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诗篇祷告
诗情祷语
(作者:尤金·毕德生)
2月27日 | 我终生的事在祢手中
朗读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诗篇》第三十一篇 14~18节
14 耶和华啊,我仍旧倚靠你。
我说:“你是我的 神。”
15 我终身的事在你手中,
求你救我脱离仇敌的手和那些逼迫我的人。
16 求你使你的脸光照仆人,
凭你的慈爱拯救我。
17 耶和华啊,求你叫我不至羞愧,
因为我曾呼吁你;
求你使恶人羞愧,
使他们在阴间缄默无声。
18 那撒谎的人逞骄傲轻慢,
出狂妄的话攻击义人,
愿他的嘴哑而无言。
省思:
当我们来到自己能力的尽头,
也用尽了他人的能力与耐性,
便会发现这世界像敌人似的
朝着我们“张牙舞爪”而来。
这种经历使我们更加信靠神,
说:“我终身的事在祢手中。”
祷告:
“世事令我灰心沮丧,
因失败、恐惧而羞愧难当,
我不胜重负而仆倒路旁;
但我只要一想起祢,
新的心又开始在我里面跳跃。”
( Samuel Longfellow, “I Look to Thee in Every Need” )
阿门。
每日经文及简释
出埃及记 第十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出埃及记》第10章|第八、九之灾
如今摩西与法老之间的抗争已白热化了,这不单是两个民族之间的利益之争,实际上是两位神(上主与法老)之间的抗争。法老在埃及人心目中就是神,提供福利,带给他们各方面的幸福,保护他们免受灾祸。而上主用一个个灾难一一地让他们看看,他们的神是无能的,保护不了他们。
法老最初盛气凌人,他的祭司一开始也装神弄鬼,在灾难的打击下,他软了下来,同意让以色列人离开,甚至在经历雹灾之后,看见他的臣民听了摩西的警告,而将仆役和牲畜带到安全之地(9:20)。他自己也说:有罪了!(9:27)。并请摩西求上主止息灾难,也同意以色列人离开。可是,他依然被诡诈操控,又一次后悔,以致造成整个埃及的灭顶之灾——长子被杀和军队覆没在红海里。
第八灾是蝗虫之灾,与第九、十灾构成一组,这些灾难将埃及带到一个更严重的地步,从天上的受造物,到人类都已经受害,法老却无力掌握。第十章1节说,上主使法老的心刚硬,上主有绝对主权,法老连自己的心,都无法左右!
无论是创世记一章11节,那青翠的世界,还是如今光秃的世界,埃及的世界已不是法老掌管的。如今,它不再青翠,再也长不出东西了。蝗虫之灾也预演着未来的红海毁灭。这里,东风将蝗虫刮来(13节),十四章21节说:东风也将红海分开(14:21);蝗虫死在红海里(19节),预示着法老的军队将葬身红海(14:28);法老求摩西使他脱离“这次的死亡”(17节),预示着灭长子之灾;第15节蝗虫使遍地黑暗,预示着即将发生的黑暗之灾(21-22节)。
另外,这让我们看到,在埃及,法老是最后觉醒认清现实问题的人,他的那些术士早就离开他了(8:19);如今,他的众臣仆责问他:要到几时呢?难道你真的不知道,埃及已经完了?(参7节)。尽管法老也多次说:他得罪了上主,但他不再有机会了。上主使他像着了魔似的,他的头脑混乱(10-11节),心里刚硬(20节),就是不放以色列人离开,那就只有接受更可怕的灾难来临。
第九个灾难,延续蝗灾,而这次制造的灾难所产生的打击程度,非同小可,因为埃及人认为自己是蒙受太阳神腊(Re)祝福的,法老也被称为是腊的儿子,如同中国古代的皇帝,说自己是天之子。如今,它被打击了,因为宇宙是上主的手创造的,就如同混沌黑暗的世界,被光划开,祂也可以让光被黑暗吞没。但这个灾难对以色列家却没有什么影响。
今日默想
法老这次好像软了下来,但他却提出个限制,要他们将牲畜留下。你觉得他的这说法,真正目的是什么?摩西说,他们离开就是要去侍奉上主,而法老将牲畜留下,这是不是仍然在与上主作对呢?
每日加量
路加福音 第十四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路加福音》第14章 | 大筵席
14章筵席的比喻,是这样的——一个家主不辞一切劳苦和代价,定意要请到客人赴宴,甚至还到一些不常去的地方,把客人找来。可是,原来邀请的人,自己却不来了,被其他的客人取代。这比喻的要点有两个:
1)耶稣走遍加利利,召唤原来属于神的百姓,来参加神的筵席。这个“筵席”是以以色列末日的期盼为主轴的,即以色列的神透过耶稣这位弥赛亚,展开了一个大邀请,邀请人进入其同在的祝福中,这正是以色列人一直等待的时刻。但是他们当中的主流人群,都提出各种各样的理由拒绝参加。而一些贫穷的、弱势的、残疾的,都来参与这个末日的盛筵,与耶稣一同庆贺。
2)对路加而言,有可能具有更特殊的意义,原先出现的客人就是犹太人,他们一直在等那个国度的来临,但当这个国度来了之后,与他们所期盼的完全不同,因为他们被“更迫切的事”——就是与耶稣完全不同的国度方略缠住了。结果,那些在文化、社会、族群和伦理上与他们全然不同的人,却进入了这个国。
对门徒而言,这两点都充满着警告的意涵,这也正是25至34节会有一段听起来非常费解的话——假如你要作门徒,就必须放下会绊倒你,使你无法进入神国的那些原因——比如,一个登山探险队,在开辟一条路,穿越一座高耸险峻的隘口,要把医疗急救物品带给与世隔绝的村民。杰出领队说:“现在开始,我们必须放下身上背的所有包袱!因为前面会很陡!如果我们想活着回来必须这么做!”
看来,跟随耶稣的呼召,是多么严肃,它关乎着自我的生死!也关乎着世界的生死!以色列应成为世上的盐,藉着他们让世界得知神的道路,但他们已经包袱重重,又不愿意放下自身固有的包袱,尽管这个包袱原来对于他们而言是十分重要的。而如今,在险要的关头,假如要活着回来,唯有听那位杰出领队的警告!
每日默想:有个信主不久的弟兄,他的生活仍旧艰难。好不容易应聘上了一个薪金不错的工作。不过,他还是放弃了!就因为他觉得那个工作离教堂太远,而且,礼拜天往往需要上班。他决定放弃,重新找一个离教堂近的,能养活自己就行了,他说:刚刚被神找回来,如果没有更多机会接触的话,损失可大了。信主了,人生就有了方向了,心里也不急了,一般的工作也不难找。
你觉得这位初信的弟兄,是不是已经明白了“门徒之道”呢?
▓ 本文插图选自澳大利亚画家 格雷斯·科辛顿·史密斯( Grace Cossington Smith 1892-1984 )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