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经典
每日与主同行|2022年12月14日
来源: | 作者:唯信 | 发布时间: 867天前 | 409 次浏览 | 分享到:
1. 诗情祷语 | 我心神耗尽
2. 每日经文 | 亚2章-新的子民
3. 今日默想 | 群体性的操练
4. 每日加量 | 约5章-毕士大池

01

每日诗篇祷告

诗情祷语

(作者:尤金·毕德生)

12月14日 | 我心神耗尽


朗读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诗篇》第一百四十三篇7-12节


7  耶和华啊,求你速速应允我!

   我心神耗尽,

   不要向我掩面,

   免得我像那些下坑的人一样。

8  求你使我清晨得听你慈爱之言,

    因我倚靠你;

    求你使我知道当行的路,

    因我的心仰望你。


9  耶和华啊,求你救我脱离我的仇敌,

    我往你那里藏身。

10  求你指教我遵行你的旨意,

    因你是我的 神。

    你的灵本为善,

    求你引我到平坦之地。


11  耶和华啊,求你为你的名将我救活,

    凭你的公义,将我从患难中领出来。

12  凭你的慈爱剪除我的仇敌,

     灭绝一切苦待我的人,

     因我是你的仆人。

 

省思:

我们祷告时并不翘起上唇――

做出一副坚忍寡欲的自足姿态;

而是在那能复兴、坚固我们的神前,

坦率地承认自己的软弱和需要。

加尔文曾说,这位诗篇作者

“将他万分紧迫的情况化为一辆战车,

便乘了直升到神那里去”

(Commentary on …Psalms,5:254)。

 

祷告:

神啊!

我需要祢,

我无法为自己的人生

提供意义与目的,

我里面没有令生命圆满的内涵。

我会枯竭、身心交瘁。

我在虚空中等候祢的充满,

“请再次以生命充满我”

(Edwin Hatch,“Breathe on Me, Breath of God”)

阿们。



02
每日经文及简释

撒迦利亚书 第二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撒迦利亚书》第2章|新的子民


第二章,是八个异象中的第三个异象,是关于用绳子量度耶路撒冷的内容,其主题是准备重建圣城,象征着雅威再次与祂的百姓同住。下面从两方面来思想:


1、新的城墙。在古代,城墙是对抗入侵者的有力保障,所以,在异象中的年轻人,出去量度耶路撒冷,就意味着:神的旨意必然给这座城市应有的安全保障。不过,不要忘了,从主前602至587年,耶路撒冷的城墙,并不能将巴比伦军队阻止在城外。



撒迦利亚在异象中看到,雅威要在耶路撒冷外围建筑一圈火墙(5节),祂自身的荣耀,就是火墙的“原材料”。这不禁让人想起,主前587/586年,耶路撒冷所遭遇的浩劫,正是尼布甲尼撒所制造的“火灾”。如今,情况要被逆转,“雅威之火”成为了耶路撒冷之墙。


2、新的子民。耶路撒冷经过主前587年的浩劫,人口大幅度减少,只有极少一部分留下。如今虽然有一些人归来,但仍然只是少数。在异象中,撒迦利亚看到,不单从米所波大米,也从世界的四方,犹太人曾逃亡前去的地方(6-7节),大量的人归回了,甚至,许多外邦的居民,也加入其中,并且变成上主的子民(11节)。神的百姓不再只是原先的以色列人,也包含了其他民族。耶路撒冷成为了国际性大都市,这里的百姓,都是国际公民。


03

今日默想

我们接续昨天默想的内容,继续来思想:关于神的子民群体性的操练。如同撒迦利亚致力于“雅威群体”的塑造,作为教会,也需要以塑造“群体”为己任。


教会需要教导信徒该反省什么,该注意什么,该说什么,该想什么,信徒也需要透过各种各样仪式的操练,将基督实现出来。就好像撒迦利亚时期,他们需要圣所,需要城墙这些元素,来唤醒他们作为雅威子民的实存。


因我们的生命,不是由我们个人或种族、文化及其他群体各式各样的内容所组成,构成我们生命的,是耶稣基督在一生的时间里所经历的各种内容。教会通过节期的礼仪,将耶稣基督在一生的时间里所经历的各样事件呈现出来。比如将临节,那是基督将临的时间;圣诞节,是基督出生的时间;预苦期,是基督受苦的时间;受难周,是基督受死的时间;复活节,是基督死里复活的时间;五旬节,基督差派了圣灵降临在世界,兴建了教会。


这些才是在人类社会中发生的最重要的事件!至于那些个人的、社会的、政治的,只能从基督的时间中,找到它们该有的意义。对我们个人而言,需要在基督的故事里,找到自己的故事和意义。因此,基督的故事,并不是“人类最伟大的故事”而已,乃是唯一让人类历史成为真实,界定所有的故事有无意义的故事;基督的故事也是塑造教会的唯一能力。


你如何理解你的生命与基督和祂的群体的关系?

04

每日加量 

约翰福音 第五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约翰福音》第5章 | 毕士大池



在圣殿山的北部,有个池子,在节期的时候(主要是安息日),有许多人拥挤在池子边,因为听说每隔一段时间,天使就会将池子中的水搅动,第一个下去的,就可以得到医治。


不过,要在这里得到医治,成功率不一定会很高,耶稣发现这里躺了一个病了三十八年,一直在这里等有机会下去的人。祂问那个瘫子:你要痊愈吗?这可能一下触及了瘫子的最核心的问题:你到底真的想痊愈吗?还是以你的软弱(没有人把我放下去)为借口,作为懒散度日的理由(我们每个人都一样,喜欢以软弱、有限作借口)?瘫子真的起来了,不再瘸腿了,从此要过上艰辛却又整全的全新人生。


耶稣用一句话就成就了毕士大池宣称要作,却又不是很成功的事,尤其是实现了本章一开头所说的,犹太人长期以来透过节期所表达的期盼。祂使瘫了三十八年的瘸子,得到了全新世界所具有的生命,也就是复活的生命(“起来”这个词,新约圣经经常用它来描述复活)。


因耶稣的行动,不是按照原来世界的机制,乃是一种新的医治。这也使当时机制内的人产生抵触,因为他们看见耶稣是在安息日,这个向来不能作工的时间内作工。而耶稣回应的理由是:祂是按照天父的工作机制做事,与他们不在同一个时间表里。耶稣的意思就是,你们是安息日!对我和父而言,则是工作的时间,就好像我们对不同时区的人说,你们在黑夜睡觉的时候,我们则在白天工作的时候。那祂的意思显然是指——以色列的神正在进行一个新的创造,而且这新的创造是在旧的世界,以色列的安息日开始的。对谨守律法的人而言,是难以接受的。


而耶稣执意地说:祂是按照以色列的神现在所采用的新的方法行事,并做得合乎天父的风格和计划,否则就不可能成就(19-21节)。祂说:尤其是以色列人都普遍相信的死人复活,和审判的事,正是跟着父一起做的,因祂就是天父的徒弟。



接着,耶稣告诉他们,他们也可以用但以理第七章所描述的“有一位像人子的”来理解这些事(27节),但以理书说:有一天,有位人子,要得到治理全地的权柄,特别要让被欺压的神的百姓,脱离那些专制和邪恶的势力,让这世界恢复原位。如今,借着这位人子,也可以说是“天父的学徒”的事工而实现了。


而且,还有证据,施洗约翰和摩西就是了!约翰是明灯,把人引到人子面前,摩西及他的律法则是桥梁,要把人带到弥赛亚面前。那灯也好,律法也好,如果使用方法,或解释方法不对,就会完全背道而驰,无法认识天父所差来的学徒——弥赛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