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诗篇祷告
诗情祷语
(作者:尤金·毕德生)
2月6日 | 如水被倒出来
朗读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诗篇》第二十二篇 12~21节
12 有许多公牛围绕我,
巴珊大力的公牛四面困住我;
13 它们向我张口,
好像抓撕吼叫的狮子。
14 我如水被倒出来,
我的骨头都脱了节,
我心在我里面如蜡熔化。
15 我的精力枯干,如同瓦片;
我的舌头贴在我牙床上。
你将我安置在死地的尘土中。
16 犬类围着我,恶党环绕我;
他们扎了我的手、我的脚。
17 我的骨头,我都能数过,
他们瞪着眼看我。
18 他们分我的外衣,
为我的里衣拈阄。
19 耶和华啊,求你不要远离我;
我的救主啊,求你快来帮助我!
20 求你救我的灵魂脱离刀剑,
救我的生命脱离犬类,
(“生命”原文作“独一者”)
21 救我脱离狮子的口;
你已经应允我,使我脱离野牛的角。
省思:
耶稣在十字架上
就承受了这样的仇视与痛苦,
祂的身上铭刻着酷刑的巨细痕迹。
然而,十字架却带来了复活。
人所犯下的罪大恶极,
却被神化为令人难以置信的最美之事。
祷告:
主耶稣,祢在十字架上
凝聚了世上一切的仇恨与苦难
(包括我所受的仇恨与苦难),
将之化为一番救赎壮举。
赞美祢伟大的名!
阿门。
每日经文及简释
创世记 第三十九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创世记》第39章|在监中
39章展开了与犹大争夺长子名分的约瑟的故事,在1至20节,是约瑟在埃及的第一个阶段:在埃及太监波提乏家中,他作管家,既勤奋,又忠诚,博得主人的信任。主人因看到雅威与他同在,将一切都交付与他,主人的家也因此蒙雅威祝福而不断兴盛。
乐极生悲,如同约瑟得到父亲的宠爱,带来灾祸,如今,因着神的同在和主人的赏识,而遭到试探——主母欲壑难填,或因主人是太监的缘故,或因约瑟体格健壮,容貎俊美的缘故,她多次向约瑟眉目传情。约瑟与犹大不同的是,他在性道德上却显得非常了不起,与前面犹大主动召妓,产生了强烈的反差。他在这方面的高尚,也因此导致主母最后因爱生恨,发淫威把他关到监里!这监就像是“犹大的坑”(37:24),约瑟又掉到坑里——成为阶下囚,这次的灾难也是因着一件外衣,如同他被哥哥们下到坑里,是因为父亲所给他的那件彩衣。他在逃跑的时候,外衣掉了,成为主母诬告他、编造谎言的把柄。
波提乏出于两难的选择,他可能并不信任妻子的话,要不他肯定要把约瑟杀了,不会只把他投放在自己府邸或管辖的牢里(20节)。在灾难中,雅威与他同在,并向他施慈爱,使他甚得监狱长的欢心(21节),他在狱中也作管家,就像在波提乏的家中一样,因雅威与他同在(23节)。
今日默想
约瑟受苦有上主的美善在背后作引导,当然,这不是说:上主为了达到目的,而使约瑟受苦。这里的意思是——尽管人有自己的计谋,甚至破坏性的作为,而雅威也做事,甚至会把意外之事化作恩典。当然,人仍旧要为自己所做的负责。既然如此,更是让我们看见,雅威从创世记开头到至今所展现的恩慈与怜悯!衪的怜悯,经常与人在道德上的美与丑,善与恶没有多大关系。
另外,约瑟就像是犹大、雅各、以撒和亚伯拉罕一样,是将神的应许不断呈现出来的角色,他们之间在承接应许上,具有连续性。叙事人并不是让我们去作比较——到底谁善谁恶?是的,他们有着各自道德上的优劣点。
但叙事人又不让我们不作分辨,认为每个人在道德素质上都是一样的。要知道,约瑟在性道德上的高尚,是犹大无法相比的。是的,他们都有罪恶,但罪恶的程度还是不同的。你觉得这如何影响你对教会弟兄姐妹的看法,使你能够较为客观,又不失同情地与他们相处?
每日加量
马可福音 第九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马可福音》第9章 | 神儿子使命的核心内容
自8:27节,开始了一个决定性的转向:耶稣教导门徒关于祂那迫在眉睫的受死之路,这与门徒关系重大。因这是作门徒的核心内容。
彼得代表门徒对耶稣的认知,这正好显示出门徒们的问题,他们不能把这位伟大的施行神迹者,和上主国度的承接人的身份(1:16-20)结合起来,也不能区分出弥赛亚国度与罗马、希律国度本质的不同。耶稣责备彼得,并从“自己的命运、弥赛亚、受苦者”这些来定义门徒的身份:人必须“背起十字架”,像祂一样来到十字架的地方;而且说,这就是弥赛亚得荣耀国度的意思,祂还承诺——这些门徒当中,有人很快就将看到这荣耀国度的呈现(8:27-28)。
很快,弥赛亚及其国度具有荣耀和受苦的两面性特征,在登山显荣中得到体现,门徒们也初尝神国降临的“味道”,看见摩西和以利亚一同向他们显现,并且与变了容的耶稣说话。这个被我们误解为是耶稣神性彰显的神迹,其实是预告了一个真正复活的真人性是怎么样的,就如同摩西和以利亚,他们因为顺从了神,都获得了!耶稣也将最终获得。现在,在这座山上,提前预示了这一生命的形态。
可惜的是:门徒们即使看见了,却依旧无知,他们不能将“受死与复活”的事实,与弥赛亚的使命结合。他们赶不出污鬼,正好是这个无知的表现;他们争论大小(9:14-29),也表明并不懂山上显示的耶稣,以及相关国度的性质。说穿了!他们果然中了法利赛人和撒都该人的酵——崇尚那种权力的模式,以此来获得弥赛亚的国度。
耶稣教训他们,必须倒转乾坤,将自己的价值体系重新洗牌,就好像“谁想为首,就该做众人中最末的一个,做众人的仆人”(9:35),并落实在实际的行动中——接待一个被当时社会认为是“它”,不值得将“它”看作是人的“小孩子”(9:36-37)。
思考问题:门徒对弥赛亚及祂国度的性质的看法必须改变。他们的价值体系必须改变。那么,假如你决心作耶稣的追随者,有无什么阻碍影响了你对祂的忠诚呢?
▓ 本文插图选自瑞士象征主义画家 费迪南德·霍德勒 ( Ferdinand hodler 1853-1918 )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