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经典
每日与主同行|2022年11月25日
来源: | 作者:唯信 | 发布时间: 886天前 | 469 次浏览 | 分享到:
1. 诗情祷语 | 在巴比伦的河边
2. 每日经文 | 弥1章-谁像雅威?
3. 今日默想 | 靠什么才能使人的罪失去能力
4. 每日加量 | 路10章-上好的福分

01

每日诗篇祷告

诗情祷语

(作者:尤金·毕德生)

11月25日 在巴比伦的河边


朗读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诗篇》第一三七篇1-6 节


1 我们曾在巴比伦的河边坐下,

   一追想锡安就哭了。

2 我们把琴挂在那里的柳树上,

3 因为在那里,掳掠我们的要我们唱歌;

   抢夺我们的要我们作乐,说:

   “给我们唱一首锡安歌吧!”


4 我们怎能在外邦唱耶和华的歌呢?

5 耶路撒冷啊,我若忘记你,

   情愿我的右手忘记技巧。

6 我若不记念你,

   若不看耶路撒冷过于我所最喜乐的,

   情愿我的舌头贴于上瞠。

 

省思:

被掳的希伯来民沮丧地坐在巴比伦河畔,

遭到路人的讥嘲:

“你们既然如此擅长唱赞美诗,

何不表演一首欢快的锡安歌!”

这些愁苦的思乡者却觉得自己唱不出来。

然而当他们领悟到,

无论在巴比伦或在耶路撒冷,

神对于他们都一样宝贵,

也就学会在外邦之地唱赞美的歌了。

 

祷告:

主,

当我认为一切都完了,

无可挽回、全军覆没的时候,

请让我看见复活之道——

祢能由此带来新的生命、诗歌和盼望。

当我陷入巴比伦式的情绪时,

让我心中始终怀着对耶路撒冷的憧憬,

教我唱新的颂歌。阿们。



02
每日经文及简释

弥迦书 第一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弥迦书》第1章|谁像雅威?


弥迦的名字就构成本卷的主题,他的名字就是一个问题——谁像雅威?显然,整卷书在解决一个问题:没有人(7:18)!


弥迦大概与以赛亚同时代,活跃于主前第八世纪末。不过,他不同于在官方服侍的以赛亚,他来自耶路撒冷东边的摩利沙村(1节)。


弥迦书一至三章,关注以色列和犹大那些拥有土地资源的群体,他们剥削没有土地的弱势群体,弥迦认为这是对雅威的亵渎(2:1-2),必然遭受雅威的审判。


首先,弥迦呼吁万民和大地来听听雅威的诉讼(2节),雅威要亲自递上状子,控诉居住在撒玛利亚和耶路撒冷的官长。祂先声夺人,以十分强势的态度离开祂的行宫,登上了至高之处(3节)。因为祂的出现,连大山都惊慌失色,萎缩了半截;山谷也恐惧,被雅威的能力震慑,像蜡在火中融化一样(4节)。


自然界为何会含羞呢?其实是替雅各和犹大担忧,而不敢面对上主,看看在撒玛利亚的以色列和在耶路撒冷的犹大,他们敬拜的到底是谁(5节)?怎能逃过雅威的盛怒呢?


雅威要把以色列毁了!要使繁华的撒玛利亚变成乱堆,变成栽植葡萄的荒野;要把那些他们一直引以为傲的偶像庙夷为平地(6-7节)。


这位愤怒者,已经心烦意乱,祂如同吊丧的人,丧失了理智,赤足露体,到处游行,像野狗般呼号。祂的哀鸣又如鸵鸟,其中的痛苦,无法言表(8节)。对于犹大和耶路撒冷而言,百姓的罪恶,导致祂忍无可忍地施行审判,但祂并不快乐(9节)。


这位报丧的使者,向犹大的各个村庄宣告凶讯,预告犹大的各要塞将要被倾覆(10-15节);呼吁大卫家一同哀哭,因为他们也将被掳(16节)。



03

今日默想


人的邪恶,并不能靠强有力的法律和酷刑阻止。


明太祖非常痛恨手下人贪污,他一旦发现有这类罪恶,必然将犯事的官员处以极刑。有几位管粮食的官员贪污被抓着,被施以黥刑以及膑刑。即使如此,当他们恢复官职之后,仍然贪污。1385年,在一场粮食贪污的丑行中,一万人被判死刑。


有个叫王允坚的医生卖毒药给锦衣卫被抓获,太祖亲自处理,并记录了行刑的经过。


太祖命令王允坚服下毒药后,询问毒药的配方。王允坚答:用砒霜、巴豆、米饭、朱砂等制作而成,主要的致命部分来自于砒霜。


太祖接着问道:“服用此药,多长时间才能致人死命啊?”王允坚答道:“需要半天”,说完涕泪横流。


当王允坚快要死时,太祖给王允坚吃王允坚自己配制的解药,之后把他枭首[1]


一个国家无法靠刑法而使官员变得清廉,一个人无法靠道德约束而使自己的罪恶消减。甚至,雅威对以色列和犹大施行审判,也不能阻止他们的罪,唯有透过祂的赦免,人的罪才会失去能力。


你能体会到自身邪恶的真实吗?



[1] 资料来自芮乐伟.韩森(Valerie Hansen)著,梁侃、邹劲风译:《开放的帝国:1600年前的中国历史》(北京:江苏凤凰文艺,2009),376-377。



04

每日加量 

路加福音 第十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路加福音》第10章 上好的福分

 

在旅途中,耶稣对门徒们作了一番如何作弥赛亚门徒的教导之后,随即,耶稣差遣七十人,不但让他们体会到服事能带来喜乐,更是对耶稣的职事将产生新的洞见——审判即将产生,那些抵挡耶稣信息的城市,比如,哥拉讯、伯赛大、迦百农,将遭到如同他们异常熟悉的异教之都所多玛、推罗、西顿的审判,甚至整个阴间和撒旦的权势都将被圈进去了!那么,做门徒的价值,就远超过“能力”(10:1-20节),21-24节的祷告正是这个意思,以色列官长、领袖和自封头衔的那些教师们,并未领悟到这个倾覆邪恶的能力与父那亲密的关系。那门徒能领会到吗?


好撒玛利亚人的比喻,往往被教导成一个道德高尚的人的故事,其实这正是对“官方”代表:祭司、利未人其愚昧的讽刺,他们不断树立歧视与仇恨(撒玛利亚与耶路撒冷是世仇),对神的恩典通过弥赛亚的行动赐下来的事实一无所知。耶稣问:你能认可那个可恨的撒玛利亚人是你的邻舍吗?如果不能,那就会像那个被打得半死、被弃于路旁的人,必死无疑!除非接纳耶稣这种和平、为仇恨而死亡的弥赛亚,除了这恩典本质,那么没有人能救他们!这当然是对那个天天念诵示玛的少年官的讽刺。他们说懂示玛,但却不“接纳邻舍”,那怎么能够与永生神的国相提并论呢?


“马大与马利亚”的故事一样激进——你必须打破旧有观念,当然是指对耶稣弥赛亚门徒使命的理解。这里的马利亚已经越过了传统的界限,她在耶稣的身旁,俨然是以一个见习传道者的身份在聆听耶稣的教导,这正是马大会深感不妥而埋怨的原因,她不是埋怨干活太累,她乃是认为,马利亚有点不知天高地厚,不守妇道。耶稣责备了马大,她听了耶稣的讲论那么多,却仍受固有观念的控制,不知道弥赛亚的国度,不再是男尊女卑,女性一样可以成为传道人!而且,她如今正领受了这上好的福分。


每日默想:


你怎么理解好撒玛利亚人的比喻故事呢?与耶稣的重点有何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