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诗篇祷告
(作者:尤金·毕德生)
10月22日 | 我趁天未亮
朗读音频:(点击以下的播放按钮)
《诗篇》一百一十一九篇145-152节
145 耶和华啊,我一心呼吁你,
求你应允我,我必谨守你的律例。
146 我向你呼吁,求你救我,
我要遵守你的法度。
147 我趁天未亮呼求,
我仰望了你的言语;
148 我趁夜更未换将眼睁开,
为要思想你的话语。
149 求你照你的慈爱听我的声音。
耶和华啊,求你照你的典章将我救活。
150 追求奸恶的人临近了,
他们远离你的律法。
151 耶和华啊,你与我相近,
你一切的命令尽都真实。
152 我因学你的法度,
久已知道是你永远立定的。
省思:
“清晨乃属已复活基督的教会”
(参潘霍华的《团契生活》Dietrich Bonhoeffer, Life together,p41)。
从一开始,
基督徒们便彼此鼓励――
将自己每天最初的话语、思维、静默
献给创造的主。
祷告:
“太阳每日升起,照亮晨空,
主啊,我们的心也一齐向祢举升……
与众天军一起颂赞圣父、圣子、圣灵,
主啊,我们同声颂赞高举祢!”
(As the Sun Doth Daily Rise”,拉丁文圣诗)
阿们!
每日经文及简释
列王纪下第三章
读经音频:(点击以下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点击以下的播放按钮)
古斯塔夫.多雷版画插画——亚摩利人和摩押军队溃败
列王纪下第三章释经 | 攻占摩押
以利沙的叙事,也包括了他在战争的预言上,再次彰显他是以利亚合法的继承人(这章叙事可类比王上二十二章米该雅的叙事)。
在犹大王约沙法执政的第十八年,以色列由约兰执政,他尽管依然像他父亲一样,以耶罗波安的金牛犊为国教,但他去除了巴力崇拜。
因附属国摩押的背叛(1-6节),约兰邀请了约沙法和以东王,联盟去打摩押(7-8节)。但他们仓促举兵,军队在绕行七天后,断水了,军队陷入了绝境(9节)。慌乱之际,约沙法建议去找先知以利沙(10-12节)。
以利沙责备了约兰,不过,他说,因着约沙法王的缘故,雅威将为他们解围(13-14)。以利沙的方法很特别:他要他们去找一个弹琴的人来为他弹琴。琴声一响,雅威的灵就降在以利沙身上,这不禁让人想起当年大卫一弹琴,扫罗身上的魔就被解决了。以利沙要他们在谷中挖沟,神将赐下水;甚至,神也要使他们得胜摩押,并得到摩押的许多城邑(15-19节)。
果然,第二天雅威赐下水源(20节)。这些水,也给摩押人造成错觉,可能是因为太阳出来,红霞满天照在水面上(21节)。摩押王误以为这是因三王军队内斗所致,士兵厮杀,血流成河!于是,他率兵冲入联军队伍。一个带着错误信息,盲目自信的军队,去攻打体力刚刚复元的军队,后果可想而知,摩押军队惨败而逃。
联军乘胜追击,夺取了摩押的一系列城池(25节)。摩押王在情急之时,将太子献给神明基抹为燔祭,希望能够得到保佑挽回败绩(26-27上)。
以色列这一方,或许因为又有什么惹雅威愤怒的事,联军只得撤退。关于打击摩押的战事告一段落。
这里尤其让读者看到,以色列王约兰及联军在灾难中获救的原因有两点:
第一、因着南国的君王约沙法。这意味着,假如北国以色列要生存下去,就必须从南国找回根源,因那里有大卫之约!那里的崇拜方式才是合法的。北国的金牛犊崇拜及异教崇拜,只会将他们带到死亡的境地。
第二、因着先知以利沙。唯有从先知那里才可以找到生命的盼望,只要他们有先知,只要他们愿意听先知的话,他们就能得到生命;没有先知,他们就没有生命。
每日默想
先知的角色在这几章里,显得多么重要。以利沙的故事告诉我们,以色列人在任何处境下,都有机会回头,只要他们信从雅威的先知!可惜的是,以色列王就是不信。这是否也在提醒我们,要怎样聆听上主透过圣经、透过教会的教训。
试举出一至两个实际可行的办法,使教会信徒能够听得进先知刺耳的话,免得教会走错路!
上图:撒烈溪要经过一段红色砂岩地带,在阳光下看起来「水红如血」(王下三22)。
每日加量
帖撒罗尼迦后书第三章
读经音频:(点击以下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点击以下的播放按钮)
帖撒罗尼迦后书三章释经 | 再次的教导
从3章6至15节,我们看到,在帖撒罗尼迦教会里,有弟兄懒散不工作,甚至专爱管闲事。这里并不是说,这人天天睡大觉,吃闲饭!乃是因为,他们听了那些犹太教师的教导,被迷惑了!甚至跟那些律法师厮混,不做正经事。
这行径,也构成其他信徒在经济上的负累,也有悖于“主的日子”到来的目的。保罗说,他反而紧迫地到处做工,盼望在这大分离到来之前,在外邦土地上,建立犹太与外邦合一的教会。
他于是给教会说:你们要行善!但不可毫无原则(行善不可丧志),也要有规矩:假如这人不听从信上的话,就与他断交,目的是使他自觉羞愧(14节);但不可将他排除在神家之外,因他尚未进入犹太系统,还不属于异端,仍然是基督徒,只是暂时被迷惑了。
3章17至18节,书信末了的这一段,保罗要读者从笔迹来确认这封信是出于他的。目的很清楚——关于对主的日子的教导,及相应的劝勉,他们都要认真对待!不是吗?这些是他们的恩师,用斗大的字给他们写的信。他也期望他们蒙福:主耶稣的恩常与他们同在!
就第一世纪的语境,“主来的日子”是指发生在主后70年,和132-135年间,第二圣殿被毁的事件。当这事发生,正好显示耶稣是犹太人真正的弥赛亚。祂的冤情被平反,祂以为主、为王的身份,来审判抵挡祂的犹太人,和亵渎圣殿的罗马人。那作为祂的子民的帖撒罗尼迦人,当然要积极地活着。
因耶稣基督的降生、受死、复活、圣灵降临、犹太人和外邦人合一教会的建立,是宇宙性的最大事件!那些维护民族、信守圣殿的犹太人;鼓吹必须进入犹太系统,才能作神的百姓的律法师,都要被审判;而那些屠杀圣城百姓的那个“沉沦之子”、“不法的人”、“恶者”(2:3-4、9;3:3),即自封为神的罗马皇帝,也将被主灭绝(2:8)。
思考问题
受到犹太民族分子的骚扰,被鼓动要参与圣殿保卫战的帖城教会,保罗要求他们,选择第三条路:犹太人与罗马人的和解之路,这有别于帝国的强权和犹太人的自义,所产生的民族与国家的冤仇。这也是历世历代教会的路。
那么,教会在苦难世界中,持守信仰、活出合一,远胜于国家与民族之争,因这正是主荣耀的彰显。那我们是否需要做些根本性的改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