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每日诗篇祷告
诗情祷语
(作者:尤金·毕德生)
5月18日 | 神赐能力
朗读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诗篇第六十八篇28-31节
28 以色列的能力是 神所赐的。
神啊,求你坚固你为我们所成全的事。
29 因你耶路撒冷的殿,
列王必带贡物献给你。
30 求你叱喝芦苇中的野兽和群公牛,
并列邦中的牛犊;
把银块踹在脚下,
神已经赶散好争战的列邦。
31 埃及的公侯要出来朝见 神,
古实人要急忙举手祷告。
省思:
人若经历过神起死回生的能力,
就渴望再次有那样的经历。
神愈为我们行大事,
我们就愈求祂多行。
一个胜利导向另一个胜利——
我们行走,“力上加力”(诗八十四7)。
祷告:
神啊,请将祢在我身上的作为,
也行在其他人的身上。
请以我为媒介,将其他人
领入祢的大爱、医治和拯救中。
奉耶稣的名。阿们。
02
每日旧约经文及简释
以赛亚书 第十七至十八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以赛亚书》第17~18章释经|审判亚兰、以色列与古实
1、对亚兰和以色列的审判(17:1-11)
十七章1至11节,是对亚兰(大马士革)和北国以色列的审判,因这两国曾在主前734至733年,威胁过南国犹大。因此,以色列被严厉指责,因它忘记了雅威,反倒与亚兰结盟,攻击犹大。
大马士革(17:1)和亚罗珥(17:2)是亚兰重要的两个城市。先知说,这两个地方要变成乱堆与牧场,就像北国以色列的以法莲(以法莲支派是北国的代表),要变成已被收割的田地或果园,荒凉至极,曾经所夸耀的一切,如今就剩下一些残迹了(17:4-6)。
不过,就像一直以来,对神的百姓的审判一样,尤其是在余民的观念中(10:20-34),总有两面性,百姓被除,所剩无几,但仍然会有余种留下。在十七章7至8节的信息里,让人看到,以色列中剩余的百姓会放弃偶像,回头来敬拜他们的主。可惜的是,到那个时刻,还是有人因忘记了救他们的列祖出埃及的神,而遭到审判。看来,被审判与蒙救赎是同时发生(17:9-11)。
2、小结:对列国的审判(17:22-24)
自从十三章以来,对列国作了一番审判,是该作个小结的时候了。十七章12至14节,就是这一内容。以赛亚在这里将前面所说的列国,比作是滔滔江水,看起来波涛汹涌,其实只要雅威的一声叱喝,就消失得无影无踪。这种情况不正是以色列人出埃及、过红海时的经历吗?这些兴风作浪的列国,也不过如此。他们又像是糠皮与灰尘,大风一刮,就归无有。这样看来,凡与犹大为敌的,都必败落。
3、对古实的审判(18:1-7)
古实(埃及南部的一个区,现在的埃塞俄比亚),兴起了两位励志图强的王皮安希(Piankhy)和沙巴古(Shabako),他们在主前740至702年统治了埃及。为了对抗兴起的亚述,他们企图与周围的国家建立联盟【1】,也就主动差遣使者来到耶路撒冷(18:1-2)。以赛亚对犹大说,你们反倒要打发使者去那个有江河分开的强大的国家(18:7上,是指尼罗河经过埃及全地),意思是去告诉古实人,谁才是盟主。
果然,第7节下让我们看到,古实人带着礼物来到锡安!看来,雅威要重建锡安,锡安将成为万国的拯救!
03
默想之一
世界的列国都会采用各种各样的策略与行动,来提升自己在国际上的地位,在古代是如此,今天也是如此。而给我们看到的现实则是:没有长盛不衰的朝代,甚至有些国家已经不复存在。
就比如,在1942年,你很难想象,再过三年,德国和日本会突然失败,因为他们的军事、资源与情报是盛极一时的。然而,最终他们还是溃不成军,因为有一位永不改变的主,掌控着一切的受造之物。人的寿命几何、国家的兴衰,都在祂的设定之下。
神的永不改变,而我们却如朝露的现实,提醒我们,该如何活得谦卑与顺服?
【1】相关资料参翰.奥斯瓦尔特著:《国际释经应用系列:以赛亚书(卷上)》,页269。
04
每日新约经文及简释
彼得前书 第五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彼得前书》第5章释经 | 担当与见证
在书信的末了,长老彼得,给一个成熟的教会一个素描,好使亚细亚地区的弟兄姐妹有样可循。
1、担当的牧者(1-4节)
成熟的教会,首先会有负责任、有担当的牧者在牧养,治理他们。这些负责教会的领袖,能够领会到,神与主耶稣所付上的巨大代价,为了要救赎原来在死亡之下的帝国公民,使他们成为祂的儿女。那么,假如这群儿女,要在这艰难的环境下,活出神所赐给的荣耀,教会的长老就是关键的人物,他们要有担当之心,承担照顾神百姓(群羊)的责任,其中有几个牧养要诀:
要按神的旨意,因为群羊是属神的;要甘心,因勉强不能成就主的旨意;要乐意,因为出于获得钱财的动机,同样不能成就主的旨意;要凡事上作榜样,因像雇工般的辖管方式不得牧养要领,也不能成就主的旨意。反之,名副其实的牧养,必将得到耶稣这位大牧长的夸奖与高举。
2、顺服的青年(5-7节)
至于在教会里的那些年轻人,当规避帝国好斗的风气,要养成顺服的品性,其中的表现就是对长者的顺服;甚至整个教会都要弥散这等顺服之风,因这也是谦卑的态度。具体的落实就是:将人生的不幸,和生活的重担交托给上主。神非常看重这种谦卑,祂要奖赏、顾念这等顺服的人!
3、机智的弟兄(8-11节)
在艰难环境下,将忧虑卸给上主,不等于百事不管,做个呆子。反倒要有机智,常留心魔鬼的作为,魔鬼很多时候就是困苦艰难背后的始作俑者。那如何去抗衡呢?具体的办法就是:运用信心,像其他一同经历苦难的弟兄一样,相信熬过这些苦难之后,这位赐下恩典的主,要成全他们。如同基督一样,也因着自己经历的苦难,而得以完全(参希2:10)。
4、平安的教会(12-14节)
信件的结尾,长老的一番问安语,对于在帝国饱受压迫的信徒,非常有价值,可使人得安慰!因基督里的平安,超越帝国的强权。故此,坚持真道、团结一致、用爱心彼此扶持,则是表明他们活在基督的平安里。
05
默想之二
长老彼得,对帝国之下教会肢体的劝导,其实就是要他们活出基督信仰的见证。假如我们要活出见证,会如何思考他的这番劝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