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每日诗篇祷告
诗情祷语
(作者:尤金·毕德生)
1月2日 | 凡……都是有福的
朗读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诗篇》第二篇
1 外邦为什么争闹?
万民为什么谋算虚妄的事?
2 世上的君王一齐起来,
臣宰一同商议,
要敌挡耶和华并他的受膏者,
3 说:“我们要挣开他们的捆绑,
脱去他们的绳索。”
4 那坐在天上的必发笑;
主必嗤笑他们。
5 那时,他要在怒中责备他们,
在烈怒中惊吓他们,
6 说:“我已经立我的君
在锡安我的圣山上了。”
7 受膏者说:“我要传圣旨。
耶和华曾对我说:‘你是我的儿子,
我今日生你。
8 你求我,我就将列国赐你为基业,
将地极赐你为田产。
9 你必用铁杖打破他们,
你必将他们如同窑匠的瓦器摔碎。’”
10 现在,你们君王应当省悟,
你们世上的审判官该受管教。
11 当存畏惧侍奉耶和华,
又当存战兢而快乐;
12 当以嘴亲子,恐怕他发怒,
你们便在道中灭亡,
因为他的怒气快要发作。
凡投靠他的,都是有福的。
省思:
若说第一首诗篇如激光聚集于个人,
第二首诗篇则像广角镜照向全人类。
神个别对待我们每一人;
祂也纵横铺排万国、万民、
君王、政府的历史轨迹。
祷告:
“全地和祭坛的主啊,请垂听我们的呼求!
地上的统治者摇摇欲坠,
我们的百姓流离消亡;
黄金的围墙掩埋我们,仇恨的刀剑造成分裂。
不求撤去祢对我们的震怒,
但求挪去我们的骄傲。”
(G.K.Chesterton,“O God of Earth and Altar”)
阿们。
02
每日旧约
创世记 第二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创世记》第2章|伊甸园(上)
创世记二至十一章属于创世记第二篇解说,包含五大段落,每段落都以“以下是……后代”标题开始,更好的翻译是“以下是……的家庭史”。这篇解说,阐述了第一章所提出的基本原则。
二4-四26,天与地的历史
五1-六8 亚当的家庭史
六9-九29挪亚的家庭史
十1-十一9 挪亚众子的家庭史
十一10-26闪的家庭史
这些家庭最长的是中间的洪水故事及其后果,洪水是世界历史的分水岭,创世记的洪水是逆转创造的大能作为,宇宙回到创世记1章2节的原始状况:水覆盖大地。第一章里所创造的一切——地、植物、动物和人类几乎全部消失,唯有在方舟里的才得以幸存。第八章1节,则是创造逆转之后的重新开始。神顾念挪亚(8:1),命令风吹起(比较创1:2),一切重新开始。挪亚被视为第二个亚当,为全人类祷告,挪亚也像亚当一样,种植葡萄树。他们出的问题也相似:亚当吃禁果,挪亚则喝得太多。最后以挪亚的咒诅和祝福作为结束,也如同亚当犯罪后,神也咒诅和祝福他。这一大段落,最后交代了亚伯兰的崛起,预示着人类又是新的开始。
第二章先聚焦于主角亚当身上,神造他的方法很特别,以祂所造的泥土,和祂自身的气而成为有灵的活人,亚当自身需要保持这种双向的特征,缺一不可,因这是他的生命属性:他需要依赖土,他也需要依靠神的灵,才得以活着。
神将他安排在一个园子里,特别提到园子里的两棵树上的果子,并创造出女人。园子里的植物仰仗着四条川流不息的河。亚当在这个园子里,不是无所事事,他受托管理这个园子。其中的指令就是:赐下食物的祝福,同时也颁发了警告,不可吃那可分辨善恶树上的果子,预示着食物这个上主的恩赐,既是祝福也有可能成为亚当的“危机”。(其实自此之后,人类就与食物之间纠缠不清。)并且告诉亚当,关于是非曲直的最终裁决权,属于上主,他无权干预。
亚当作起了园中的君王,代替上主管理动物。不过,这不是造物主最感欣慰的,神认为,亚当需要配偶来扶持——看来君权的获得并不是人的最基本需要。
像创造亚当一样,先从既有的物料——泥土里,然后加上造物主的灵而成;创造夏娃,也先从原来有的“物料”——亚当的肋骨创造而成,以此来表明:夏娃需要仰赖亚当而活着;并以此来体现:受造界之间是息息相关的。亚当和夏娃他们之间彼此欢愉,以亚当的一首恋歌来表达。
03
默想一
就此时此刻,亚当和夏娃,尚未有人间父母,那你如何理解24节的那句:人要离开父母,与妻子联合?
04
每日新约
马太福音 第二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马太福音》第2章 | 新的创造
新的时间
我们先看博士朝拜的那一段(2:1-12)。
美国的神学家侯活士,在解读这一段的时候说,如果第一章的背景是纯以色列的话,第二章则是世界性的、历史性的。第二章放在希律王的历史背景下,聚焦在一个小地方伯利恒。侯活士的意思是,救赎是在时空中发生的,而且是“以色列—世界”这种格式,既在以色列,又在全世界。
如果第一章描述了圣灵通过马利亚生下耶稣,是新时空、新世界的开始,而这新世界的启动,是在旧的历史时间里发生的,救赎不是隔着历史而发生,而是在实际的时空里。
第一章描述耶稣的诞生,圣灵的创造没有离开时空,第二章也告诉读者,新的创造的执行,也没有离开旧的创造,这也就是为什么第二章会马上进入到希律的世界、罗马的世界的原因了。神的救赎不是带你进入一个毫无罪恶的地方,乃是祂自身进入充满罪恶、争权夺利、血淋淋的世界里。我们可想而知,耶稣这位以马内利最后的命运,祂会遭受到什么样的惨剧。所以说,救赎是在历史中、是在罪恶的世界中发生的。
第一章,上主的时间是新的开始;第二章,讲新的时间进入到旧的时间里——救赎的场地是在罪恶的世界里。
世界
犹太人的主流是撒都该人和法利赛人,在他们出现之前(第三章),马太先介绍第三个重要的角色:希律——这个犹太的王!法利赛人是民间的权威(压力)组织,撒都该人是祭司体系,属社会的主流。这三个主流人群,都成为耶稣和施洗约翰的敌对者。
希律王的身份非常特别。在主前四十年,哈尼斯王朝的公主米利暗嫁给了大希律,大希律取得了哈尼斯王朝合法女婿的身份,等于他可以继承犹太王室的衣钵。这和大卫很像,大卫娶了扫罗的女儿,从世袭而言,得了合法的地位。希律是在主后四年死的(那时耶稣大概两岁)。他有十多个老婆,给他生了很多孩子,他晚年的时候,残暴成性,把他的很多孩子都杀掉了。连凯撒都说:做希律的猪好过做希律的儿子。
拿撒勒人
耶稣就在这个罪恶的现实中,成为了拿撒勒人。关于拿撒勒人,我们要回到以赛亚书11章1节里提到的枝子(branch)。拿撒勒“nazir”这个希伯来字的意思指的就是枝子[1]。以赛亚说,有条新枝要从耶西的根长出来,意思是:大卫王室要有一个新的开始。马太寻找了这其中的暗示,来表达一位出自大卫的后裔,祂要带领以色列人新的出埃及,就如同被砍光的树墩子,长出了一个新的树枝。他把耶稣这位拿撒勒人,注入这样的一个救赎背景之下。
于是,我们看到,马太将“时间、世界与耶稣这位拿撒勒人”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交错有张力的救赎背景,等待我们继续往下面阅读。
[1] 法兰士:《丁道尔新约注释——马太福音》,页94-95。
▓ 本文插图选自中国当代画家 何多苓 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