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每日诗篇祷告
诗情祷语
(作者:尤金·毕德生)
4月2日| 我的心渴想神
朗读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诗篇》第四十二篇1-5节
1 神啊,我的心切慕你,
如鹿切慕溪水。
2 我的心渴想 神,就是永生 神;
我几时得朝见 神呢?
3 我昼夜以眼泪当饮食,
人不住地对我说:“你的 神在哪里呢?”
4 我从前与众人同往,
用欢呼称赞的声音
领他们到 神的殿里,大家守节。
我追想这些事,
我的心极其悲伤。
5 我的心哪,你为何忧闷?
为何在我里面烦躁?
应当仰望 神,因他笑脸帮助我,
我还要称赞他。
省思:
神之于灵魂,
就如水于身体,
是一种不可或缺的绝对需要。
这一渴慕既证明我们需要神,
也显明神的实在,
祂就在那儿
为要满足我们。
祷告:
“就像鹿被追赶,
躁热不安,切盼清凉的溪水,
神啊,我的心灵渴慕祢,
还有祢滋润、苏醒人心的恩典。”
(Nahum Tate and Nicholas Brady, “As Pants the Hart”)
奉耶稣的名。阿们。
02
每日旧约经文及简释
箴言 第二十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箴言》第20章释经|智慧的来源
怎样才能获得智慧?又怎样才能听懂智慧老师所说的“智慧之言”?相对今天的我们而言,怎么才能读懂这些话语呢?智者认为,智慧来自于以下几方面,不过,并不是说,只来自这几方面,有时是任何方面的组合。也就是说,作为智慧的学子,要从这四方面去寻求智慧。
1、观察与经验
比如1至3节所表达的,酒使人变得失态、亵慢和狂妄,在酒场中,人很难平静,往往因贪杯而误事,人变得十分愚蠢(1节)。又劝在现实中,尽量不要惹官司,那些触犯王法的,必害己命(2节);社交场合,尽量与人为善,那些爱与人争斗的,也经常会自讨没趣(3节)。
又如:“谁为生人作保,就拿谁的衣服;谁为外人作保,谁就要承担”(16节),这些从社会生活中获得的经验之谈,在格言集里,比比皆是。
2、基于传统的教导
智者十分看重传统的价值,比如7节说的:“行为纯正的人,他的子孙是有福的”。这些传统的价值观,在他看来是不能被否定的。又如20节:“咒骂父母的,他的灯必灭,变成漆黑的黑暗”,包括13节所推崇的勤劳的生活态度:“不要贪睡,免致贫穷,眼要睁开,你就吃饱”;还有28节所表达的:王因仁慈和诚实,得以保全他的国位,也因仁慈立稳。这些都信奉传统的教导及传统的价值观。
3、从错误中学习
如俗语说:“吃一堑,长一智”。智者也认为,曾经所犯的错误,也不一定全是负面的,从中吸取教训,不无价值,如:“鞭伤除尽人的罪恶,责打能入人的心腹”(30节)。犯了错后,受责打、被惩戒,实际上是有益处的,可以使自己的罪恶被除去,也能使自己牢牢地吸取教训。
4、敬畏雅威,是一切根基所在
在智者的眼中,智慧的核心是神自己,离开神,就不会有真正洞悉世界的眼光,祂是一切智慧的源头,连观察的能力,都是从神而来的。他说“能听的耳,能看的眼,都是雅威造的”(12节)。那么,敬畏与谦卑,才是智慧人的态度。又因人心多有计谋,而这些计谋,未必正面,需要看雅威的态度如何,行祂所喜悦的,才能蒙福,比如:“两样的砝码,两样的升斗,都为雅威所憎恶”(10,23节)。
更因为雅威监察人心肺腑(27节),所以,我们要来仰望这位比我们更大的主,使我们具有驾驭生活所需的能力,比如:人的脚步为雅威所定,人岂能明白自己的路呢(24节)?
03
默想之一
箴言的来源范围极其宽广,也即是说,对智者而言,神的智慧可以藉着最起码这四种方式而产生,甚至这四种方式都有可能结合在一起。以这四种方式看待神话语的形成,哪一方面对你影响最深?
04
每日新约经文及简释
歌罗西书 第三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歌罗西书》第3章1-17节释经 | 歌罗西人的真圣洁
2章8至23节说,有些宗教师混进歌罗西教会,他们教导这般理论:人可以借着诸般规条,达至圣洁。没想到这般教导的结果,却事与愿违,使人变得世俗又肉体;因为那些禁戒,只是压制情欲与仇恨,并没有消解这些情欲和仇恨,如同只是将狮子关在笼里,笼子坏了,它仍要伤人。只有将其杀死,问题方能解决。因此,三1至四6,保罗要求歌罗西人当以新人样式来模塑:
在三章1至11节,他先有4方面的要求:
1)知己!(1a) 要知道,信徒已与基督同死、同活与同荣,故当在此根基上建立正信与正行!
2)知天!(1b-4) 他们也要在思想上更新,因为思想是行为的首要,要将“天上”作为思想停留之地,“因那里有基督坐在神的右边”。“天堂”是被钉十字架的基督掌权和属衪的信徒被彰显之处。经常将思想停留在那里,久而久之,就会被圣化。
3)去旧!(5-9a) 要将“淫乱、污秽、邪情、恶欲”这些与性罪恶有关的思想和行为剔除。要将“恼恨、忿怒、恶毒、毁谤、污秽的言语”,这些与愤怒有关的东西丢弃。因为这两组,都是对己不忠,对神不忠,又极易犯的典型罪恶。最后还有一恶就是说谎,也要弃绝。
4)迎新!(9b-11) 除了第三项(去旧)负面的革新之外,信徒也要积极行动,即披上主的形像,将因种族、信仰、阶级所产生的相互猜忌与偏见,以及因怀疑而来的各种恶行都除去,用相爱及尊敬来代替。
最后,在12至17节,保罗又加上5项指导,以此来落实“怜悯、恩慈、谦虚、温柔、忍耐”等对人对己之美德,5点要务是:
1)包容:要成长,就当合力而为,并接纳伤己之人。
2)爱作联络:在团体中,当爱运行,就产生平安!因此,无论什么纷争或猜忌,都须在最深处被对付;也无论由谁引起,各人都有责任。
3)教导:同工与传道,务要使教会装满纯正的教导与劝告,此乃牧养重任!道理本属基督,衪乃智慧本体。
4)感恩:感恩是敬拜生活的一部分——敬拜神应与“歌唱”相连。
5)奉主名:劳作、政治活动、养育孩子、写书或开车,不分贵贱;教内与教外,也无高低,都可奉主耶稣之名,亦当感恩而做。
05
默想之二
保罗的生命观是群体性的,你觉得我们教会(你要主动参与),有哪些细节可改善,使人温暖如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