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经典
每日与主同行 | 2023年10月7日
来源: | 作者:唯信 | 发布时间: 570天前 | 439 次浏览 | 分享到:
1. 诗情祷语 | 你的应许将我救活了
2. 每日经文 | 王上9章-所罗门的政绩
王上10章-所罗门的荣华
3. 今日默想 | 体会叙事人描述所罗门的政绩的用意
4. 每日加量 | 腓1章- 友谊、苦难与喜乐

01

每日诗篇祷告

诗情祷语

(作者:尤金·毕德生)

10月7日 | 你的应许将我救活了


朗读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诗篇》第一百十九篇49-53节


49 求你记念向你仆人所应许的话,

     叫我有盼望。

50 这话将我救活了。

     我在患难中,因此得安慰。

51 骄傲的人甚侮慢我,

     我却未曾偏离你的律法。

52 耶和华啊,

     我记念你从古以来的典章,

     就得了安慰。

53 我见恶人离弃你的律法,

     就怒气发作,犹如火烧。

 

省思

“愿望”不同于“盼望”:

“愿望”是我们自以为的好事;

“盼望”则指我们相信神为了

成全我们的生命而行的事。

“愿望”是出于人的遐想,

“盼望”则根据神的应许。

 

祷告:

全能的神,

我聆听祢的应许,

请教导我活在盼望中。

愿祢成全祢对我的爱,

完成祢对我的救赎。

赐盼望的主,谢谢祢。

阿们。




02
每日经文及简释

列王纪上 第九


9章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9章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列王纪上 第9章|所罗门的政绩

 

第九章从宗教行为、外交、内政及内眷这几方面来看所罗门的政绩:


1、与雅威的互动(1-9节)


在古代,一位君王的合法性及是否卓越,与他有无得到所敬拜的神明眷顾或指示有着密切的关系。所罗门能够得到雅威第二次的显现,足见其作为古代近东最大的盟主,其地位崇高。雅威说,已经应许了他的祷告,将他所建的殿分别为圣,并答应愿意将祂的名字永远与这个殿捆绑在一起,也愿意常常看顾这殿(3节)。


雅威教导所罗门要效法大卫,行正直的道(4节)。那是什么呢?指的就是不可敬拜偶像,应将雅威当作是完全的最终裁定者,王国及家室的兴衰全由祂决定(5节)。


雅威也警告他,假如他及后代不遵守神的命令,去侍奉别神。祂将施行审判,除灭他们;这个看似高耸入云的殿,也将被废弃;而他们则要成为周围人的笑话(6-8节)。


看来,所罗门万不可因有了圣殿而居功自傲,圣殿并不能保证雅威神会长期住在这里。专一地侍奉祂,不去侍奉别神(9节),这才是圣殿存在的真正意义,因雅威自己比圣殿更为重要!


2.与希兰及外邦的关系(10-23节)


圣殿与王宫,这两座宫殿所需要的木材、石材和黄金,几乎都是希兰提供的(10-11节)。所罗门为了答谢希兰,给了他加利利省其中二十座城池。而希兰深感吃亏太大,在第五章,希兰在称颂雅威,而这里他抱怨说:这些地方都是“迦步勒”,意思是没有用的边陲之地(12-13节)。希兰给了所罗门的金子约计四吨重,面对不对等的回报,希兰会抱怨(14节),也是情有可原。


所罗门雇佣了大量的苦工,这些苦工除了兴建圣殿、王宫及米罗【1】之外,也建设了为了加强重点城市的防御工程,以护卫通向其他王国的主要通路(15-19节)。在20至23节作了声势浩大的记录:所罗门的苦役队伍极其庞大,有亚摩利人、赫人、比利洗人、希未人,耶布斯人。这些迦南人在所罗门的政策下只得服苦役;看来,他不会比任何外邦的国王仁政。而以色列人,所罗门则使他们作军队的各样成员,主要来监督那些苦工。


3.三项事例(10-23节)


24节,叙事人简洁地记述了法老女儿搬进所罗门为她建的宫殿,并所罗门兴建米罗的事。看似流水账,实际上是想表达,所罗门为雅威建宫殿不是唯一的行为,他喜欢建设各样的工程,除了圣殿,还有王宫、各种防御工程、他的女人的宫殿及米罗,凡是建设他都热衷。


25至26节,记述了所罗门按以色列人三大节期而进行的宗教盛事,以尽君王的义务。接着的27至28节,记述了所罗门差他的要员,在希兰的协助下进行的航海事业,实现他的征服野心,也由此通过贸易获得了许多的黄金(约14吨)。


每日默想:

你会如何评价所罗门这一章所描述的政绩?


【1】这节经文继续三章1至4节的记载。台地或作米罗(希伯来文意为“填平”),可能是宫殿东翼台地及城墙的延伸,或是将锡安及俄斐勒之间的洼地填平而成(参15节;撒下五9;王上十一27;王下十二20)。可能是指城堡围墙内的平台或是台地,可能有辅助防御的作用。参魏兹曼:《丁道尔旧约注释:列王纪上下》,页160。



列王纪上 第十


10章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10章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列王纪上 第10章|所罗门的荣华

第十章主要从两方面来看所罗门帝国的荣华:令示巴女王仰慕的智慧(1-13节),及令人惊讶的财富(14-29节)。


示巴女王造访所罗门(1节),她所带的那些礼物可能是为了贸易的缘故,来看看所罗门是否是个可靠的贸易伙伴(2节)。因所罗门控制“红海”及由阿拉伯半岛东部通往以旬迦别的旅行商队通路【1】。


所罗门的智慧,表现在博学多闻、机智、军事及民事行政上,令女王刮目相看。因着他的智慧,使他有着无边的财富;再加上极其排场的宴乐(食物);井然有序,按官阶而入席之座位;以及他的臣仆的衣服装饰。


女王“神不守舍”,大大称赞了所罗门的丰富,虽然在以前,她似乎得闻许多有关所罗门之事迹(3:7,8:20),但她认为,传闻不及眼见的一半。于是,她完全信任所罗门,将贵重的黄金和宝石,及香料这些奢侈品都送给了所罗门。有学者认为,大量的金子,显示可能有一个贸易或宗主国条约的订定【2】(10节)。所罗门也“按照自己的厚意”馈送她一切所要求的,确证他们之间贸易的协定(13节)。


11至12节插入一段关于希兰的叙事,与前面的主题一致,表明所罗门在贸易上的成功。记录的这些奢侈品,包括了可能由印度及锡兰进口的紫檀,可用来制造乐器。


14至26节所记述的一份厚重的财富清单,显示出所罗门王国,极其荣华的特色。黄金数量庞大,就比如:节庆用挡牌,能护住整个人,小而圆的盾牌饰以锤出来的金子做成,都重九公斤(14-17节)。他的宝座,用象牙打造,用精金包裹,以沥青固定。宝座乃在由像是六层宝塔台阶的顶端,两旁及前面有狮子之像伫立,以示威严,使人将焦点集中在王的身上(18-20节)。


在三章13节里,神承诺给所罗门王财富,但衪是否要他如此发达奢华?这里的财富与四章所描述的不同,在第四章里的财富是食物(4:20,25),而10章里的黄金和奢侈品成为主角(10-25节)。


所罗门的智慧及财富,对天下列国产生极大的影响,天下才俊都纷纷前来寻师问道,作他的学生,讨教各样智慧。就像今天很多人问一些高官、商务巨贾怎样升官发财致富一样(23-25节)。


所罗门的军事实力也非同一般,叙事人用了让我们感觉极其夸张的说法来描述:他有豪华战车一千四百辆,马兵一万两千名。在他统治时期,银子如石头般不值钱,香柏树如桑树般低贱。这一切,如同今日的国家元首阅兵,极尽奢华。


每日默想:

看来,智慧与财富(包括军事)是所罗门王国的基本特色。但经文并没有流露所罗门为百姓解决的任何民生问题。是不是帝国已经发展到人人安居乐业了呢?


你能体会叙事人这番描述的用意吗?


【1】 参魏兹曼:《丁道尔旧约注释:列王纪上下》,页162。

【2】 同上,164。



03

每日加量 

腓立比书 第一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腓立比书》第1章 | 友谊、苦难与喜乐


1、友谊


这封是保罗在狱中,围绕“友谊”而给腓立比人写的感谢信(参2:25-30)。信中的语气有时祥和委婉,亲如朋友;有时则直言责备,仿如严师。


在问安与祝福后,他发出感恩:自他第一次到达腓立比,至最后一次探访,尤其是在狱中和法庭上,腓立比人都默默支持他(1:7,13)。保罗为这基于“福音缘故”的支持,深感恩情无限。因此,急切想见他们(1:8节),不但可以叙叙旧,更是因为他关心他们的福分,期望他们能坚守信仰(1:9-11)。


2、苦难


接着,他讲了他受苦的遭遇,他认为这些苦难的经历,却带给别人益处:他被囚,反倒使那里的信徒(有可能是在以弗所),放胆传福音(12-14节);他被捆锁,教会反倒没有因此而软弱,却使福音兴旺(1:12-18)。因此,他祈愿腓立比人,能以他一样的眼光,来看待超越的福音,胜过世间强权和苦难的福音。


当然,也有不好的事情发生,有人趁保罗在狱中,就传别的“福音”,想增加保罗的痛苦,并扰乱教会。但他眼光独特,他以别样的角度看这些不好的事情:尽管那些扰乱者动机不纯,而神的作为与恩典,却将事态逆转,祂借助这些不好的事情,将基督的福音传开了,让更多的人明白了真道(15-18节)!


3、喜乐


他说,他有更多的喜乐要与腓立比人分享:因腓立比信徒不断地“祈求”神,他相信自己很快就要出狱了;即使不然,审讯结果是负面的话(死刑),他也有心理准备,相信自己可因之而荣耀神。无论出狱还是在狱中,甚至受刑,各自都有益处。如今在狱中,却增加了信徒的胆量去传道。不过,他仍深信自己会恢复自由,可继续从事传教。到那时,他们又要见面了!其欢喜程度,可想而知(19-26节)。


所以,他用彼此熟悉的认信或诗歌作劝勉:行事为人要体现福音的特色,要齐心协力兴旺福音;要为主而受苦,彼此相顾。(27-30节)


思考问题:

在狱中的保罗,充满了喜乐,是因他将自身所经历的苦难,看为福音性的苦难。对我们今天而言,经常困扰着我们的就是:受苦的经历,和苦难的现实。你觉得,我们也以福音的角度来看自己所遭遇的这些苦难与不顺,是否合理?我们的心灵是否会因之而得安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