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经典
每日与主同行 | 2023年12月6日
来源: | 作者:唯信 | 发布时间: 511天前 | 324 次浏览 | 分享到:
1. 诗情祷语 | 必为困苦人伸冤
2. 每日经文 | 代下6章12-42节-所罗门的祷告
3. 今日默想 | 万民的教会
4. 每日加量 | 约壹5章-信基督 爱神 爱弟兄

01

每日诗篇祷告

诗情祷语

(作者:尤金·毕德生)

12月6必为困苦人伸冤


朗读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诗篇》第一百四十篇9-13节


9 至于那些昂首围困我的人,

    愿他们嘴唇的奸恶,

    陷害(原文作“遮蔽”)自己。

10 愿火炭落在他们身上;

    愿他们被丢在火中,

    抛在深坑里,不能再起来。

11 说恶言的人在地上必坚立不住;

    祸患必猎取强暴的人,将他打倒。


12 我知道耶和华必为困苦人伸冤,

    必为穷乏人辨屈。

13 义人必要称赞你的名,

    正直人必住在你面前。

 

省思:

人和神行使权力的方式,

形成鲜明对比:

权力会腐化人――

当我们有机会对别人作威作福,

便往往会这么做。

权力却彰显神――

祂有能力扶起跌倒的,

重建破产的,

而且不断如此行。

 

祷告:

全能的神,

我欣见祢权能的各种彰显。

请在我生命中重新建立

公义、平安、正直和爱的应有秩序,

救我脱离罪的权势,

在我里面发挥祢救恩的大能。

阿们。





02
每日经文及简释

历代志下 第六章12-42节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上图:油画《De Treurdagen》(Jan Voerman绘于1884年),画中左上角的墙上有犹太人家中的Mizrah标志。希伯来语Mizrah(מִזְרָח)的意思是「东方」,特指散居在耶路撒冷西方的犹太人的祷告方向,也指会堂中朝东的那面墙,或指犹太人家中用于指示祷告方向的装饰物,上面会写上Mizrah(מִזְרָח),有的还写上「从日出之地到日落之处,耶和华的名是应当赞美的」(诗一百一十三3),或画上圣地图案。根据所罗门的祷告(王上八33、44、48;代下六34),塔木德规定,犹太人在国外要面向以色列祷告,在以色列要面向耶路撒冷祷告,在耶路撒冷要面向圣殿祷告,在圣殿要面向至圣所祷告。犹太会堂通常会尽量朝向耶路撒冷的方向。如果犹太人祷告时无法确定位置,就应当将自己的心引向耶路撒冷。但以理就是面向耶路撒冷祷告(但六10)。


 《历代志下》第6章 12-42节|所罗门的祷告


六章12至42节记述了所罗门以恭敬的姿态所作的祷告(12节),主要有6方面的内容:


1. 为雅威成就了对大卫的应许,发出颂赞和感恩(13-17节)

他赞美神本性的独特和信实,对顺服的百姓守约施慈爱(14-15节);他也祈求神,继续应验祂对大卫的应许(17节)。


2. 祈求雅威对犯罪者的赦免(18-31节)

所罗门在进入祈求之前,承认不能因为自己为雅威建了殿,就可以遥控上主,因为天上的天,也不能限制神(19-21节)。圣殿的功用是让人寻见祂,而不是限制祂。就因为人容易这样冒犯神,他求神成就以下几个祷告:


(a) 为一个无从证实的控诉,在无法公平决断之时,求神作出公义的审判(22-23节)。


(b) 当百姓犯罪,导致国家与敌人交锋而战败后,悔改寻求神。他求神赦免,尤其是被掳于外邦后,求神带领他们归回(24-25节)。


(c) 当百姓犯罪而遭神的审判,大地变得干旱。当百姓悔改后,求神止住忿怒,降下雨水(26-27节)。


(d) 当百姓犯罪,遭到神的惩戒,降下各样灾难和疾病,包括传染病、植物的疾病、昆虫的入侵、敌人的入侵。当他们在面临这些困境而回心转意后,他求神赦免(28-31节)


3. 第三项祷告内容是关于外邦人的,也就是那些移民、寄居的外人,或是朝圣者,当他们在圣殿中敬拜,求神祝福他们(32-33节)。


4. 第四项是为战争祷告,求神祝福他们所有的圣战(34-35节)。




5. 当以色列人遭遇最可怕的命运——被掳!他们被带离应许之地。当他们为罪忏悔,并向这地、这城以及圣殿发出祷告之时,求神赦免,领他们归回(36-39节)。


6. 第六项祷告是求神继续同在,并赐下能力(41-42),使他们的祭司依然可以披上救恩(41节);圣民因神的良善而欢乐(41节);大卫王室不被厌弃(42节)。





03

今日默想


所罗门献殿的祈祷,启发了我们:圣殿具有公共性的特征——作为万民祷告的殿,使万民可以就近以色列的神雅威。今天借着耶稣基督死里复活所建立的教会,成为了活的圣殿,呼召万民来就近造物主。而且这圣殿是合一的圣殿,超越了一切的界限;在圣灵里将所罗门的名字的内涵——平安(shel-o-mo')赐给了教会。如同新约以弗所书所说的:“一主,一信,一洗,一神,就是众人的父,超乎众人之上,贯乎众人之中,也住在众人之内”。


假如我们要成为蒙主喜悦的教会,我们必须通过见证耶稣的死里复活,成为万民的光,如同神要让以色列人成为外邦人的光一样。这就要求我们谦卑地以爱来服侍邻舍,并以此来传扬福音。也就是说:教会必须成为万民的教会。


你觉得你所在的教会,在体现万民的教会这一特征上,有何优缺点?




04

每日加量

约翰壹书 第五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上图:亚底米神庙位于今天土耳其的以弗所,供奉女神亚底米,亦称黛安娜,是生育与丰收之神,远至亚细亚一带人士都来朝拜,是基督教兴起之前最普遍的民间信仰。神庙长130米,宽70米,有126根高18米大理石柱,由吕底亚王国的克罗索斯开始建造,历经120年,完成于主前550年波斯的阿契美尼德帝国,被称为古代世界七大奇观之一。


《约翰壹书》第5章 信基督 爱神 爱弟兄


第五章,约翰用了一个家庭的比喻,去深化圣徒在群体生活中伦理上的挑战——凡爱父母者,必爱祂的子女。父神有许多的子女,我们若爱祂,必爱弟兄姐妹(1节)。也由此产生道德责任——爱祂的儿女(2节)。道德的责任,也加深我们对神的爱;道德能力的加强,遵守诫命也不再是重担了。因此,“信基督、爱神、爱弟兄”产生一种得胜世界(死亡)的能力(3-4节)!


神的儿女为何可以得胜这世界呢?


第一,是因耶稣受洗成为以色列的弥赛亚(基督),祂在十字架上流的宝血,成就了亚伯拉罕那祝福万民的约,万民可以在祂里面成为合而为一的群体。


第二,是因圣灵、水与血的三重见证,真理的圣灵为祂与祂的作为作了见证;我们的受洗,也见证了与基督的死联合的真实。故此,我们看到圣灵和水这两者,与基督牺牲所流的血,成为了三合一的见证(5-8节)。


而且,还有神的见证!我们习惯上都信从人而来的见证,那么,从神而来的见证,不是更可靠吗?神的见证不就是祂为祂儿子(耶稣)所作的见证吗?其内容不就是赐给我们在祂儿子里,得到永远的生命这一事实吗?(9-12节)


这样看来,凡信耶稣是弥赛亚的,就得到了与现今世界完全不同的生命!这等生命所带来的果效,也无比强大!使人与神之间的关系健康化——我们也有了悟性,能够按神的旨意求告,我们也不再心存惧怕,反倒相信祂将必要垂听我们的所求,也信任祂将成全我们的愿望(13-15节)。


这等生命,也产生对犯罪弟兄的深刻怜悯,愿意为他代求,也深信神将生命再次赏赐给他(16节)。


是的,我们会犯罪,因我们具有罪人/圣徒这双重特征,但犯罪的生命不会胜过那从神(圣灵)新生的生命。这也正是可以为犯罪的弟兄祈求,神也必会回应的原因。恶者无法胜过这样的生命,因我们完全属神了!并且,因着基督所赐的智慧,我们知道与祂同在。


那么,当如何自守呢?那长老的最后劝告:远离偶像吧,不就显得非常有价值吗?因为偶像是毫无生气的东西(18-21节)。


思考问题:


长老的话,字字珠玑,值得品嚼。你再慢慢读一遍吧,愿祂的话深化在你的灵魂里,圣化你的内心。




▓ 本文插图选自圣经综合解读 (cmcbibleread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