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每日诗篇祷告
诗情祷语
(作者:尤金·毕德生)
3月15日 | 多有苦难
朗读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诗篇》第三十四篇 19-22节
19 义人多有苦难,
但耶和华救他脱离这一切,
20 又保全他一身的骨头,
连一根也不折断。
21 恶必害死恶人;
恨恶义人的,必被定罪。
22 耶和华救赎他仆人的灵魂,
凡投靠他的,必不至定罪。
省思:
“苦难”虽多,
却不及神的“拯救”多。
苦难并不意味神离弃了我们,
逆境也不代表神的谴责定罪。
神的爱和救赎
经得起一切苦难。
祷告:
“永不离我的属天之爱,
我灵疲惫,安息主内,
将主赐我的生命交还,
愿它在祢恩典的海洋中
更圆满、丰盛”。
(George Matheson,“O Love That Wilt Not let Me Go”)
阿门。
02
每日旧约及简释
箴言 第二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箴言》2章|走正道
这位以父亲自居的人,教导他的弟子要听得进去这些智慧之言,看重这些话的价值(1节),并且能够付诸行动去追求、寻找这些见识,就像寻找黄金白银一般执着,并为获得这些智慧而欣喜若狂(2-4节)。那么,就必然会认识到——敬畏雅威的价值究竟有多大,并且明白认识上主到底指的是什么(5节)。
毕竟,智慧是雅威所给的,祂是知识的宝库,和灵感的源泉(6节)。怎么说呢?
真正的智慧使人走上正路,能够塑造人的品性(7-9节)。一个人一旦获得这智慧,心灵就会变得通达(10节),思想也会变得敏锐与缜密(11节),头脑也将变得清晰,对世界的邪恶之道有判断能力,不会随波逐流(12-13节)。而对于世上许多蛊惑人心的理论,也具有抗拒能力。这些极具诱惑力的,可以是一套人生哲学、当时流行的风尚、或投资的方向,也可以是一套婚姻观。总而言之,假如年轻人没有受到智慧女皇的指引,就像娶了当时波斯社会所定义的愚昧妇人[1],虽然美艳,说话极其动听(5:3, 6:24, 7:21),但若娶了她,会使自己的经济受损,甚至,丧失生命(18-19节)。
所以,这位老师力劝学子,不要看见恶人有短暂的荣华(如1:10-19节),就放弃走善人的道路,事实上,从长远看来,能在人类历史上长留的,都是诚诚实实的人,而那些恶人,始终会被除去(20-22节)。
03
默想之一
对智者而言,人性并不是天生就是善的,需要被智慧引导。他认为,智慧存在受造的世界中,执着寻求的人可以获得,这点,与以色列的圣约传统不同。也就是说:箴言从圣约神学之外来谈论智慧,在圣约神学里,一个人的幸福康泰,完全与实践圣约相关;而箴言则认为,要活得好,则要在智慧的引导之下。布鲁格曼认为:箴言的智慧神学“视生命的各个方面都与上主的统治有关……雅威的意向遍及人类生活的每项细节,祂以隐藏的方式使世界有秩序和管理世界的秩序。”[2]
这样看来,箴言给我们看到,除了圣约(五经)之外,需要关注以色列的另外一个传统——智慧传统。箴言里的智慧女皇,就犹如五经里的圣约,两者都来自雅威。圣约神学以圣殿的祭祀与训诲作为基本特征,而箴言的智慧神学则以社会经验及事物内在规律为教导的方向。
不过,智慧与以色列的神有着某种内在的联系,她不是独立的,不能离开对雅威的敬畏来谈论。反过来又得说,箴言的智者,是一个现实主义者,“他能平衡长者的智慧,与祭司先知的理想主义”[3]。
[1] 学者将智慧妇人与愚昧妇人人格化的源头,追溯为波斯社会两种有利或有害犹太社群的两种女人。参柏杜(Leo G.Perdue)著,刘泽佳、谭浚明译:《柏杜论智慧神学》(香港:基道,2012),页137。
[2] 布鲁格曼(Walter Brueggemann)著,许子韵译:《布氏旧约导论:正典与基督教的想象》(香港:天道,2012),页488。
[3] D.Shapiro1989,320.转引自布鲁格曼(Walter Brueggemann)著,许子韵译:《布氏旧约导论:正典与基督教的想象》(香港:天道,2012),页500。
04
每日新约
加拉太书 第一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加拉太书》1章 | 对独一神新的忠诚!
加拉太的教会,又让保罗痛苦万分!这群希腊化的犹太侨民和外邦人,从保罗那里听到了好消息:无论是犹太人、或异化的犹太人,甚至是外邦人,都可以因接受从死里复活的耶稣基督,被神一视同仁地收纳为亚伯拉罕的后裔。可是,从耶路撒冷来的人,搅扰他们,使这个刚刚蒙恩的教会,入了迷惑。
当保罗离开后,有另外一些人进入他们中间,说保罗传讲的“不行”!因千百年来,都没有听说不用进入“妥拉”(律法),就能成为“神的百姓”这回事!
甚至彼得与巴拿巴这两位领袖,在安提阿也一时失误,当耶路撒冷的教会那边来了人之后,他俩就与教会中的外邦信徒隔离,不在一起吃饭了!他们的举措,意味着外邦人哪怕信了耶稣,也依然不洁净(不属于神),这等于说:基督对他们的救赎是无效的;这很容易让外邦信徒失去信心,保罗所讲的可靠吗?信耶稣,不需要接受割礼、成为犹太人,就真的可以成为神那洁净的百姓吗?
保罗马上警觉到问题的严重性,他当众责备彼得(2:11)!没想到,这个在安提阿教会出现的问题,如今却在加拉太恶化了!他为着基督耶稣的信仰做出生死决斗。哥林多教会的问题,尚未触及信仰的底线,而加拉太教会接纳了一些“教师”的教导:恪守传统律法和割礼,如果不守这些,就与亚伯拉罕的神所应许的无缘。这问题已经到了生与死的地步——如今,成为神的百姓靠什么来界定呢?是基督?还是“妥拉”?因为割礼不是割一割而已,它是成为神儿女的合法、具体的象征行动!
当我们知道了这背景之后,就能了解他一开篇就说,他作为使徒的权威性——并不是因着人,乃是因着耶稣基督的原因了(1:1);也能了解他为何会将祭司对百姓的祝福语(民6:24-26),改换一新,用来祝福加拉太教会的意图了(1:3),因他们已成为神那新的百姓了!也能明白他采用摩西在申命记27章的典型用语——“咒诅”的原因了(1:8),这个“处在因背约而被掳的光景中”的用词,在这里的意思是:如果离弃耶稣,就等于像那些仍活在被掳中的犹太人。那靠妥拉可成为神百姓的宣讲,完全是异端邪说!真正的“犹太教”,应该将人带到基督面前才是。
05
默想之二
今天开始,我们要来看保罗如何忠心于神,如何不求讨人的喜悦,而讨基督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