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经典
每日与主同行|2024年1月10日
来源: | 作者:唯信 | 发布时间: 476天前 | 343 次浏览 | 分享到:
1. 诗情祷语 | 患难时的高台
2. 每日经文 | 拉10章-断绝婚姻关系
3. 默 想 一 | 婚姻与信仰
4. 每日加量 | 徒10章-哥尼流家的五旬节
5. 默 想 二 | 教会的启发和提醒

01

每日诗篇祷告

诗情祷语

(作者:尤金·毕德生)

1月10日 患难时的高台


朗读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诗篇》第九篇1-10节


1 我要一心称谢耶和华,

    我要传扬你一切奇妙的作为。

2 我要因你欢喜快乐,

    至高者啊,我要歌颂你的名。


3 我的仇敌转身退去的时候,

    他们一见你的面就跌倒灭亡。

4 因你已经为我伸冤,为我辨屈;

    你坐在宝座上,按公义审判。


5 你曾斥责外邦,你曾灭绝恶人,

    你曾涂抹他们的名,直到永永远远。

6 仇敌到了尽头,

    他们被毁坏,直到永远。

    你拆毁他们的城邑,

    连他们的名号都归于无有。


7 惟耶和华坐着为王,直到永远,

    他已经为审判设摆他的宝座。

8 他要按公义审判世界,

    按正直判断万民。


9 耶和华又要给受欺压的人作高台,

    在患难的时候作高台。

10 耶和华啊,认识你名的人要倚靠你,

    因你没有离弃寻求你的人。

 

省思:

当国家民族倾危,社会文明瓦解,

信靠神的人并不随着众民哀叹,

而是赞美自己的主。

因确信神乃以智慧行作一切,

并确知自己就在神的救恩计划中。

 

祷告:

至高的神,我赞美祢,

因祢将我安置在恩典的保障中,

让我每天经历祢的临在,

并知道祢在耶稣基督里庇护我,

奉祂的名祷告。阿们。



02
每日经文及简释

以斯拉记 第十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上图:雨中的耶路撒冷西墙。以色列的夏天旱季,冬天是雨季。)


 《以斯拉记》第10章|断绝婚姻关系


以斯拉的祷告产生了果效,为了使以色列人还有指望,众人愿意与他一同,不惜任何代价来采取行动(1-5节)。


于是,以斯拉退下去独自一人禁食和哀伤,为行动作出心理上的准备(6节)。然后,他与众首领通告全体民众,必须在三日内一同聚集在耶路撒冷,否则,将以强制的手段,抄违抗命令的人的家,并将他们驱逐,不让他们继续留在归回的人群里(7-8节)。


第9节让我们看到,在一个下雨的时刻,众人聚集在一起,听以斯拉的命令。以斯拉直言不讳的说,他们娶了外邦女子有罪了!也使整个民族陷入罪中(9-10节)。


群众接受以斯拉的控告,承认在娶外邦女子的事上有罪了,导致雅威的愤怒。他们建议将这种复杂的事情,交给各族首领去处置,因为此事不是一时半会可以完结的(12-14节)。


而民中的领袖约拿单、雅哈谢及米书兰和沙比太等人,反对此事,可能这四个人认为以斯拉的作法太苛刻,不合乎律法的要求,他们心里有很大的疑虑(15节)。


以斯拉他们用了三个月的时间查办这件事(16-17节),发现大祭司耶书亚的子孙约萨达的后代,也娶了外邦女子(18-19节);几位领袖和利未人也有此事(20-24节),从25节到44节,列出了其中的九个家族为代表,他们也娶了外邦女子。可想而知,以斯拉需要多么强硬,才能实施改革。




03

默想一


如前面所言,以斯拉付诸摩西传统,来解决异族通婚的问题,可谓代价极其重大。他的改革措施引起我们思索:


从第十章18至44节的名单中看到,异族通婚已在群体中生根,以斯拉要求他们集体离婚!我们对他的这种作法未免感到困惑!他的神学大致方向是正确的,但他们这种迅速终止婚姻、瓦解家庭的做法,是否过激了呢?比如,他将外邦女子所生的孩子,都一同驱逐(10:3),这个做法有坚固的神学根据吗?试看看,在以色列的传统当中,有无与外族通婚的例子,可供参考呢?以斯拉有其它办法可选择吗?他所面临的问题,与摩西所面临的情况相同吗(参出34:11-16,申7:1-4)?罗列3至4点作对比。


当然,就以斯拉而言,对百姓婚姻的处理,在当时的处境是不成问题的,“因他的洁净运动是属于排他性的律法洁净礼”[1],为了强化他们这群归回的犹太人,是完全属于洁净的一群,而别人不是。他们的策略是奏效的,我们需要在他们所面临的社会困境下,来理解他们这种重新宣称自己属于“圣洁群体”的做法。


你认为这个事例可以用来教导基督徒与非基督徒的婚姻问题吗?假如你认为可以的话,理由是什么?不可以的话,理由是什么?



[1] 参布鲁格曼《布氏旧约导论:正典与基督教的想象》,页578。




04

每日加量

使徒行传 第十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上图:硝皮匠西门的家,位于约帕旧城。


《使徒行传》第10章 | 哥尼流家的五旬节


如今,由耶路撒冷而来的福音,传得越来越远了!弥赛亚群体的成员,也越来越多元了,连敌对者扫罗,都成为了向外邦宣教的大能勇士。后来的他,从哪里来的灵感——外邦人不需要成为犹太人,就一样成为尊荣的上主百姓呢?从上文下理而言,路加似乎以哥尼流与彼得的互动的事例,提供了答案:


哥尼流的异象(1-9节)

这位罗马军官在犹太人固定祷告时间(申初),蒙天使夸奖:帮助穷人的善行,为“蒙记念的奉献”——一个不洁净的外邦人,展现了一个敬虔的犹太人该有的善行。不过,他依然需要通过犹太人,才被纳入弥赛亚的新群体里,以示彼此合一。


彼得的异象(10-23节)

将外邦人纳入新群体的担子,就落在彼得这位耶路撒冷的领袖身上,这是他见异象的重点。天使要他改变心意:那包裹着各种不洁之物的大布,所象征的不圣洁身份,其意义已经不复存在了——“不要将神所洁净的东西,称为不洁净”(15节直译)。彼得必须停止自己固有的思想方式,不可再将外邦人视为不洁!


外邦人的五旬节(24-48节)

哥尼流俯伏在一个犹太人面前,从国家身份而言,这是完全不对等的,表明他看重永生神面前的身份,远超帝国所拥有的特权。他们彼此重述异象之后,彼得就以六部分来传达他的信息(34-43节):


1、每个人在神面前都平等(34-35节);


2、主耶稣是和平使者的具体代表(36节);


3、耶稣的善行和医治能力,如今从祂的继承者,显示了出来(37-38节);


4、彼得是耶稣从死里复活的见证(39-41节);


5、耶稣作为审判主的绝对主权(42节);


6、凡信从耶稣的都得到赦免的应许(43节)。



05

默想二


44至48节,当彼得讲了这些,圣灵就如同发生在耶路撒冷五旬节一样,降了下来,将恩赐也给了未奉割礼的外邦人。这里有几个重点值得我们学习:


1、彼得的异象果然落实了——外邦人成为了弥赛亚家族的完整成员;


2、哥尼流无需成为犹太人,一样成为了与彼得同等优秀的神的百姓。


3、福音具有击垮自夸的力量!彼得需要学习,放下自我成见;哥尼流也需学习,向彼得卑微;来体现犹太与外邦人合一的弥赛亚福音的特征。


这些对我们今天的教会,有哪些启发或提醒?




▓ 本文插图选自圣经综合解读网https://cmcbibleread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