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每日诗篇祷告
诗情祷语
(作者:尤金·毕德生)
12月4日 | 保护我脱离强暴的人
朗读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诗篇》第一四〇篇 1~5 节
1 耶和华啊,
求你拯救我脱离凶恶的人,
保护我脱离强暴的人。
2 他们心中图谋奸恶,
常常聚集要争战。
3 他们使舌头尖利如蛇,
嘴里有虺蛇的毒气。〔细拉〕
4 耶和华啊,
求你拯救我脱离恶人的手,
保护我脱离强暴的人。
他们图谋推我跌倒。
5 骄傲人为我暗设网罗和绳索,
他们在路旁铺下网,设下圈套。〔细拉〕
省思:
迫害——
不能消灭,反而助长信心。
一切打击信心的企图
都是枉费心机,
就像欲拔除钉子,
却用锤子猛力敲打,愈是敲打,
愈是深深扎根于现实。
祷告:
大能、恩慈的救主,
请保守我今天远离罪恶。
我软弱时,请赐我力量;
我受试探时,请给勇气;
我灰心沮丧时,请赐下盼望。
奉耶稣的名,
祂也曾被试探而受苦(来二18)。
阿们。
02
每日经文及简释
历代志下 第三、四章
3章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4章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历代志下 第3~4章|神圣的意义
历代志叙事人对建殿的描述相对于列王纪而言,减少了篇幅,他关心圣殿的意义,过于建筑本身。
就他而言“圣殿不只是摆上最后一块石头即告完成,乃是当神居住其中才算真正完工”[1]。
史尔曼(Martin Selman)的观察不错:
“第三至四章有个共同架构和共同内容。按着圣殿基本蓝图的大纲(3-7节),三章8节至四章11节,完全以“他造成了”这个片语作为开始,目的是与建造会幕作类比。所罗门就像是摩西,忠于神所启示的计划。所罗门的圣殿和摩西的会幕之关联,强调移动的圣所──会幕的目的,现在由圣殿象征的“安息”成就了”[2]。
叙述人像是一个导游,带领读者先经过廊子(3:4节),然后是进入主要的圣所(3:5-7节)和至圣所(3:8-13节)。也对幔子(3:14节)和入口的柱子(3:15-17节)分别作了描述。他的整个关注点是最神圣的地方——至圣所,这里是安放约柜的地方(5:7-10节)。
这一章多次提到各种金子(3:4-10节)和基路伯(3:7、10-14节)。金子是皇家的记号,彰显圣殿是一座真正君王的所在。基路伯,也表明神的威严临在。
这种设计也强化神是难以企及的,因为只有祭司和利未人,才被允许进入圣殿;大祭司在一年一次的赎罪日,才能进入至圣所。对于大部分的百姓而言,圣殿是隐秘的建筑物。只有领悟了这不可就近的神圣性,才能领会神恩典及怜悯的价值。
第三章集中于建筑的架构,第四章则专注于那些器具和设备。强调两个原则:1)圣殿的架构和设备象征着神同在的不同层面;2)对圣殿器皿的强调,说明了摩西时期的会幕和现今圣殿之间的延续性。
[1] 参史尔曼(Martin Selman)著,廖和美、黄从真译:《丁道尔旧约圣经注释:历代志下》(台湾:校园,2007),页356。
[2] 同上。
03
今日默想
教宗本笃十六说:祈祷使教堂保持为教堂。他的话的意思,大致如以下的表达:
教宗为现今的欧洲教堂沦为博物馆非常的惋惜。因教堂是教会常在的空间,基督在那里继续地自我奉献,有关反映未来之事的一切礼仪都在那里,集中地展现出基督教会的真实性。而沦为博物馆的教堂失去了生气,最终完全破败。因为只有那些在教堂里祈祷的人,才可以内在性地保护它,只有祈祷才能使教堂成为连接天上居所的地方,止息世界的刀剑。教堂被关闭,不代表人类的精神,到达了更高,甚至不需要上主的地步,反倒表明这世界精神的没落,文明已倒退到野蛮时代。
教宗的这些话,与所罗门尽一切努力、花费一切精力、投入一切财富,来建造圣殿,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假如所罗门要成为继承大卫的合格君王,他应该为以色列人建设一个与天上居所相结合的地方,使神的百姓在这里可以祷告与朝见神。
你觉得教堂对你的属灵生命成长有哪些存在意义呢?
04
每日加量
约翰壹书 第三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约翰壹书》第3章 | 身份的四方面
这一章,长老说,因着神赐下不可思议的慈爱,使我们得到“神儿女”这一无与伦比的身份,我们有了无上的荣幸,可以称神为父(3:1),彼此间也成为了“弟兄姊妹”,还完全取代了以色列这个属神百姓的地位。这也就是世人不认识我们的原因了,因为他们不认识父。
尽管我们现今“像父”的样式未显示出来,但我们的盼望,确实令人惊叹——当基督显现之时,我们就要显示出像祂的样式(1-2节)。
既然神为我们存着如此令人惊叹的盼望,就要洁净自己,活出这崇高身份的本质,使我们像主耶稣(2-3节)。另外,因这生命与犯罪的生命,在本质上是完全不同的,而犯罪的生命本质是违背律法的,这也正是主耶稣要来消除罪的原因了。
可惜可叹的是,犯罪的生命,不认识祂(4-6节)。故此,长老呼吁他的“小子们”,不要被人拐骗了!要知道属于神的儿女,与基督的秉性相同,由神而生,其本质是不犯罪的,而犯罪的特征,是魔鬼的天性(7-8节),魔鬼正是被基督除灭的对象。所以,凭犯罪与不犯罪,就知道那生命的源头是神还是魔鬼。
如何体现属神儿女的身份呢?11至18节,长老提供卓越的方案——那就是“爱”。如父一样,爱弟兄。这就具有出死入生的生命特质,与恶者完全不同,恶者则如该隐,他们没有善良和永恒的生命;他们剥夺弟兄的生命,以仇恨对待人。长老说:你们在世间,不正遭受他们这样的恶待吗。
那又如何去落实这爱的生命呢?为弟兄舍命,如主一样。具体而言:当看见弟兄陷入穷困之时,就将自己的钱财,与他分享,解决他实际的需要,表达怜悯的心肠。没有比这个更实际、更有价值,更活出爱的实质了。
19至24节,长老说,这种相爱将带来极大的果效,证明我们是属于真理的,在神里面是稳妥的。甚至当我们因爱心不够完全,而遭良心的责备之时,那位比我们的心更大的神,会纠正我们的不足,使我们不再自责,在神面前能够坦然无惧,与祂的关系也变得健康与正常。于是——
A)我们勇敢地祈求祂,祂也为我们成全;
B)我们遵守祂的命令,信靠祂,并彼此相爱;
C)我们住在祂里面,祂也住在我们里面。
思考问题:长老所说的我们的身份,我们的本质,有无令你神往?不要神往了,你现在已经得到这样的身份和本质了。现在按照长老所说的办法去体现这生命的本质吧。
▓ 本文插图选自法国画家 卡米耶·毕沙罗 ( Camille Pissarro 1830 - 1903 )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