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每日诗篇祷告
诗情祷语
(作者:尤金·毕德生)
2月2日 | 美福
朗读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诗篇》第二十一篇1-7节
1 耶和华啊,王必因你的能力欢喜;
因你的救恩,他的快乐何其大!
2 他心里所愿的,你已经赐给他;
他嘴唇所求的,你未尝不应允。〔细拉〕
3 你以美福迎接他,
把精金的冠冕戴在他头上。
4 他向你求寿,你便赐给他,
就是日子长久,直到永远。
5 他因你的救恩大有荣耀,
你又将尊荣威严加在他身上。
6 你使他有洪福,直到永远,
又使他在你面前欢喜快乐。
7 王倚靠耶和华,
因至高者的慈爱必不摇动。
省思:
我们不多感恩,
乃因我们不多思想。
若专心数算,
将发现有那么多的美事来自神,
就会欢喜地一再表示感恩。
祷告:
感谢天父,
祢以坚定不移的爱环绕我,
并以之为我生命的核心。
每一事物都充溢着祢慷慨注入的惊喜。
奉耶稣基督的恩名,感谢祢。阿们。
02
每日旧约经文及简释
约伯记 第一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约伯记》 第1章 | 悲伤的序曲
约伯记的故事背景似乎是在以色列境外。在神学上,以以色列的圣约及智慧传统作为基本假设,挑战以色列信仰的基本前提,并拒绝为出现在以色列范围里最艰难的神学问题,提供任何简易的决议【1】。文体与诗篇相类似,以哀歌和赞美诗为基本表达方式,通过三者的对话(申辩)来表达其中的信仰观点,在素材上采纳了古代近东的文化资料,试图以艺术的形式,来表达信仰和生活所遇见的危机,并不是提供给我们信仰的答案或“信徒行事为人的操作手册”;并没有任何的历史处境,这不是资料的遗失,乃是作者的刻意关怀,现代人喜欢追究的历史真实性问题,在约伯记里面是不会有答案的。
在结构上,大致是这样的,一至二章拉开了序幕之后;三章至四十二章6节,是一段长诗,由二十九至三十一章约伯的独白,连接前后两段辩论。布鲁格曼认为,前后段辩论主要涉及的是以色列的妥拉旧传统及智慧所产生的信仰、道德和忠诚的问题,过于今天我们所关心的“神义论”和“邪恶”的问题【2】。
一至二章的序幕,我们作为读者被带到幕后,观看雅威与称为撒旦的控告者之间的“打赌”。撒旦好像是向上主报告人类的种种不是,而雅威则另有看法。于是,他们之间就圈进了另外一个角色——约伯这位敬虔的大财主,他们对约伯这人的看法完全不同,雅威称赞约伯为人完全正直,敬畏神(祂关注人的善过于关注人的恶)!而撒旦却质疑约伯为人的动机——出自于一种交换的心理需要,并且说,只要雅威剔除他的好处,他必原形毕露,当面弃绝雅威!那么,一个现实就摆在面前,雅威与约伯的交情可靠吗?还是撒旦对人类的观察正确,尤其是对约伯的看法,谁的更可靠呢?谁认识人心?是撒旦,还是雅威呢?
另外,我们因此可以看到人的确可以讨神喜悦,神也相当看重人的义行。而撒旦不懂这些,后面出场的约伯的三个朋友,对神和人的论调和撒旦非常相像,看起来谦卑,但贬低上主的受造物——认为人无法在上主面前称义,受造物算不了什么,这就等于认为上主看不上受造物,人和神也无法对话。很自然,他们会认为约伯受苦,一定是得罪了神。上主就像“撒旦”一样,随时纠察人的恶行。其实我们知道——上主看重约伯的义过于一切。
故此,他们之间的赌注就是苦难,而隔着天地之遥的约伯尝尽了人间凄苦。在一天之间,飞来横祸,儿女、仆人、牲畜尽失,这一连串的灾难使他连反应的机会都没有。这等于撒旦如愿以偿——剥夺了约伯所拥有的所有与后代。真没想到,撒旦的结论是错误的,约伯却这样来回应人生所遭遇的灭顶之灾:“赏赐的是雅威,收取的也是雅威,雅威的名是应当称颂的”(21节)。看来,灾难并没有影响到他对雅威的忠诚,他完全认同自己只是一个蒙恩的人!他看重蒙恩过于灾难,这点和雅威看重人的义过于人的恶如出一辙。
03
默想之一
你在友情、工作、或爱情方面,有遭受考验的事情吗?回想当时的情形,对于真相,是不是蒙在鼓里,不知实情如何?你当时的反应是如何?
【1】参布鲁格曼(Walter Brueggemann)著,许子韵译:《布氏旧约导论:正典与基督教的想象》(香港:天道,2012),页465。
【2】同上,页466。
04
每日新约经文及简释
罗马书 第五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罗马书》第5章 | 耶稣带来新的创世记
第四章,保罗以亚伯拉罕和撒拉作为耶稣复活故事的引子,亚伯拉罕的信心,倒转了创世记第三章的命运,儿子以撒成为新创造的开始,指向耶稣的死里复活——旧世界已死,新世界已复活,神给亚伯拉罕的应许已实现,全世界的信心之家被建立起来了。
五章1至2节,保罗说“因信称义”将“神的信实落实了”,背叛的人类——被接纳为神的儿女;与神和好——神免去愤怒;盼望神的荣耀——神完全恢复了创造的美善”。因着耶稣基督,恢复了亚当所失去的伊甸园,天使所把守的路已经开通,神不再与人为敌了。
而且,在这个新的世界里,神的圣灵将祂的爱浇灌在信徒悲怆的心灵里。因为我们所有痛苦的感受都是深感被遗弃、被咒诅。例如,当我们遭到飞来横祸,我们会问:我的天,我招惹谁了?为什么对我不公平?
而如今,这类的经验被倒转了!事实显明,耶稣在我们还作罪人的时候,就为我们而死,祂的爱在背叛、堕落的受造物还未及时回应之前,已经彰显出来了(3-8节)。如今,因着耶稣的血(旧约献祭的场景),上主的愤怒免去了,因祂那最大的忿怒已经发在耶稣的身上,上主与我们和解了,我们成为了祂的忠诚百姓!我们也可以时常经验到神的爱。哪怕在我们遇见灾祸之时,都知道耶稣也在暗中一直支持,祂的死使罪人与神建立了新的关系,而复活则带给罪人享有新生命的盼望。
这也正是保罗为何会在12至21节,将亚当和基督作对比的原因。亚当代表着一个国度,他以罪建立了这个国度,给这世界的遗产就是死亡。而基督则与亚当相对立,祂树立不同的楷模(5:14下),祂为全人类的罪带来恩典的行动,做了一件惊天动地的事,以死亡和复活,使人类战胜了亚当因背叛神所带来的恶果;祂作弥赛亚,以忠诚与顺服赢得了生命(15-17节)。
最后,保罗总结说:罪在哪里显多,恩典就更显多了。是的,罪的权势极大,但神恩典的能力完全盖过它。罪作了王叫人死,照样,神的恩典突破死亡,并把伏在其下的人救出来。这就是因主基督得永生,或称义的人在“生命中作王”的意思,其目的是使神在我们身上,来管治祂的新创造。
05
默想之二
用以色列故事的原型,来精心阐述耶稣所带来的神国故事,这样的角度解读罗马书,你能认同吗?你觉得这样的阅读有什么益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