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每日诗篇祷告
诗情祷语
(作者:尤金·毕德生)
4月8日 | 避难所与力量
朗读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诗篇第四十六篇
1 神是我们的避难所,是我们的力量,
是我们在患难中随时的帮助。
2 所以地虽改变,
山虽摇动到海心,
3 其中的水虽砰訇翻腾,
山虽因海涨而战抖,
我们也不害怕。〔细拉〕
4 有一道河,这河的分汊,使 神的城欢喜。
这城就是至高者居住的圣所。
5 神在其中,城必不动摇;
到天一亮, 神必帮助这城。
6 外邦喧嚷,列国动摇。
神发声,地便熔化。
7 万军之耶和华与我们同在;
雅各的 神是我们的避难所。〔细拉〕
8 你们来看耶和华的作为,
看他使地怎样荒凉。
9 他止息刀兵,直到地极;
他折弓、断枪,把战车焚烧在火中。
10 你们要休息,要知道我是 神。
我必在外邦中被尊崇,在遍地上也被尊崇。
11 万军之耶和华与我们同在;
雅各的 神是我们的避难所。〔细拉〕
省思:
世人所公认的“坚实”之物,
无论是高山或国家,都相当脆弱。
我们需要的是一种更实质性的东西,
超乎自然或文明所能提供的,
即安稳居住在神的里面。
祷告:
神啊,让我的祷告时刻成为这
闹世中的宁静圈,
让我意识到祢的永恒性,
明白祢在耶稣基督里
与我同在的力量。阿们!
02
每日旧约经文及简释
箴言 第二十六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箴言》第26章释经|败坏的人格
二十六章的格言,比较多的从负面角度来教导:
1、不要结交愚昧人(1-12节)
1至12节所列举的愚昧之举,是大多数人会犯的。这一段对愚昧人的描述,以及当如何看待他、对待他,因愚昧人的尊荣,就如大暑天所下的雪,金秋所下的雨水,极其短暂,所拥有的富贵也如雀鸟会随时飞走,无端的咒诅,却忽然临到(1-2节)。
那该如何对待他呢?要像用鞭子驱赶马,用嚼环套住驴的头,要用杖责打愚昧人!最合适不过,这等人太欠揍了只配挨打,意思是不要向他们学习(3节)。
如何回答他呢?切莫将他当一回事,因为他不知好歹,不要跟他讲理,免得暴殄天物(4-5节)。更不该与他交往,与这类人交往,等于自寻烦恼、自断手脚(6节)。他们所说的话,空洞无用,即使是箴言,在他们的嘴里,也变质了(7节)。也不要把尊荣给他,这些尊荣会像机弦里的石头,带来祸害,又如荆棘在人手中,必然刺伤人手(8-9节)。不要雇用愚昧人,他像是弓箭手,会让你在不经意间蒙受损失(10节)。
愚昧人,其顽梗是根深蒂固的,无法改变的,就好像狗会将自己吐出来的秽物,又吃进去,愚昧人会反反复复地犯同样的错误,就连自以为智慧的愚昧人也都如此(12节)。
2、不要学懒惰人(13-16节)
这段对懒惰人的描述极其生动,令人赞叹,不过,也引起我们的警戒。想想那个懒惰人所说的话,他说自己不是一个偷懒的人,而是一个务实的人;他也不是一个自我放纵的人,只是认为早晨不是他的最佳状态而已(14节)。他是永远在寻找最佳状态的人,就好比,现在不是祷告的时候,因为现在状态不好。他不行动的原因,有时是因为抗议异乡的生活方式(15节);他是永远在酝酿激情与思想的人。这好比,对那种未经深思熟虑的祷告,我感到不齿!他心理上的懒惰是坚守立场(16节),就像我有我的做事立场,为人的原则,我宁可不做,也不会毫无原则!一句话--懒惰的人,永远在为自己找借口。
3、惹事生非的人(17-28节)
智者认为,一个爱管闲事的人,如同没事找事,闲得慌而去拧狗耳朵(17节)。那些喜欢取笑、戏弄别人的人,就如同一个人随时举着火把,或杀人武器,对人有害无益(18-19节)。这类人,实际上就是一个喜爱争竞,甚至在这类场合,他还喜欢煽风点火、柴上浇油,唯恐天下不乱(20-22节)。这种人,时常口蜜腹剑,经常用诡诈、耍手腕、设陷阱,给别人制造祸端(23-26)。
但这等人,不会有好下场,最后都会自我毁灭(27-28节)。
03
默想一
在这三类愚昧人所表现出的那些愚昧之举当中,你觉得,你有哪些缺欠与这些相类似?找出来,对照一下自己,并求神怜悯你,加力量改变你。
04
每日新约经文及简释
帖撒罗尼迦前书 第五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帖撒罗尼迦前书》第5章释经 | 缔造和平的劝慰
紧接着四章的思路,5章1至10节,几乎引用马太福音24章的内容——耶稣当时说:因耶路撒冷的百姓,不肯接待他们的弥赛亚耶稣,将面临终极审判——圣殿被毁!
从本书信的写作时间,和帖撒罗尼迦教会受到犹太人的骚扰(2:13-16)事件来看,保罗所说的“主的日子”,与马太福音24章所记载的耶稣基督的讲法一致!是指主后66-70年的圣殿被罗马提多将军毁灭的事件。保罗因此产生强烈的紧迫感,他期望在圣殿被毁之前,赶紧在外邦土壤上,植上稳固的犹太与外邦结合的教会。
另外,犹太人(律法师和圣殿掌权者),将圣殿被毁的肇因,归咎于跟随拿撒勒人耶稣的犹太人身上(如彼得、保罗等人)。他们指控耶稣是背离祖宗信仰的“异端分子”,而祂的跟随者,还教导外邦人,无需持守律法,就可成为神的百姓。因这亵渎与污秽的行径,导致神的审判(圣殿被毁)。
再加上,因耶稣的门徒,听了主耶稣的劝告,当审判突然来临之时(圣殿遭毁),要赶紧逃跑,不要留下来和犹太人一同与罗马人抗争。他们的这种选择,会导致对圣殿有固有情感的犹太人(包括犹太基督徒),对基督徒产生难以描述的情绪;也容易造成犹太基督徒与外邦基督徒之间的分离(彼得就出现了这问题,参加2:1-14);民族情感加上信仰的混乱,会使更多的犹太人,对新兴的基督信仰,产生极其负面的看法,而不愿意接受祂。这样,他们离弥赛亚就更远了。
这也正是保罗要在圣殿被毁之前,那么迫切地建立犹太人和外邦人合一教会的原因了。
因此,在11至15节,他语重心长地劝慰:在教会里要相互建立、彼此和睦;在遭到患难之时,不要灰心;彼此劝慰,并尊重劝解他们的人,一同来抵制敌对压力。并且,要将:喜乐、祷告、谢恩,活在基督的旨意里,常被圣灵感动,聆听先知讲论,当作日常操练。也要活用理智,省察何为恶,何为善(16-22节)!
最后,保罗祝福他们:在这段关键、极危难时期,能坚守信仰,在主显现(审判)时,无可指摘;彼此间,要常“亲嘴问安”,表明同属基督的身体,并把他的信,念给众人听,因这些信的内容,就如同犹太祭司在聚会完毕之时,对百姓的祝福。
05
默想二
在敌对环境下的帖城信徒,保罗劝导他们要将信仰落实的种种方案,在我们面对现今社会及政治处境时,你认为有哪些可效仿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