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每日诗篇祷告
诗情祷语
(作者:尤金·毕德生)
2月21日 | 早晨便必欢呼
朗读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诗篇》第三十篇 1-5节
1 耶和华啊,我要尊崇你,
因为你曾提拔我,
不叫仇敌向我夸耀。
2 耶和华我的 神啊,
我曾呼求你,你医治了我。
3 耶和华啊,
你曾把我的灵魂从阴间救上来,
使我存活,不至于下坑。
4 耶和华的圣民哪,
你们要歌颂他,
称赞他可记念的圣名。
5 因为,他的怒气不过是转眼之间,
他的恩典乃是一生之久。
一宿虽然有哭泣,
早晨便必欢呼。
省思:
“某人于夜间收留一名阴郁的过客,
坐在火炉旁;到了早上,
却发现客人已脱胎换骨,其名叫欢欣。”
(Alexander Maclaren, The Psalms,1:284)
把痛苦的经历交给神,
结果会发现生活中其实充满了喜乐与祝福。
祷告:
亲爱的神,
祢以喜乐和救恩环绕我,
悲痛或破灭
都不能把我困在伤痛或绝望中。
今日将充满喜乐,
我为此在耶稣基督里颂赞祢。
阿们。
02
每日经文及简释
约伯记 第二十一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上图: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于主前5世纪列出的古代世界七大奇迹清单,由左至右、由上至下分别为:埃及吉萨胡夫金字塔、巴比伦空中花园、以弗所亚底米神庙、奥林匹亚宙斯神像、波斯摩索拉斯王陵墓、希腊罗得岛太阳神铜像、埃及亚历山大灯塔。这些广为人知的宏伟建筑,实际上都是「霸者的房屋、恶人住过的帐棚」(伯二十一28)。真正的敬畏神的人,并没有什么宏伟的建筑流传至今。)
《约伯记》第21章|约伯对琐法的第二次回应
约伯对琐法的回应,是重温前面所说过的:
A、约伯认为,朋友没有设身处地替他着想,他因此而生气(2-6节)。
B、朋友的结论是:罪产生苦难,他们的推论是,经历苦难证明自身有罪,而约伯坚持说,恶人逍遥自在、六畜兴旺、家业昌盛、儿孙满堂、事事亨通,根本不存在恶人有恶报的事实。就连他们粗鲁地叫上主离开,骄横地说——全能者是谁?我岂能敬拜祂?他们也依然享受荣华富贵(7-16节)。
C、17至22节,让我们看到,约伯对朋友的一番反驳:
朋友们说:恶人不会亨通,他们要像灯一样,很快灭绝,又要像糠秕一样被风吹散。约伯则说:恶人反而亨通,未曾见到上主对他们发怒,毁了他们产业的事情发生!朋友说:那不会长久。约伯说:何尝不会长久呢?朋友则说,不然,那报应会延迟到儿女(19节)。约伯说这是真的吗?那他们在乎什么呢(21节)?用这样的方式,来彰显神的公义,毫无用处(22节)。
D、在23至26节,约伯总结说,活着时没有办法解释,富人与穷人的命运为何不同;死了也没有办法解释,他们的命运为什么相同,因他们一样要被蛆虫覆盖。生命是一个不易觉察的复杂事实。
E、27至28节,约伯认为,朋友们那套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逻辑,与现实所观察到的不符,于是,他认为朋友是不诚实的,他更是愤怒,因他们认为约伯是恶人,按照他们的逻辑,恶人受苦。如今,约伯受苦,所以他就是恶人。
F、在29至33节,约伯所总结的,完全与朋友的不同!朋友说,恶人都因神的忿怒,帐棚被废弃。而约伯说,恶人非但没有羞愧而死,反而,他们得享安康,在世道混乱的时候,他们安全逃脱。他们作过的恶事,也无人敢揭发他们。他们甚至极其荣耀地结束一生,奢华的葬礼,浩浩荡荡的送殡行列,包括豪华的坟墓,这些足见朋友因持守报应神学,而产生错误的思想。
G、故此,他说,朋友们的安慰是徒然的,他们的对答,都是错谬、虚假、无知的言论(34节)。
03
默想之一
莱特(Chrispher J. Wright)说:在我们的生活中,愈是经历了邪恶的事,我们愈是难以理解与邪恶脱离不了关系的上主。我们到底应该怎样去面对这些令人困扰的问题呢[1]?我们从约伯身上可以找到的反应就是抗议。在先知传统里,我们看到的则是哀恸。
先知的哀恸也好,约伯的抗议也好,又能代表什么呢?从中能解决什么问题呢?换成是今天的我们,假如我们也与约伯一样,带着控诉抗议上主,你觉得我们可以这样做吗?如果可以,理由是什么?不可以,理由又是什么?在新约中能找到相应的支持例子吗?
[1] 莱特(Chrispher J. Wright)著,黄从真译:《我不理解的上主:再思苦难、迦南、十架与终末》(台湾:校园,2020),页15。
04
每日加量
哥林多前书 第八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上图:哥林多古城的太阳神阿波罗庙遗址。市上售卖的肉类和食物可能是先祭过阿波罗神的。)
《哥林多前书》第8章 | 什么是真洁净?
第八章,保罗讨论有关信徒对祭偶像之物应持有的立场。当时,公共市场出售的肉类,几乎都是在希腊罗马神明的庙宇里进行屠宰的,主要的销售点也在庙里。哥林多人信主之后,自然会产生这些张力:买肉吃,到庙宇里去举办或参与宴席,都有可能会产生良心内疚,或被人看为是离弃基督,回到拜偶像的生活。
另外,有些信徒未信主前,曾属于希腊罗马神明的宗教群体,且在庙里进行参拜、吃饭;或因生意关系,在庙宇里参与宴席。
在庙宇里(通常是地下室),经常发生如“生日派对、结婚,以及类似的私人庆宴”(有点像现在的KTV、洗浴中心等),因庙宇是当时唯一能提供容纳这么多人的地方(有点像中国的庙会)。为了增加收入,庙宇管理局出租这些房间,供人使用。信徒有可能获邀去参与这些宴会,那么,他们就会产生困扰,可以吃这些食物吗?这些行为是参与偶像崇拜吗?
保罗亮出他的观点:从市上买来的,都可以吃!因为这些食物本来就是神所创造的,尽管偶像崇拜的人,把它献给了偶像,但那不是神,那些泥巴、石头不是神(依然是受造物)。而且,基督对万物(包括食物)具有完全的权柄;信徒也已从偶像的领域中,释放出来了!
不过,因着食用这些肉类,有可能会引起一些人良心软弱,使他们觉得背叛了基督。因此吃的人要考虑,不是食物本身有好有坏,体恤良心软弱的信徒的处境,这才是判断行与不行的焦点。正如在性方面软弱的人(包括寡妇),需要结婚。信心刚强的人,需体恤良心软弱的人,为了他们而不吃在庙宇里祭过偶像的东西。到庙宇里去参与宴会,也要顾及到他们,千万不可说:我是自由的!因信仰是关乎别人的益处——不可让软弱的人跌倒,因基督正是为软弱的人而死。
故此,他有句至理名言:“食物若叫我弟兄跌倒,我就永远不吃肉,免得叫我弟兄跌倒了”(13节)。食肉即便看起来是多么合理的一件事,都比不上弟兄姐妹的益处重要。
03
默想之二
今天,对于类如吃祭过偶像之物,你有没有困扰呢?还有像抽烟、与客户喝酒、到庙宇里参观、去KTV和洗浴中心,你认为保罗会怎么说?他那“强者要顾念弱者”的相处理念,有无影响你服侍教会的态度?
▓ 本文插图选自圣经综合解读 (cmcbibleread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