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经典
每日与主同行|2024年7月31日
来源: | 作者:唯信 | 发布时间: 273天前 | 254 次浏览 | 分享到:
1. 诗情祷语 | 东离西有多远
2. 每日旧约 | 耶27章-哪个策略?
3. 默想之一 | 可行的方案
4. 每日新约 | 可13章-神儿子的警告
5. 默想之二 | 预言的意义

01

每日诗篇祷告

诗情祷语

(作者:尤金·毕德生)

7月31日 | 东离西有多远


朗读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诗篇》第一百零三篇6-18节

 

6 耶和华施行公义,

  为一切受屈的人伸冤。

7 他使摩西知道他的法则,

  叫以色列人晓得他的作为。

8 耶和华有怜悯,有恩典,

  不轻易发怒,且有丰盛的慈爱。

9 他不长久责备,也不永远怀怒。

10 他没有按我们的罪过待我们,

   也没有照我们的罪孽报应我们。


11 天离地何等的高,

 他的慈爱向敬畏他的人也是何等的大;

12 东离西有多远,

   他叫我们的过犯离我们也有多远。

13 父亲怎样怜恤他的儿女,

    耶和华也怎样怜恤敬畏他的人。

14 因为他知道我们的本体,

    思念我们不过是尘土。


15 至于世人,他的年日如草一样,

    他发旺如野地的花,

16 经风一吹,便归无有;

    他的原处,也不再认识他。

17 但耶和华的慈爱归于敬畏他的人,

    从亘古到永远;

    他的公义也归于子子孙孙,

18 就是那些遵守他的约,

    记念他的训词而遵行的人。

 

省思:

蒙神赦罪的经历,

亦激发人颂赞。

在赦免中,

我们不是笼统地被定罪,

我们的罪乃是个别地去面对。

我们尝到神的严厉,

也更领受到祂的恩慈。

 

祷告:

慈悲的父,

我曾向祢隐藏真正的自我,

恐怕祢一旦对我了若指掌,就必定我的罪。

现在我知道祢有恩慈,

而且我的欺骗也是徒然。

请以适中的严厉、仁慈待我,

在耶稣基督里,既审判我,又拯救我。

阿们。



 

02
每日旧约经文及简释

耶利米书 第二十七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上图:古埃及第十二王朝时期(主前1981-1885年)的木雕,描绘一个耕地的农夫,牛背上负着轭,现藏于大都会博物馆。「轭」指加在牛后颈上的横木,用来驱使牲畜。「巴比伦王的轭」(耶二十七8)比喻巴比伦的统治。


《耶利米书》第27章|哪个策略?


在西底家(玛探雅 王下24:17)即位后第四年(主前593),邻邦亚扪、摩押、推罗、西顿组成联盟抗拒巴比伦的霸权,谋求独立。他们的使节,也到了西底家那儿(参1-4节)。雅威用“行为艺术”来指示耶利米,让他用绳子和轭套在自己身上,以示西底家(约西亚的另外一个儿子),将被掳到巴比伦,目的是劝谏西底家不要参与此事[10]


犹大皇室中有一个强而有力的亲埃及派,他们像百年前希西家王的参谋一样,相信埃及能够帮助他们摆脱东方宗主巴比伦的掌控(参赛31:1-3,赛36:6)。耶利米的绳子和轭以图像性说明,包括亚扪、摩押、推罗、西顿组成的联盟,将和犹大一起,成为尼布甲尼撒的阶下囚(5-7节)。


耶利米说这是雅威的选择,祂让巴比伦这个万恶的民族来作仆人,来攻击犹大及其他违抗尼布甲尼撒命令的国家和民族(8-9节)。他告诉西底家,必须放弃亲埃及派那些谋臣的外交策略,绝对不要去抵抗巴比伦,如果能够顺服巴比伦的奴役,他们必然会在为奴之地得到保存(10-12节)。假如听那些亲埃及谋臣的话,他们必然要被灭绝(13-15节)。


耶利米也对当时的祭司和那些民众说了这些警告,叫他们千万不可听信那些亲埃及派的外交主张,他们鼓吹一种看似正能量的信息——说什么连同约雅斤一同被掳的那些圣殿器皿,很快就要被归还了。意思是埃及联盟一定能打败巴比伦,到时就可以夺回这些被巴比伦掠夺走的器皿(16-17节)。


耶利米挑战他们,要他们仔细想想,如果他们是雅威的真先知,就让他们祈求神,保守圣殿里仅剩下来的“柱子、铜海、盆座”这些没有那么值钱的东西,以及其它的物件(18-20节)。因为耶利米说,如果他们对抗尼布甲尼撒,这些东西都要被掳到巴比伦(21节)。


不过,上主并没有让他们绝种,最后说还要眷顾以色列人,这些东西有一天真的会回来,曙光会再现(22节)!




03

默想之一


犹大的君王需要有军事与外交谋略,知道如何与周遭的国家周旋。那到底该与谁联盟,又要与谁保持距离呢?在实际运作的时候,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如同西底家,他在犹大已经被巴比伦殖民的时候作傀儡国王,那时他的前任君王,也就是他的侄子约雅斤已经被掳到巴比伦。也就是说:他们完全受制于巴比伦,如果与埃及联盟,是一个非常危险,需要付沉重代价的选择。如果埃及联盟能胜过巴比伦,还好说,如果埃及输了,那等待西底家的命运会是如何,可想而知。


耶利米作为西底家的谋臣,他所提出的:不可与埃及结盟,而要投降巴比伦的外交策略,无疑是非常实际的。更何况,他还得到雅威的多次指示。


对我们今日默想的建议是:在我们作重要决策时,需要作多重的思考:认真虔诚地求告主,这是第一位的;同时,也需要多多询问别人的意见;另外,还要根据常识多多分析,最后得出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案。



 [10] 根据耶五十一章59节记载,西底家同年到访巴比伦。他可能是被召到此,重申效忠于尼布甲尼撒,并解释他在当时政治情况中所担任的角色。


 

04

每日新约经文及简释 

马可福音 第十三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上图:西墙隧道中第二圣殿地基的巨石。根据《犹太古史记》卷15第11章记载,圣殿以白色且坚硬的石头建造,每块石头长25肘,高8肘,宽12肘。新约时代一肘大约是55.5厘米,因此这些石头都是13.8米x4.4米x6.7米的巨石。第二圣殿的石头已经拆毁,但埋在地下的地基已经被挖掘出来,一部分开辟为西墙隧道供人参观,可以想象第二圣殿之宏伟。


《马可福音》第13章 | 神儿子的警告


犹太人通过圣殿所缔造的“利益、权力、种族甚至是宗教等等”议题,实际上与上主赐给他们——通过圣殿彰显独一真神,以及万民和解(祷告)的使命,相差太远。而耶稣的门徒,又是如何理解呢?在13章1节,门徒当中有人对圣殿的雄伟无比的感慨,暴露了他们以圣殿为中心的国家分离主义!耶稣则深表悲哀:


因为这种强权、暴力革命的模式,最终把自己送到毁灭之地——他们要与圣殿一同被毁,而且还不知道什么时候(13:1-37);审判的人还是他们认为不是弥赛亚的人子(弥赛亚的意思)(13:24-27)。这充分暴露犹太民族整体,在其中被迷惑是多么的大(13:6);所导致的灾殃将会是多么的深。


这种暴力革命,也势必带来整个民族之间更大的分离,甚至亲人之间,也都彼此怀疑,互相猜忌(13:12),更是导致民族性的空前灾难。在主前167年,安提阿古四世凌辱他们,强迫他们吃猪肉,并在同年十二月廿五日,在圣殿原来祭坛的位置上竖立了一座希腊祭坛,这样的事情要再次出现。


这对门徒也起到严重的警告作用,他们需要非常小心,因为这些革命者,都是打着“弥赛亚,捍卫圣殿”的旗号而进行的(13:5-7节,21-23节)。历史上果然是如此,在主后66至70年之间,犹太人在西门(他自称为星之子)的带领下,号召民族起义,要推翻罗马的统治。在主后70年,罗马太子提多将军围攻了4个月加25天,之后(7月),他的军队闯进圣殿,一把火烧毁了圣殿,连殿的根基都露出来了(13:14节),最终将耶路撒冷和犹太人,推到万劫不复的地步,耶路撒冷城被烧毁,在这几年间(66-70年),大约有一百万犹太人被杀。


令人担忧的是,门徒们自身的弥赛亚思维,和当时的主流,相差无几。所以,警醒是十分必要的!



                   

05

默想之二


假如马可福音果然是在主后66至68年写成的,那么,回顾耶稣的这些警告,对当时的教会而言,是迫在眉睫的!因为假如教会加入“犹太——罗马”战争,可想而知,将带来什么样的后果!也就是说:教会回顾耶稣的预言,有着适切性。


那么,今天我们的处境完全与第一世纪60-70年代不同,阅读这些“预言”,又会有什么意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