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每日诗篇祷告
诗情祷语
(作者:尤金·毕德生)
6月26日 | 像被弃者
朗读音频:(请点击下面播放按钮)
诗篇第八十八篇
1 耶和华拯救我的 神啊,
我昼夜在你面前呼吁。
2 愿我的祷告达到你面前,
求你侧耳听我的呼求。
3 因为我心里满了患难,
我的性命临近阴间。
4 我算和下坑的人同列,
如同无力的人一样
(“无力”或作“没有帮助”)。
5 我被丢在死人中,
好像被杀的人躺在坟墓里。
他们是你不再记念的,与你隔绝了。
6 你把我放在极深的坑里,
在黑暗地方,在深处。
7 你的忿怒重压我身,
你用一切的波浪困住我。〔细拉〕
8 你把我所认识的隔在远处,
使我为他们所憎恶。我被拘困,不得出来。
9 我的眼睛因困苦而干瘪。
耶和华啊,我天天求告你,向你举手。
10 你岂要行奇事给死人看吗?
难道阴魂还能起来称赞你吗?〔细拉〕
11 岂能在坟墓里述说你的慈爱吗?
岂能在灭亡中述说你的信实吗?
12 你的奇事岂能在幽暗里被知道吗?
你的公义岂能在忘记之地被知道吗?
13 耶和华啊,我呼求你,
我早晨的祷告要达到你面前。
14 耶和华啊,你为何丢弃我?
为何掩面不顾我?
15 我自幼受苦,几乎死亡,
我受你的惊恐,甚至慌张。
16 你的烈怒漫过我身,
你的惊吓把我剪除。
17 这些终日如水环绕我,
一齐都来围困我。
18 你把我的良朋密友隔在远处,
使我所认识的人进入黑暗里。
省思:
这位诗人用两个比喻来形容困境:
被活埋(“祢把我放在极深的坑里”)和
被淹死(“祢一切的波浪困住我”)。
埋没于冰冷的土中或深水中,都是绝境。
在这危急的时候,诗人四次呼叫神的名,
说明了任何困难都不能夺去
我们祷告的能力。
祷告:
亲爱的耶稣,祢曾经受过
我所可能遭遇的各种试炼。
请带领我度过试炼的时刻,
保守我不至于绝望,
引导我进到一个境地――
求助的祷告
可变为颂赞的欢呼。阿们。
02
每日经文及简释
以赛亚书 第五十八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播放按钮)
《以赛亚书》第58章|虚假与真正的敬虔
五十六与五十七这两章,将未来与现在作对比,在五十八章与五十九章,继续作这样的对比。这次的内容是:神所要求子民该有的样式与实际团体的亏欠。
在现实中,归回群体的生活十分糟糕,他们活在罪恶中,遭到雅威严厉地谴责(1节),说他们看似天天寻求神,想明白神的道,按照神的话来生活,愿意执行公义,表现出十分敬虔的样子(2节)。其实,他们在信仰上是虚假的,他们在社会生活上是不公义的,两样都没有活出作为神子民该有的样子。他们想通过禁食来获得神的认可,在此期间,却仍然为了满足私心,逼迫别人,施行暴力(3-4节)。
这就促使雅威发怒(5节),因为真正的禁食,则是落实在与人和好这一关系上。即使有禁食,刻苦己心,却相互竞争(4节),不给底层的人自由(6节),不照顾饥饿的人,不接纳穷人,不把衣服给那些赤身露体的,不顾恤这些自己的骨肉,那种刻苦己心是没有意义的(7节)。
这也是“我的禁食,你为何不看见呢?刻苦己心,你为何不理会呢?”的原因了(3节)。如果他们能够对饥饿的人施以怜悯,使困苦人得以满足,除去重轭和对他人的指摘,以及恶言恶语,那么,雅威将要赐给他们光明的日子,也要快快地医治他们;他们的求告,也必蒙应允(8-9节)。雅威也必要引导他们(11节),那种满足、富饶、丰收的景象一定会来到(12节)。
也要守安息日,将自己的作息时间,分别为圣归给神,不以操作为喜乐,不办私事,不随私意,不说私话,内心单单以神为喜乐,尊重祂。假如他们能如此行,雅威必然要坚固他们,他们也必然会在巴勒斯坦这块应许之地,安居乐业(13-14节)。
03
今日默想
相对于古代人,现代人对宗教也一样热衷。不过,之所谓宗教,大致都是用来操纵神的手段,以致达到自私的目的。古代的以色列先知,用禁食为例,揭露被掳归回的群体在宗教上的虚假。今天的基督徒,仍然会使用禁食来操练自己,追求过更有纪律的生活。
不过,这里需要反省的是,当我们进行类如禁食这样的活动时,会把它当做是向神索取祝福的管道吗?会不知不觉地将它变成操纵上主的工具吗?
在20年前,教会流行一本书名叫《雅比斯的祷告》【50】。作者教导人,常常念诵一段圣经的祷文【51】,以此来抓住神的应许,这样会使自己得到神极大的祝福。不少教会受了他的教导的影响,有人作见证时说:“我一个月来每天念这段祷文,生意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红火过”。【52】
我们看到,圣经中的信仰不是叫人不断地要挟神,而是将自己不断地交托给神。用自私的心思不断重复经文,并不能培养从圣灵而来的那种顺服的生命。
你有用过类如《雅比斯的祷告》的作者所提倡的祷告方式吗?
【50】中文版由香港证主福音协会翻译出版,其中的推荐人不少是基督教各大机构的负责人,从中可看到教会及基督教机构的一些光景。魏肯生(Bruce Wilkinson)著,福音证主协会文字事工部译:《雅比斯的祷告》(香港:证主图书中心,2003)。
【51】经文来自历代志上四章9至10节——雅比斯比他众弟兄更尊贵,他母亲给他起名叫雅比斯,意思说:我生他甚是痛苦。雅比斯求告以色列的 神说:“甚愿你赐福与我,扩张我的境界,常与我同在,保佑我不遭患难,不受艰苦。” 神就应允他所求的。
【52】资料来源于约翰.奥斯瓦尔特(John N.Oswalt)。参氏著,陈秀媚译:《国际释经应用系列:以赛亚书(卷下)》(香港:汉语圣经,2018),页760。
04
每日新约
马太福音 第六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1:(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2:(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马太福音》第6章|新的专注
六章1至18节,以全新的角度,来讲述以色列传统敬虔的三大方面:施舍、祷告与禁食,耶稣来教导以神为中心的真正敬虔。19至34节这一段则教导天国全新的财富观。
真实的善行
耶稣前面说,新世界的人,看重与人的关系,高过自身在神面前所得的祝福。在6章1至4节,耶稣则教导说:“你们的善行不要显在人前”,即是说,要看重在神面前所蒙的悦纳,过于在人面前被称赞。我们看到,耶稣教导的焦点——一个被更新的人,是利他的,始终是为了神和他人的益处。
“你施舍的时候不要像那些假冒为善的人”,这句表达的意思就是,作为耶稣的跟随者,当行善的时候,要讨神喜悦,不要像假冒为善的人,“假冒为善”大概的意思就是带面具的戏子。在后面的经文里,尤其是二十四章,假冒为善指的是“假先知”——冒牌的上主的代言人,就施洗约翰的话而言,是毒蛇的种类,不是以色列的先知。今天我们用这个词,用来指责一个人在道德上的伪善,言而无信或者出尔反尔,而在这里讲的是身份的扮演者。
“你施舍的时候,不要叫左手知道右手所做的,要叫你施舍的事,行在暗中,你父在暗中察看,必然报答你”,这里是说,一个人讨神喜悦、把眼光专注在上主身上,到了一个极端的地步——“连左手做的,都不要让右手知道”。他完全以神为中心,甚至不计较自己在神面前所能获得的。
祷告与禁食
5至15节,耶稣说,被更新的人,他的祷告动机也改变了,因为他专注于神怎么看,完全不在乎人怎么看。祂的祷告目的,与那些戴面具的祷告截然不同——那些假冒为善的人,爱站在会堂里和十字路口上祷告,故意叫人看见。而耶稣讲,我们是上主的儿女,我们的重点应该在上主的身上。
耶稣对祷告另一方面的教导就是:“……不可像外邦人,用许多重复话,他们以为话多了必蒙垂听,你们不可效法他们,因为你们没有祈求以先,你们所需的,你们的父早已知道了”。如果假冒为善的人的祷告,是为了讨人的喜悦,那外邦人祷告的重点就是为了自身的满足。
而耶稣说,被更新的人,不要这样,应将重点转到神的身上!这其实是神观的改变,神不容许人忽视祂,祂不容许假冒为善的人祷告时,只求自己讨人的喜悦;祂也不容许人错解祂,将祂当作是一个功利者,像外邦人一样,用许多重复的话。这种陈腔滥调,表明把神当做是外邦偶像一样的聋子。
那要怎么看神呢?祂是一个慈爱的天父——在我们尚未祈求以先,天父已经知道!祂关心我们的一切!这表明,神的儿女,对神的看法要正确,耶稣要你重构对神的观念。
我们刚信主的时候,感觉自己做一点错事,神就会在背后盯着我们。因我们受到异教文化信仰的影响,将神当作是严苛、不讲理、缺乏同情心的。比如我们多看几眼广告牌上穿着较暴露的明星,担心自己会不会被神惩罚,因为圣经说不要犯奷淫,而心中不良动机出来了,岂不是完蛋了?但我们后来发现,自己并没有因此而被惩戒。然后,我们会反复思考,神是一个怎样的神呢?慢慢才明白,这位严格的上主,定意要我们成为完美的上主,并不是一位严苛者。祂指责我们、管教我们、甚至有时审判我们,但祂始终是爱我们的父亲。
16至24节教导三大敬虔中禁食的内容:“你们禁食的时候,不可像那假冒为善的人,脸上带着愁容,因为他们把脸弄得难看……你父在暗中察看,必然报答你”。这段大概就是讲,你禁食的时候不要打广告,你不需要定睛在人的身上,你需要定睛在上主的身上。这还是讲禁食的优先次序,不需要让人知道我们所做的,让神知道就好了。
主祷文
我们来看最熟悉的主祷文。如前所述,这位神,是我们的父亲,祂关心我们的日常需要!这也正是主祷文里的内容,我们每个礼拜都要念,但念的时候,会不会像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呢?
首先,主祷文是一个邀请,耶稣邀请你,与上主一起进入一个充满奥秘、充满意义的世界。第二,我们要知道,主祷文不是祷告的范本,它乃是告诉我们,基督徒在新的国度里,祷告的框架是怎样的?祷告时应该朝哪几个方向?主祷文不是祷告的内容,而是祷告的框架,就像房子的框架一样。
“所以,你们祷告要这样说,我们在天上的父”,这句出自出埃及记4章22节。耶和华称“以色列是我的长子”。我们在祷告之时,要知道,神是那位收养我们作儿子的那位,祂像父亲一样来与我们分享祂的事物。
“天上”不是指物理的高天,乃是指神掌管天下的权柄。因为整个主祷文的教导都在地上。这里的祷告渴望这位掌管天下的神,祂的治理从天而到地上。
“我们在天上的父”这句之后,有三愿三求,指向的全部是在地上。前面三愿是关于父的名、父的国与父的旨意;后面三求讲的是我们的日用饮食、我们的问题和我们会遭遇的恶。第一个是我们今天的需要;第二个要求神免去我们的债,是指我们的罪;第三个是我们每天有可能遭遇的压力、痛苦、试探与凶恶。前面三愿是关于上主的,后面三求是关于我们的,这样看来,上主要我们去关注祂;反过来祂也关心我们的需要,远胜过我们自己所关心的。
“愿人都尊你的名为圣”,三愿中的第一愿。一个做儿子的,他关心父神的荣耀与威名。第二愿则是 “愿你的国降临”,期盼神在地上实现祂那和平的国度,让天下都可以称祂为父。在祷告里,让我们看到,天父关心我们的福分,我们则关心祂的荣耀。这是一个健康的关系!“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则是渴望神在地上的统治,早日实现和平、公义的国度。
主祷文第一段的重心在上主的国度、上主的旨意与上主的名。这三个愿望要怎样实现呢?这就是11至13节里关于“神的供应、神的饶恕与神的帮助”这三个祈求。
神的供应,是祂赐给我们所需要的;神的饶恕,是祂让我们有力量去饶恕别人;而神的帮助,则是让我们可以有力量去抵挡邪恶。12节“免我们的债,如同我们免了人的债”重复了饶恕的主题——神饶恕我们,我们才有力量饶恕别人。
三愿与三求都是在地上的实现,故此,基督徒的使命是要将“天上”带到“地上”,将神的旨意带到这个混乱的世界,所以耶稣说:“我差你们去,如同羊进入狼群”(10:16)。
由此可以看到,主祷文提供给我们三点得力之法:第一、我们是要相信上主的公义;第二、我们要求神的饶恕,才有能力可以饶恕别人;第三、求神加力,使我们有力量脱离试探、抵抗邪恶。
在14节里,补充了12节的内容:“你们饶恕人的过犯,天父也必饶恕你们的过犯,你们不饶恕人的过犯,天父也必不饶恕你的过犯”。看来,饶恕是作为上主百姓在地上作见证的最基本特征。
我们每周读主祷文不是提示我们,敬拜结束了,可以提包走人了。主祷文乃是教导我们,当祈祷完毕,离开教会到了世界之后,我们如羊进入狼群,是多么需要继续专注在上主身上、并关心三个愿望。念主祷文也不是叫我们情绪更激动,而是让人变得更现实:我们需要神的供应、需要神的饶恕、需要神的帮助。
在13节中,我们看到,神没有帮助我们扫荡魔鬼的所有试探,我们每天都有可能会遇见试探与凶恶,“我们如羊进入狼群”,我们是多么需要上主。面对试探与凶恶,我们既要有信心,又不要那么自信,但也不要失去对上主的信心。生命的成熟,乃是对神时刻的信靠。不过,生命的成熟是个缓慢的过程,如同跟随耶稣的门徒,开始之时,他们一会儿对耶稣有信心,一会儿信心又失去。不过,他们总不断地迈向成熟,最后,在使徒行传里,让人看到他们成为像天父一样完全的人。
【19】Mammon,古迦勒底语,意思是财富。在新约圣经中使用,是钱的化身。另外,在新旧约时代之间在犹太人间兴起的恶魔名号,被形容是财富和贪婪的邪神,诱使人为财富互相杀戮。主将天上的财宝与地上财宝引申为上主与财利,并将“财利”拟人化来对应“上主”。有两层意思:
1)将无位格的财富来代替上主,不但是个愚蠢的行为:将人生的目的矮化——人活着像神,不用为钱点头哈腰;也是对上主的一种不敬;
2)将无位格的财富位格化——当神拜,是历世历代人的悲剧,同时也让我们看到财富背后的权势,主耶稣的意思是说:当一个人不侍奉上主、或者不按上主的规则来赚取财富和使用财富之时,财富一定会被妖魔化,钱财不再是我们所理解的中性,而是有它势力,像恶魔一样捆绑着人心。
马太福音第六章其他释经部分详见以下个链接:
请有兴趣的读者点击蓝色字体链接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