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每日诗篇祷告
诗情祷语
(作者:尤金·毕德生)
10月13日|极其宽广
朗读音频:(点击以下的播放按钮)
《诗篇》一百一十一九篇89-96节
89 耶和华啊,你的话安定在天,
直到永远。
90 你的诚实存到万代。
你坚定了地,地就长存。
91 天地照你的安排存到今日,
万物都是你的仆役。
92 我若不是喜爱你的律法,
早就在苦难中灭绝了。
93 我永不忘记你的训词,
因你用这训词将我救活了。
94 我是属你的,求你救我,
因我寻求了你的训词。
95 恶人等待我,要灭绝我,
我却要揣摩你的法度。
96 我看万事尽都有限,
惟有你的命令极其宽广。
省思:
人所制订的律法,既相对又有限;
神的律法却“安定在天”、“极其宽广”,
既是坚定不移的起点,
也是可供驰骋的天地――坚实而且辽阔。
祷告:
天父,
我为祢的真道感恩,
它将我从一切局限、禁锢中释放。
在祢的律法中我有完全的自由
奉耶稣的名去行事、去爱。
阿们。
02
每日经文及简释
列王纪上 第十六章
读经音频:(点击以下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点击以下的播放按钮)
列王纪上第16章 | 北国的流水王位
北国的境况就像车轮一样,转了一圈又一圈,轴心没变,巴沙王朝与耶罗波安一样背道。巴沙异常凶残,他屠杀了先王的全家(7节)。这些都惹怒了雅威,结果他的家族,就像1至4节所预言的一样,遭到神的审判。神兴起心利策反,夺了巴沙儿子的王位。可惜的是,被神兴起的心利,和巴沙一样拜偶像,“邪恶与残暴”也是他的特征,他将巴沙一家连同亲戚朋友通通斩草除根(9-11节)。看来,神会兴起恶人来对付恶人!但神定不容许人用令人触目惊心的残暴来行事!
这位心利,也没有落个好下场。就在他作王的第七日,国中的百姓立暗利作以色列的王,攻打心利。心利战败,首都得撒失守;他看大势已去,遂放火焚城,自焚而死!他的结局可谓悲矣,好端端的一个人,一做了王,就像鬼魂附体,邪恶和残暴就进入他的身体,而这些邪恶和残暴却是使他丧命的力量——一旦王国靠着残暴的逻辑而存在,一定会有比你更残暴的人将你结果。叙事人不无伤感地评价:这是因他犯罪,行雅威眼中看为恶的事,行耶罗波安所行的,犯了他使以色列人陷入罪里的那罪!(19节)。
暗利结束了心利的政变,以色列人有一部分人跟随了另外一个领袖提比尼(21节)。当提比尼死了之后,暗利成功地将分裂的以色列统一(21节),并买下了撒玛利亚,定都于此。从此开始了在历史上异常出名的暗利王朝。但他的施政方略与耶罗波安无异,甚至更变本加厉地行雅威眼中看为恶的事,以迦南偶像崇拜为国教(25-26节),并将这后果传给他儿子亚哈。
亚哈比他的父亲更为邪恶,他娶了西顿王的公主耶洗别,将巴力引渡过来,为它兴建行宫,让以色列百姓顶礼膜拜。这样,撒玛利亚成了巴力的另外一个城(29-33节)。
亚哈可能是整个以色列历史上最坏的王!以色列已经完全成了西顿,那时的人或许已经不知道雅威是谁,只知道耶洗别的神巴力与亚舍拉了!亚哈又重新修建在约书亚时期被咒诅的耶利哥城。他的一系列作法公然与雅威作对。
03
今日默想
暗利与耶罗波安王完全无异,将迦南偶像崇拜作为国教,他完全按照政治目的来理解王位和王国。他的儿子亚哈则更甚,直接将以色列变成另外一个西顿。他们败坏的原因会促使我们反省吗?
试举出为着自己个人利益,让信仰为实现自我服务的例子,从中检讨、悔改,也决心以行动来改变自己,弥补自己在遵行神的道上的亏欠!
04
每日加量
歌罗西书第三章(3:1-17)
读经音频:(点击以下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点击以下的播放按钮)
歌罗西书3章(3:1-17)|歌罗西人的真圣洁
2章8至23节说,有些宗教师混进歌罗西教会,他们教导这般理论:人可以借着诸般规条,达至圣洁。没想到这般教导的结果,却事与愿违,使人变得世俗又肉体;因为那些禁戒,只是压制情欲与仇恨,并没有消解这些情欲和仇恨,如同只是将狮子关在笼里,笼子坏了,它仍要伤人。只有将其杀死,问题方能解决。因此,三1至四6,保罗要求歌罗西人当以新人样式来模塑:
在三章1至11节,他先有4方面的要求:
1)知己!(1a) 要知道,信徒已与基督同死、同活与同荣,故当在此根基上建立正信与正行!
2)知天!(1b-4) 他们也要在思想上更新,因为思想是行为的首要,要将“天上”作为思想停留之地,“因那里有基督坐在神的右边”。“天堂”是被钉十字架的基督掌权和属衪的信徒被彰显之处。经常将思想停留在那里,久而久之,就会被圣化。
3)去旧!(5-9a)要将“淫乱、污秽、邪情、恶欲”这些与性罪恶有关的思想和行为剔除。要将“恼恨、忿怒、恶毒、毁谤、污秽的言语”,这些与愤怒有关的东西丢弃。因为这两组,都是对己不忠,对神不忠,又极易犯的典型罪恶。最后还有一恶就是说谎,也要弃绝。
4)迎新!(9b-11)除了第三项(去旧)负面的革新之外,信徒也要积极行动,即披上主的形像,将因种族、信仰、阶级所产生的相互猜忌与偏见,以及因怀疑而来的各种恶行都除去,用相爱及尊敬来代替。
最后,在12至17节,保罗又加上5项指导,以此来落实“怜悯、恩慈、谦虚、温柔、忍耐”等对人对己之美德,5点要务是:
1)包容:要成长,就当合力而为,并接纳伤己之人。
2)爱作联络:在团体中,当爱运行,就产生平安!因此,无论什么纷争或猜忌,都须在最深处被对付;也无论由谁引起,各人都有责任。
3)教导:同工与传道,务要使教会装满纯正的教导与劝告,此乃牧养重任!道理本属基督,衪乃智慧本体。
4)感恩:感恩是敬拜生活的一部分——敬拜神应与“歌唱”相连。
5)奉主名:劳作、政治活动、养育孩子、写书或开车,不分贵贱;教内与教外,也无高低,都可奉主耶稣之名,亦当感恩而做。
思考问题
保罗的生命观是群体性的,你觉得我们教会(你要主动参与),有哪些细节可改善,使人温暖如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