派的人所说,只要埃及救兵一到,他们就安全了。或许,他会想,他已经抵抗巴比伦那么久了,假如现在出去投降,也难免血光之灾,毕竟,他是巴比伦所立的傀儡之王。或许,王过分软弱,不敢与那些亲埃及的权贵抗衡。


西底家就这样一次又一次失去了机会,将自己与耶路撒冷拖入万劫不复的灾难中。这点与齐桓公讳疾忌医的故事有相似处。【1】


齐桓公与西底家的悲剧都让我们看到,我们生命中的一些盲点,如果不及时处理,有时会导致大祸,甚至死亡,而这些盲点是多年长期累积的,累积多了,就成了难以改变的顽梗。而这种顽梗,最终会导致神的忿怒,或使神任凭我们。


在你的生命中,有哪些顽梗,需要好好反省,需要求神怜悯、赦免?尽管有些东西看起来并没有那么可怕,但长年累月,就会成为恶疾与重罪。


 1】《史记·扁鹊仓公列传》称“齐桓侯”。这个称号源于《韩非子·喻老》中的一篇文章《扁鹊见蔡桓公》。这篇文章里所谓的“蔡桓公”,据考证应该是战国时期田氏代齐以后的第三位齐国国君,谥号为“齐桓公”,史称“田齐桓公”或“齐桓公午”。相传名医扁鹊曾为他看病,在起病由轻到重衍变时连劝了三次,田午因为讳疾忌医而不听,后来扁鹊再来时,现其已病入膏肓,无法医疗;扁鹊只得转身而退,并连夜逃往秦国,不久田午就病发而去世了。《韩非子·喻老》有“扁鹊见蔡桓公”的故事。其实春秋时期有个蔡桓侯,他是春秋时蔡国(现今河南省上蔡县一带)第七代国君,为蔡宣侯的儿子,承袭蔡宣侯担任该国君主,在位期间为前714年到前695年。网上资源https://www.yebaike.com/22/500680.html。2022/4/27下载。


 

04

每日诗篇及简释 

诗篇 第十篇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诗篇》第10篇 神在管吗?

 

神对恶人恶事,祂的态度如何?对发生在眼前的恶事,祂是隔岸观火吗?还是故意隐藏?一个有良知、喜爱公义的人,一定会为着眼前所发生那触目惊心的恶事,愤愤不平。这种愤懑,势必引发对神的追问。


骄横者将困苦人当猪当狗,作粪便一般践踏,常把人逼到绝路。他们对神,也完全蔑视,认为雅威无力追究!现实中,他们眼中无神,却无往不利、飞黄腾达。这种不可一世的气焰,实在令人害怕,凡与他作对的,也都在他面前纷纷落败(1-3节)。


恶人发达、善人遭殃,看来根本就不存在恶有恶报,善有善报!甚至世世代代的规律正是如此——强盛者,世世代代不知遭殃(5-6节)。而神,也不会观看,因为根本就没有神(4节)!


世界完全不受约束!恶人暗箭伤人,甚至对付那些手无寸铁、无依无靠的人,拿这些无辜潦倒的人取乐,洋洋自得——“啊哈,神忘记了这些人渣,神掩面不看你们了。上主老了,眼睛看不见了,祂的能力靠不住!”(7-11节)!


祷告者的情感深受伤害,天理何在!他强烈地将苦楚与凌辱,转化为血与泪的控诉:“神啊!你要放过他们吗?”他深深不解,一位伸冤的上主为何容让可怜的人遭受恶人的折磨与欺压。他继续呼求神采取行动:“神啊!求你举手拦阻!不要忘记这些困苦人”!其实这些恶棍,欺压穷苦人,就是在一再地侮慢上主。还以为,上主是不会追讨的(12-13节)。


祷告者深感困扰,上主真的不见得知道什么叫善、什么叫恶吗?世界所谓的善恶真的由强者说了算吗?他说善,就是善,他说恶,就是恶。又或许,上主真的不在意那些困苦人吗?要不,祂怎么不采取行动呢(12节)?


经过这一番的控诉。祷告者那无助的情绪,终于获得了纾解,理智也恢复过来了!或许,祷告的奇妙也就在于此!它让祷告者看到另外一个真相——上主将这一切都看在眼里了!无论善恶,祂都监察!祂必伸手施行报应,要彻底打断为非作歹者的手脚,把他们赶尽杀绝。祂必帮助孤儿,祂也是无依无靠者的依靠;祂听人祷告、也申冤报复(14-18节)!


 


05

默想二


对社会的不公,凡是信仰者一定会问:神在管吗?你有类似的困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