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经典
每日与主同行 | 2024年5月4日
来源: | 作者:唯信 | 发布时间: 360天前 | 246 次浏览 | 分享到:
1. 诗情祷语 | 我的心就饱足
2. 每日旧约 | 赛1:堕落与未来
3. 默想之一 | 对神的态度会决定人生的结局
4. 每日新约 | 来9:朝圣者的第九堂课
5. 默想之二 | 改变

01

每日诗篇祷告

诗情祷语

(作者:尤金·毕德生)

5月4日 | 我的心就饱足


朗读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诗篇第六十三


1     神啊,你是我的   神,

   我要切切地寻求你;

   在干旱疲乏无水之地,我渴想你,

   我的心切慕你。

2 我在圣所中曾如此瞻仰你,

   为要见你的能力和你的荣耀。

3 因你的慈爱比生命更好,

   我的嘴唇要颂赞你。

4 我还活的时候要这样称颂你,

   我要奉你的名举手。

5-6 我在床上记念你,

   在夜更的时候思想你,

   我的心就像饱足了骨髓肥油,

   我也要以欢乐的嘴唇赞美你。

7 因为你曾帮助我,

   我就在你翅膀的荫下欢呼。

8 我心紧紧地跟随你,

   你的右手扶持我。

 

9 但那些寻索要灭我命的人,

   必往地底下去。

10 他们必被刀剑所杀,

    被野狗所吃。

11 但是王必因   神欢喜,

    凡指着他发誓的,必要夸口;

    因为说谎之人的口必被塞住。

 

省思:

最真实、强烈的渴望,

只能在与神的关系中获得满足。

那将饥渴放在我们里面的神,

也预备了疗饥止渴的办法。

 

祷告:

“我发现、行走、付出爱,

但神啊,一切所有的爱

只不过是我对祢的回应!

因祢早已和我的灵同在,一直将我爱。”

(佚名,“I Sought the Lord”)

阿们。



02

每日旧约

以赛亚书 第一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以赛亚书》第1章释经|堕落与未来


以赛亚书居先知书之首,按照希伯来圣经的编排,它在列王纪之后,其关注点与列王纪一样,是“关于耶路撒冷的默想,关于它的结局,进入被掳的危机,以及得到应许,脱离被掳而进入福祉”【1】


它的结构相当复杂,神学涵盖各个层面:雅威是永活的神、拥有至高主权、是审判者、又是满有怜悯的救赎主;它展望以色列将要面临的审判,借将要到来的君王兼仆人,展开第二次出埃及,被掳归回,实现雅威与亚伯拉罕之约。在这约中,雅威藉以色列这个仆人,恩临万邦!上主临在之城锡安,将恢复荣耀,并要对以色列和列国施行最终救赎,包括新天新地的呈现。


全书由三大部分构成,一至三十九章,称为第一以赛亚,内容主要是与受亚述威胁期间的耶路撒冷有关,预言以色列被掳至巴比伦为止,时间大致是从主前742至701年。


第二以赛亚从四十至五十五章,集中于被掳至巴比伦,并波斯王古列的兴起(44:27,45:1),神学关注:雅威是独一的神,是天地万有的创造主。波斯对犹太人开明的政策,完全是出于祂的意图。


第三部分从五十六至六十六章,被称为是第三以赛亚,大部分的学者认为,这部分是关于以色列被掳归回后,作为上主百姓的关注:“所需要解决的社会生活和宗教实践”【2】。最后,以新天新地和锡安终末的荣耀为高潮(62至66章)。


第一章的内容及结构,成为全书的引子。开篇以指控的口吻开始,以色列在宗教与生活中背道的行为,必遭到审判(2-17,24-25节),可是,神有怜悯(18-20节),并为他们预备了未来(26-29节),祂将施行拯救,锡安将成为新的西乃山,并且列国都将来到这里,亚伯拉罕的约要实现(30-31节)!


全书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开始的:名声仅次于所罗门的乌西雅王去世了!他成功地将犹大的经济和军事力量带到巅峰(前783至742年),征服了非利士人和阿拉伯人,也将亚摩利人当作附庸国。他因强大变得骄傲,去作只有祭司才能作的事情,给雅威烧香(代下26:18-21)。结果,得了大麻风病(约前750年),由儿子约坦在公共场合履行君权。在约坦摄政期间,犹大仍然是那个地区里最稳定、最富庶、最强大的国家。


当乌西雅去世时(前742年),以色列与犹大的艰难开始了,那时以色列王耶罗波安二世刚去世不久,亚述王提格拉毗开始了征服巴比伦和亚兰的战略。很快,撒玛利亚(北国首都)与大马士革(亚兰的首都),联合起来对抗犹大,犹大被悬在空中,她需要在亚述、亚兰、以色列、巴比伦,甚至埃及这些国家之间求得平衡。以赛亚就在这样的境况下受召为先知。


03

默想一


现代社会对独一神信仰充满敌意,不认为自己对神的态度与行为,会给自己带来后果。基督徒必须重拾这类的真理——对神的态度会决定人生的结局。因为创造天地的主为这个世界设立了标准,如同乌西雅王违背祂的标准遭到审判一样,我们的行为也会受到神的审判或祝福。


这些话会使你产生警惕吗?


【1】参布鲁格曼(Walter Brueggemann)著,许子韵译:《布氏旧约导论:正典与基督教的想象》(香港:天道,2012),页246。

【2】同上,页268。



04

每日新约

希伯来书 第九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希伯来》第九章释经 | 朝圣者的第九堂课


如今,学生们心中的石头似乎落了下来!有茅塞顿开之感,因着受苦而悲伤的脸庞,仿佛也有了笑容!


而这时,却听到老师说“既说新约,前约就为旧了,但那渐旧渐衰的必快归于无有了”。他们又纳闷了,既然圣约都要成为过去,那么,类如“圣所、至圣所、金香炉、约柜、金罐和亚伦发芽的杖、两块法版、那荣耀的基路伯所笼罩着的施恩座,这些神圣之物及其象征就不要了?还有那些严格的礼拜、洁净、献祭制度就此作罢了吗?这些可是上主所设立的!”


“我能理解你们的困惑,不过,你们还是需要仔细想一想,那些帮助人的礼拜之物,和使人接近上主的礼仪制度,有没有使前来礼拜的人,得以完全呢?再包括,这些用来献祭的公羊、山羊的血,和母牛犊的灰,能一次性除去人良心上的罪吗?”老师看着他们。


“看看耶稣,衪并不在地上的圣所献祭,乃是在天上那更大更全备的圣所里(各各他山),祂所献上的祭物,也不是山羊和牛犊,乃是祂自己;所流的也不是这些祭牲的血,而是祂自己的血;祂是完全的,所献的祭也是完全的;祂所献上的祭,非亚伦祭司体系所能相比。你看,亚伦体系的大祭司,需要每年都献祭,而祂,只一次进入圣所(十字架),献上自己,就永远担当了我们的罪,衪的血,也洗净了我们的心灵,除去我们的死,使我们可以永远事奉神,且与祂面对面。这可是亚伦体系的大祭司梦寐以求的。


其实,先前的帐幕,也就是摩西时期的帐幕,是为了反映天上的帐幕,当时,摩西也说,地上的帐幕是按着山上的样式所启示的。如今,天上的既然显现了,那地上的,就功德圆满了。


现今,耶稣这位大祭司已经在高天之上,尽管我们暂时看不见衪,但有一天,祂还要最后显现。那时,与罪无关,乃是要完全拯救我们。这样看来,旧约是指向耶稣,衪如今一次献上自己的身体,就使我们这些朝圣者,得以成圣。”


05

默想二


老师要求他的学生要改变!因为神的立约方式也改变了!而我们经常如陶恕(A.W.Tozer)所说:“我们所面临的困难,是因为很多时候,我们不愿意按神的本性接受祂,并相应地调整我们的生命。我们坚持试图改变祂,令祂接近我们自己的形像”。

通过这一堂课的聆听、思索,你觉得自己有什么需要改变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