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经典
每日与主同行 | 2024年2月5日
来源: | 作者:唯信 | 发布时间: 449天前 | 342 次浏览 | 分享到:
1. 诗情祷语 | 我是虫,不是人
2. 每日旧约 | 伯4章-以利法的回应
3. 默想之一 | 约伯和屈原
4. 每日新约 | 罗8章-圣灵里新的旷野路
5. 默想之二 | 体会上主的同在

01

每日诗篇祷告

情祷

(作者:尤金·毕德生)

2月5日 | 我是虫,不是人



朗读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诗篇》第二十二篇 6~11节

  

 6    但我是虫,不是人,

        被众人羞辱,被百姓藐视。

 7    凡看见我的都嗤笑我,

        他们撇嘴摇头,说:

 8   “他把自己交托耶和华,

        耶和华可以救他吧!

        耶和华既喜悦他,

        可以搭救他吧!”


 9    但你是叫我出母腹的,

        我在母怀里,

        你就使我有倚靠的心;

10   我自出母胎就被交在你手里,

        从我母亲生我,

        你就是我的    神。

11   求你不要远离我,

        因为急难临近了,

        没有人帮助我。


省思:

被人轻蔑嘲弄的屈辱,

与神的怜惜恩待——形成了对比。

别人如何对待我们,固然非常重要;

但神如何对待我们,却更为重要,

将最终起决定的作用。


祷告:

亲爱的神,

请让我透过祢爱的眼光

来看自己的一生,

以仔细体察祢对我的心意,

明白祢在耶稣基督里

为我所成就的一切。阿门。



02
每日旧约经文及简释

约伯记 第四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约伯记》 第4章|以利法的回应


当约伯发泄那受苦的情绪,并没有怀疑自己的信仰和德行。这种哀歌唱出来之时,本身就具有医治的作用。因我们受理性主义影响太多,总想在言语中寻找对与错,尤其是在信仰态度上,或许未能了解古人在悲哀时,而歌之的习惯。


当约伯表达完这些极其极端的情绪后,以利法首先回应他,其论调基本按照因果报应,“是在重申以色列的圣约传统,及上主所管理的世界是可靠的,顺服者蒙福,悖逆者受难。”[1] 


A、他先以同情的口吻进入,希望约伯能想起,他自己曾在别人困难之时教导、安慰别人(3-4节)。同样,如今别人的言语也都有益于自己(2,5节),尤其是遭遇如此大的灾难时,要振作起来(5节),那办法就像自己对别人的作用一样,需第三者的帮助。


B、他接下来则以约伯一直所坚持的信念来安慰他:“你所恃的不是敬畏神吗”(6节)?也就是说,他完全以圣约的思维,来理解约伯如今所遭遇的情况,这点其实与约伯的观点是一致的。他说完全正直的上主,岂能弃约伯的苦难而不顾呢,就连狮子,神都自有分寸(6-11节)。


C、为了表明他话语的可靠,他用自己亲身的体会来安慰约伯,在12至21节,说自己曾在晚上领受神秘的经验。他认为,无人能在上主面前自称为义。那么,人岂能与神平起平坐呢?人如此脆弱,对于神能理解多少呢?或许就在这里,踏入危险的一步——他认为,人是不能讨论神的,因为人不能如此无礼。然而,约伯与朋友不同,他则认为人与神可以对话,这正是他为何会刨根到底的原因。



另外,以利法尽管没有直接说,约伯的苦难是因为约伯犯罪,但根据他对圣约传统的理解,在结论上只能将约伯的苦难归咎为叛逆。


03

默想之一


中国战国的政治家屈原[2],其作品《天问》,以一系列的“问题”所构成,包含对“天地”、对“宇宙”、对“人性”、对“道德”、对“自然”等方面的“拷问,与约伯对命运的不解有许多相似之处。


不同的就是,约伯尽管不能领会为何会遭到这些灾难,但他最终还是有人生的答案。而屈原却永远没有答案,当他看到自己的国家被秦国吞并,只得投江自尽。约伯也曾万念俱灰、有求死的念头,而他始终将困扰、痛苦抛向一位会与人往来的上主;而屈原所问的,却是永远不会回答他的天。从某一层面看来,约伯和屈原,都是悲剧人物,而约伯却能从悲剧中浴火重生,因为他所面对的悲剧人生,是有造物主参与的。



试分享你曾在苦难中的经历,如何体会主在你生命中的参与。



[1] 参布鲁格曼:《布氏旧约导论:正典与基督教的想象》,页467。


[2]  屈原(约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年),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出生于楚国丹阳秭归(今湖北宜昌),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


04

每日新约经文及简释 

罗马书 第八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罗马书》第8章 | 圣灵里新的旷野路


第八章,保罗如释重负地说:在基督里就不定罪了。因赐生命圣灵的律释放了我们,使我们脱离罪和死的律。耶稣做了一件不可撤销,不可逆转,迥然不同的事,使我们的人生,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将我们从“我真是苦啊”这种不幸中解救出来。如今,死亡的判决被撤销了,因为死亡的判决已经执行了——基督已经死了(1-2节)。



律法因人有软弱,对活在“肉体”世界的人而言, 未能翻转罪恶与死亡。而超越的上主,“差遣自己的儿子,成肉身、作赎罪、定罪案”。祂从我们一无所知的开端与终结的世界——一个未曾堕落的王国,来到祂了如指掌的暂时、堕落的世界里。祂来并不是以道德来改变这肉体的世界(亚当的世界,被罪囚禁、会消亡的世界),祂来为的是宣告肉体复活——这将腐烂的世界要焕然一新;宣告新人类、新世界、新创造。使我们可以看到上主的形象,在上主里看到人的原型。祂以祂的行动(十字架的死亡及阴间的复活,和如今宇宙性的掌权),使死亡和罪恶完全销声匿迹,而义(与神面对面的关系),则成全在我们身上(3-4节)。


因弥赛亚献上自己作赎罪祭,祂倒转自己(自己成为罪身形状,不朽的成为可朽的),也倒转我们人类的自然与历史,使我们的罪孽在祂身上被判决,我们也看到在上主面前,人类的真相,得到前所未有的关系——义人(与神相和),和前所未闻的能力——不随从肉体世界而灭亡,却随圣灵新造的世界而生。朽坏的我们如今因着弥赛亚耶稣成为了不朽的。我们的前科被基督代替了,而未来则在圣灵里焕然一新(5-6节)。于是,我们属于基督,属于祂的一切,属于祂的死、属于祂的生,祂赋予我们新的意义,圣灵给予生命和平安,废除我们与神彼此为仇的关系,如同亚伯拉罕一般,成为上主的友人,结束了不讨祂喜悦的人生轨迹(7-8节)。


那么,对于如今依然活在“弥赛亚将临期”的人,当如何活着呢?10至39节,就细致地回答了。基督已临——基督已复活得胜、圣灵已降临,并与圣民同在;基督未临——这个世界属肉体,还有待救赎。保罗建议:将永恒上主作为焦点关注,因这苦难,有着一去不复返的特征,并酝酿整个宇宙最终的复活与完全的更新。神的百姓,如今与受造物一同叹息(23节),是怀着对荣耀的将来(18节)的期待。


所以,靠着圣灵的帮助与成就在其中行事(26-30),是非常关键的活法——我们也由此看到,不再孤立无援,在圣灵的帮助下,左右逢源。我们的人生也不再是虚幻的,乃是胸有成竹的。甚至,无论在何时,基督都为我们开释(35-39)。


05

默想之二


你有过在基督里、在圣灵里自由的经历吗?


假如没有,你可以安静下来,邀请上主临在你身,你慢慢体会祂的同在吧。



不用焦急,不用害怕,祂的临在会使你有心旷神怡般的平安,因为这本是祂要赐给你的。




▓ 本文插图选自罗马尼亚画家 柯尔尼留·巴巴 ( C.Corneliu Baba 1906 - 1997 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