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每日诗篇祷告
诗情祷语
(作者:尤金·毕德生)
5月8日 | 我们经过水火
朗读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诗篇第66篇1-12节
1 全地都当向 神欢呼!
2 歌颂他名的荣耀,
用赞美的言语将他的荣耀发明。
3 当对 神说:“你的作为何等可畏!
因你的大能,仇敌要投降你。
4 全地要敬拜你,歌颂你,
要歌颂你的名。”〔细拉〕
5 你们来看 神所行的,
他向世人所作之事是可畏的。
6 他将海变成干地,
众民步行过河。我们在那里因他欢喜。
7 他用权能治理万民,直到永远。
他的眼睛鉴察列邦,
悖逆的人不可自高。〔细拉〕
8 万民哪,你们当称颂我们的 神,
使人得听赞美他的声音。
9 他使我们的性命存活,
也不叫我们的脚摇动。
10 神啊,你曾试验我们,
熬炼我们,如熬炼银子一样。
11 你使我们进入网罗,
把重担放在我们的身上。
12 你使人坐车轧我们的头。
我们经过水火,你却使我们到丰富之地。
省思:
每一次的试炼皆是为了深化、
锤炼敬虔的生命。
这位诗篇作者的见证感人至深:
他既经受了人能施加于他的极恶,
同时也经历了神要赐给他的极善。
他歌唱时,并未数算自己的伤疤,
而是有节奏地发出颂赞。
祷告:
全能的神,祢曾从水火中施行拯救。
但我往往未能将祢过去的辉煌作为,
连于祢如今要在我身上所作的。
请帮助我于现今的时日
感受到二者之间的联系,
并藉着耶稣基督唱出我的喜乐。
阿们。
02
每日旧约及简释
以赛亚书 第六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以赛亚书》第6章释经|不洁与圣洁
如前面五章所述:犹大与以色列离弃雅威、膜拜偶像、道德沦丧、社会不公、仰赖权力与财富、纸醉金迷。按照雅威与他们立约的要求,他们要成为圣洁的族类,他们却严重不洁,必然要遭到审判。不过,在审判的信息中,又经常忽然夹杂着复兴的内容。也就是说,这个无可救药的国家,仍旧有出路。那理由是什么?先知就以他自身蒙召的经历,来说明一至五章这种双重性信息的可靠。
先知在乌西雅王驾崩之时蒙召。为什么偏偏在这个时候呢?乌西雅王给犹大带来自所罗门之后的又一辉煌,但也是没落的开始。他的继任者约坦不是个有能力的王,要抗衡迅速崛起的亚述帝国[11],极不容易。很快,犹大就陷入重重危机之中,那出路在哪里?
以赛亚看见主的宝座,和祂那遮盖了圣殿的衣裳(1节)。强大的王死了,而神的宝座却出现了!每一位神的百姓(以赛亚就是其中一个)都需要调整眼光,到底谁才是这世界的王?谁才是整个民族的主?提革拉毘列色三世?乌西雅?约坦?还是雅威?
以赛亚在这个异象里除了看到神的神圣之外,也看到自己的问题:自己是多么污秽——他说,我是嘴唇不洁的人,又住在不洁的民中。他知道圣洁的神,无法容忍人的败坏,所以他说,有祸了,灭亡了(5节)!
没想到,神不让他灭亡,却让撒拉弗拿红炭涂在他的嘴唇上,除掉他的罪孽,赦免他的罪过(6-7节)。之后,神正式委任他,去完成任务。令以赛亚震惊的是,神叫他去宣讲,让百姓心里更加刚硬的信息(9-10节),直到被彻底审判,全国像是一片树林全都被砍伐了为止(11-13节)。不过,最后一句话留下悬念——这圣洁的族类就是国中的树墩(新汉译本),看来,雅威为他们留有余种,留有一丝生机。
故此,以赛亚自己蒙召的异象,给已死的以色列一个范例!他自身的污秽,象征着以色列百姓的污秽,他在圣者面前悔改得洁净,意味着以色列百姓需要被炼净,之后蒙拯救;他们仍有出路——审判之后,有一部分人要被留下来,就好像整片树林被砍伐后,留有等待发芽的树墩子。
03
默想之一
J.B.菲利普(J.B.Phillips),有一本书《你的神太小了》[12]。一看书名,我们大致能猜到作者想说什么。他指出,福音派信徒心目中的神实在太小了!人们往往强调神与个人的关系,当然,这是一项不争的事实,但这会带来一个危机,容易将神当作是为人服务而存在的。
这点与活在乌西雅王执政期间的以色列人相似,他们所理解的神,与偶像差不多,是一位可被操控的神,而以赛亚的异象打翻了人的幻想。
今天的基督徒也容易将耶稣当做是“天上的好朋友”,我们急需恢复对神的领会——祂是一位令人敬畏的神,祂的荣光充满全地。菲利普有无提醒你?
[11] 那时是亚述王提革拉毘列色三世当政。
[12] 引自网上资源:《基督徒,您把耶稣变小了吗?》https://www.christiantimes.cn/news/20522/。2022.1.18下载。
04
每日加量
希伯来书 第十三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希伯来书》第13章释经 | 朝圣者的第十三堂课
在信仰集训课堂的最后一课,老师沿袭前面群体的思路,鼓励他的学生,要在物质上相互资助及彼此服侍,彼此的重担,也要互相分担,以此来减轻各自的失落感。也就是说,所有信仰的实践,都需要看到“群体的呼召”,是何等的重要!
故此,老师呼吁学生,需要继续保持“弟兄相爱的心”,视对方为一家人,并将此作为他们首要效忠和当尽的义务。就是从远处而来的信徒,也当与他们保持团结一致;而那些落入灾难中的人,则要记念他们,因为支持其他的成员,才能使别的跟随者,保持对信仰的忠心。
信徒生活也持定一些原则,包括在婚姻生活,对神、对基督,对传道人,都需要努力,尽显信徒的模范(4-8节)。信仰群体稳固了,信徒们对那些异端怪论,才会有识别的能力和抗拒的能力。
在10至24节的最后劝勉中,老师又一次将对基督、信仰的宣告、彼此的忠心这些内容,与彼此的扶持联系了起来,再次提醒他们,群体生活是何等的重要。
另外,一个非常要紧的就是——因着耶稣“献祭”所建立的祭坛并不在耶路撒冷,那我们的祭坛,也改变了,我们今天的意识形态崇拜的实践,要完全有别于圣殿。我们这群新约的信徒,如今受邀以祭司的职分,在神的宝座,也就是天上的宝座前侍奉。而这种敬拜和侍奉,已经转化为在日常生活中,彼此的相爱、鼓励和帮助,而不像眼见的圣殿里的那些活动。
05
默想之二
从老师的教导中,我们可以领悟到:如果我们积极巩固群体的观念、价值、应许,寻求弟兄姐妹之间和教会领袖的认同,而不在不信的社会里去寻求接纳与肯定(13:17节),那么我们将更有能力,与现有社会价值相抗衡。
并且,我们能够更真实地彼此肯定和自我肯定——作为神的子民、基督的伙伴、神国度的公民,以及永存基业的继承者。我们也能够向彼此保证,对那更美的盟约的盼望和依据是真实可靠的;并能忍受生命的淬炼(管教),尽管管教使我们感到痛苦,却使我们在神面前,得到永远的荣耀和赞许。
老师的这些话对你有帮助吗?在世道艰难之时,你可以做些什么调整,使自己更能融进现在的信仰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