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经典
每日与主同行 | 2023年3月4日
来源: | 作者:唯信 | 发布时间: 787天前 | 465 次浏览 | 分享到:
1. 诗情祷语 | 不可像那无知的骡马
2. 每日经文 | 出15章-红海之歌
3. 今日默想 | 反复的生命
4. 每日加量 | 路19章-贼窝

01

每日诗篇祷告

诗情祷语

(作者:尤金·毕德生)

3月4日 | 不可像那无知的骡马


朗读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诗篇》第三十二篇6-11节



6 为此,凡虔诚人都当趁你可寻找的时候祷告你,

   大水泛溢的时候,必不能到他那里。

7 你是我藏身之处,

   你必保佑我脱离苦难,

   以得救的乐歌四面环绕我。〔细拉〕

 

8 我要教导你,指示你当行的路;

   我要定睛在你身上劝戒你。

9 你不可像那无知的骡马,

   必用嚼环辔头勒住它,

   不然,就不能驯服。

10 恶人必多受苦楚,

     惟独倚靠耶和华的,必有慈爱四面环绕他。

11 你们义人应当靠耶和华欢喜快乐,

     你们心里正直的人都当欢呼。

 

省思:

人以缰绳辔头牵制骡子,

而不诉诸其聪明或道德。

神待人却不同:

祂尊重我们有聪明、

能明白智慧的忠告:

祂视我们有道德理性、

能自行选择义行或恶事。

 

祷告:

神,我愿配得上

祢赋予我的尊严,

我将自己的心思意念

置于祢面前,

求祢引导我该走的道路。

阿们。


 

02
每日经文及简释

出埃及记 第十五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出埃及记》第15章|红海之歌 


以色列人在摩西带领下,特别针对埃及的失败,歌唱赞美称颂上主胜过敌人,这首男女呼应的大合唱,述说了上主为他们所行的救恩(参1节与21节):


第一节介绍这首诗的主题:“我要向上主歌唱,因祂大大地战胜。他把马匹和骑马的投在海中”。也就是说:这是一首颂赞神的王权的诗。主要涉及两方面内容——胜过法老的权势和一切超自然的力量。


1、以上主立约的信实为颂扬的基础,今天的拯救是因为祂记念与祖宗的约,这也使人想起,出埃及的故事与创世记中列祖的故事之间的关联(1-2节)。


2、以上主将法老的军兵投入红海为颂扬的具体内容,将神描述为“战士”。这个意象,把过红海与神在天地初开时对付混沌的海面联系起来(创1:1-2),如今,神在海中消灭仇敌法老,如同消灭天地开始之时的仇敌——海。如同混乱的海,扰乱着宇宙的秩序,埃及也是混乱的有形彰显(5-10节)。


以上主高过万民所崇拜的偶像为结论(11节)。后面的13至17节,在内容上显然有后期编辑的痕迹,将征服迦南的经历也放进去了(可参14-16节),也就是说,摩西和以色列人的确唱了红海之歌,但这首诗给我们呈现的正典形式是“以色列人出埃及及其目的的核心内容”。尤其是第18节,将此意图表达出来,假如以色列人要从埃及人败亡的事上学到什么功课,那就是出埃及的故事,其意义远超过出埃及本身:上主所用的行动和作为,具有普世的目的,祂要将一个混乱、压迫的世界扭转过来,这是历世历代的人需谨记的,因出埃及的主要目的是要让天下的人看到,出埃及的焦点是上主统治整个受造界的事实,哪怕现在还没有实现,但祂必作王,直到永永远远(18节)。


这首红海之歌,至今每日的早晨,在敬拜中仍诵读。这不但是犹太人信仰的宣告,也是在说明:一个蒙救赎的人与民族,他正确的回应就应该是感恩。


十灾显明了神的权能,最后以守逾越节为高潮,出埃及最后则显出上主的荣耀,以那首诗为总结,以色列人对上主和摩西大有信心,与开头完全不同了:“以色列人看见上主向埃及人所显大能的手,就敬畏上主,又信服上主和他仆人摩西”(14:31节)。


 

03

今日默想


像故事的开始,摩西拯救同胞遭非议,五经经常出现这种情况,百姓经历了深刻的信心行动之后,很快又掉进怨言与叛逆之中。当他们过了红海,在旷野转了三天,精疲力竭,又找不到水源(有,也只是发苦的水),就抱怨摩西:我们喝什么呢(22-27)?这其实是间接地抱怨上主,带他们来到没法生存的旷野。摩西向上主呼求,上主使苦水变甜,并且提醒他们当侧耳听他的话,遵守一切律例。你对以色列人这种反复的生命有何看法?


 

04

每日加量 

路加福音 第十九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路加福音》第19章 | 贼窝


撒该的悔改,表明进入神国的,就是一个悔改的人!他重新看待他的财富,并承认耶稣是主。他的故事与上一章那位富有的少年官,形成一个对比,在耶利哥没有人会喜欢撒该,他不知道到底捞了多少昧着良心的钱,而如今,耶稣却有药医治他的贪婪,而且也说要住到他的家里,成为他的朋友,这等于救恩临到了他的家。而前面的看来优秀的少年官,却忧忧愁愁地离开耶稣,这等于与救恩擦肩而过。


看来,如今谁是亚伯拉罕的子孙,就需要重新界定了。门徒们需要看清,人子来,就是寻找失丧的人!


那么,假如门徒是属于耶稣的代言人,他们要作个忠心及善心的管家,把这样的福音——失丧的灵魂得到拯救的消息传出去!这也正是为什么耶稣会讲个“忠心管家”的比喻的原因了。以色列如同上主的管家,要将神对列国的救赎恩典,如同故事中的第一、第二个管家一样,完成任务。可是,现实中的以色列,却如同故事中的第三个管家,没有完成任务。


那么,这正是门徒需要明白过来的!谁是神国的忠心仆人呢?是祭司、法利赛人、文士这些信仰代表者呢?还是被弃绝的耶稣呢?假如他们像祭司、法利赛人、文士一样看待耶稣,那他们就是故事里的那个埋藏财宝的仆人,就一定会被审判!


在19章28至48节,记述耶稣来到耶路撒冷,这是极重要的一刻,耶稣来到圣殿,重申上主对圣殿的用途,这意味着祂要从圣殿领袖手中夺回圣殿,因为他们以圣殿来掩饰不义的行为(参耶7:1-15)。


其实,贼窝的指责,重点不是责备他们在圣殿里做买卖,而是说他们完全违背神的旨意,抵挡耶稣的神国行动。因为圣殿的领袖们,有一套自己的神国降临计划,是复仇与罗马抗争的军事行动。他们其实就是前面所说的、那个埋葬财富的“第三个管家”。


耶稣以君王的身份接受全城人的欢迎,又以上主的代表夺回圣殿,整个行动完全是弥赛亚行动,表明他们旷日以待的上主,已经重返锡安!


每日默想


从加利利转移到圣殿,几乎构成了讽刺,你觉得主流人群的众生像是怎么样的?试着描绘一下其中的角色(群众、门徒、领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