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每日诗篇祷告
诗情祷语
(作者:尤金·毕德生)
4月26日 | 灾害
朗读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诗篇第五十七篇
1 神啊,求你怜悯我,怜悯我!
因为我的心投靠你。
我要投靠在你翅膀的荫下,
等到灾害过去。
2 我要求告至高的 神,
就是为我成全诸事的 神。
3 那要吞我的人辱骂我的时候,
神从天上必施恩救我,
也必向我发出慈爱和诚实。
4 我的性命在狮子中间,
我躺卧在性如烈火的世人当中。
他们的牙齿是枪、箭,
他们的舌头是快刀。
5 神啊,愿你崇高过于诸天,
愿你的荣耀高过全地。
6 他们为我的脚设下网罗,
压制我的心。
他们在我面前挖了坑,
自己反掉在其中。〔细拉〕
7 神啊,我心坚定,我心坚定。
我要唱诗,我要歌颂!
8 我的灵啊(原文作“荣耀”),
你当醒起!琴瑟啊,你们当醒起!
我自己要极早醒起。
9 主啊,我要在万民中称谢你,
在列邦中歌颂你;
10 因为你的慈爱高及诸天,
你的诚实达到穹苍。
11 神啊,愿你崇高过于诸天。
愿你的荣耀高过全地!
省思:
祷告在竞相纷呈的对比中展开——
那一面是灾害和吞噬人的狮子,
这一面是神坚定的大爱和信实。
没有交锋,一比高低,
那些刺耳的毁灭声
已被赞美的歌声所取代。
祷告:
神啊,
请把我从罪和试探的虚幻噩梦中唤醒,
不让它们搅扰我在祢里面的平安:
好让我活在祢旨意的光中,
专注祢在耶稣基督里对我的爱,
奉祢的名求。阿们。
02
每日旧约
雅歌 第一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附录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雅歌》第1章释经|不要轻看我
笔者将雅歌当作是一卷可供演唱的爱情诗集,视它为想通过男女角色的扮演,表达一种爱情观,不打算以历史性的思维来阅读。
大致将整卷分成两大部分:1、一至三章;2、四至八章。
第一部分又可分成四段:
1)一章1至6a;2)一章6b至二章7节;3)二章8节至三章5节;4)三章6节至三章11节。这四段中,每一段都以女主角对耶路撒冷女子的邀请或吩咐为结尾。
第一首(1:1-6a)
一开篇,女孩(和合本标为新妇)以热烈的口吻,期待情郎,一个王者(和合本标为新郎,是王者形象)能够与她亲嘴,燃烧爱情,期盼彼此间有密切、真实的鱼水之欢。可是,王作为爱人的形象一直没有出现。最后,女孩自觉形秽——呼求耶路撒冷的佳丽,不要取笑她长得黑(6a)!
什么原因导致女孩从对王(情郎)的热烈追求,变得如此失落呢?她期望王能爱她,却被忽略。她对爱的追求,没有得到回应。因在这里,有两个现象:
男性角色形象是缺失的。这一段,全是女性在发声,没有男角发声[1]。情爱的世界,男性角色应该是爱人的形象,而这里,取而代之的是王的形象,爱人缺失了;单一女性角色,不能实现爱情。
另外,爱情完全属于二人世界,而这里却成了“众童女都爱你”的故事(1:4);二人世界的爱情,变成了万人迷的剧场。而留下的却是女孩的孤独与自觉形秽,她自我怀疑,是不是因为自己长得太黑了,不能吸引王的爱,竞争不过那些童女?还是其它什么原因呢?总之,“王”这个角色,与她的爱情无关。于是,留下一个基本事实——在王宫里,女孩没有得到真爱。
第二首(1:6b-2:7)
第二首的大场景主要发生在野外,与第一首里的王宫场景产生对比。剧情从女孩反抗哥哥们的意见开始,因为他们拦阻她的爱情(1:6b),最后她与情人实现了鱼水之欢(2:6)。她也由此发出吩咐:“耶路撒冷女子啊,……不要惊动、不要叫醒我所亲爱的”(2:7)。这与第一首对皇城佳丽们的感慨,所表达的情绪完全不同,第一首是追求爱,却得不到的感慨;第二首却是爱欲得到满足后的吩咐:期望皇城佳丽们,不要来打扰她与男孩之间的爱情美梦(2:7)。
第二首情景的最后结局与第一首完全相反,一个是没得到爱的遗憾,一个则是得到爱的满足后的吩咐。如此不同的结局,要表达的是什么呢?
03
默想一
在中国古代,有不少爱情故事深入人心,比如,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唐玄宗李隆基与杨玉环等等,这些爱情故事的凄美,主要是有两方面的原因:
1)相爱双方对彼此都是真挚的;2)而最后,都因阻挠,他们要么有一方死去,要么被拆散。阻挠的力量大致有三:1)不门当户对(如梁山伯与祝英台);2)政治(唐玄宗与杨玉环);3)或王权(牛郎织女,王母娘娘代表着王权)。
试看看,在雅歌的文本里,有这些元素干扰男女主角的爱情吗?
雅歌第一章
附录:不同解释的可能
关于雅歌的解释,大致有两大类型,第一类型是完全从神所创造的男女性爱的关系入手,歌颂爱情的伟大;第二类,认为雅歌里有许多露骨的男女性爱的场景和词汇,不能直接理解为对性爱的歌颂,因这些世俗味太浓,只能以神秘的方式来诠释,将这些描述男女性爱的场景和词汇,用来形容神圣的事情,就是雅威对以色列的爱情[2]。基督教会自教父时期迄今,都以这种寓意性的解读为主流。
荷兰旧约学者福克尔曼(J.P.Fokkelman)认为,雅歌是女主角控制了整首诗歌,凡是男主角的话,都是在女主角的同意下才可以发声[3]。李炽昌与游斌认为:“雅歌用了男性‘不在场’的手法,进一步地突显出女性情欲在诗歌中的突出位置”[4]。
笔者受这些启发,打算将雅歌解读为:女主角通过她自身的爱情经历[5],来表达她的爱情观的诗歌集。先通过女主角追寻爱情的经历:王室内外不同的爱情经验(这些经验可以是没有发生的,以角色扮演的方式来表达她的爱情观)。
然后,来探讨她的爱情观:一个在王之外才能找到的真爱!这种爱,是普通人的两情相悦、真情真性;不在王宫里,也不受王权、荣华和财富的限制。
[1] 福克尔曼J.P.Fokkelman)对角色发声的研究,非常有创建,给我们研究雅歌的主题提供真知灼见,从他的研究成果看到:这一段全是女角在发声。参福克尔曼(J.P.Fokkelman)著,李隽译:《圣经诗歌导读》(香港:天道,2008),页273。
[2] 参贝利.玮柏(Barry G. Webb)著,邵亭怡译《五彩缤纷旧约五小卷——从文学、神学、历史的眼光来读雅歌、路得记、耶利米哀歌、传道书与以斯帖记》(台湾:友友,2006),页37。
[3] 福克尔曼(J.P.Fokkelman)著,李隽译:《圣经诗歌导读》(香港:天道,2008),页231。
[4] 李炽昌、游斌:《生命言说与社群认同——希伯来圣经五小卷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页143。
[5] 李炽昌、游斌认为雅歌是她(女主角)的个人爱情经历,在多次暗示的男女交欢的场景,都是女性主动发动的。同上,页140-141。
04
每日新约
希伯来书 第一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希伯来书》第一章释经 | 朝圣者的第一堂课
美国著名新约学者亚德迈耶·格林说“希伯来书所形容的基督徒信众像一群朝圣者,他们以耶稣作为明确的引导,以天上之城为目标,正因他们所走的旅程需要信心,所以对每个时代中,信心受到阻碍和扰乱的环境都很真实。”[1]
希伯来书的这位未签名的老师,担心他的朝圣者,会因着旅途中所遭受的逼迫和骚扰而惧怕、停滞不前,甚至离开他们接受的基督耶稣的信仰,尤其在面对殉道的威吓之时。
这位老师语重心长地,给他们上了十几堂信仰的课,里头不乏警告之言,对在这旅途中迷失方向的人,劝勉他们要持守基督徒的委身。
老师第一堂的主题:造物主!造物主,这位在圣经里一如既往地启示祂和祂的作为的造物主,如今,祂的压轴戏出场了!就是祂的那位儿子耶稣,这位万有的代理者、承受者和管理者;祂也是神自身光辉所在——也就是说,儿子就是造物主上主的真像;祂对宇宙而言,做了可说是无上恩典的事——祂洗净人的罪之后,坐在神宝座的右边,与造物主上主一同统管天上地下。
接着,老师继续描绘天上宝座周围那辉煌的景象,一群天使围绕在宝座旁,或舞或奏;或唱或歌,齐力地敬拜“神的儿子”,称颂祂那无限尊荣,祂的公义和恒久的性情,以及祂更新现今天地之意旨。这一切尊荣,都是那位极其尊崇的造物主上主赋予祂的。
在老师所描述的天上敬拜的场景中,令学生们感到诧异的是,他们所格外尊崇的天使,却无法享受与神儿子一般的殊荣。甚至,这些天使都随时等候这位儿子的命令和差遣,去为那蒙受救恩的人效力。
这时,老师突然问起:你们既然如此敬重天使,也相信干犯天使的传言,都当受报应,那假如忽略“儿子”亲自讲的救恩,你们能够逃离审判吗(2:1-4)?
05
默想二
这位信仰的导师,要求他的学生,当以无上的态度来看这位“神的儿子”,并要将一切的尊荣给予祂!他的这些要求也提醒:我们的认知、人生专注点要改变!当这些改变了之后,属天的福乐也必将接踵而来。你有无打算调整一下自我的关注?
[1]亚德迈耶·格林和汤姆·玛恩 着 伍美诗译《新约文学与神学:后期著作与背景》页33 天道 200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