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经典
每日与主同行|2022年8月1日
来源: | 作者:唯信 | 发布时间: 1002天前 | 410 次浏览 | 分享到:
1. 诗情祷语 | 我的心哪,你要称颂耶和华!
2. 每日经文 | 耶28章-谁是谁非?
3. 今日默想 | 耐心等候神的伸冤
4. 每日加量 | 可14章-神儿子的遭遇

01

每日诗篇祷告

诗情祷语

(作者:尤金·毕德生)

8月1日 我的心哪,你要称颂耶和华


朗读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诗篇》第一〇三篇19-22节


19 耶和华在天上立定宝座,

     他的权柄(原文作“国”)统管万有。


20 听从他命令,

     成全他旨意,

     有大能的天使,

     都要称颂耶和华。

21 你们作他的诸军,作他的仆役,

     行他所喜悦的,都要称颂耶和华。

22 你们一切被他造的,

     在他所治理的各处,

     都要称颂耶和华。


     我的心哪,你要称颂耶和华。


省思:

这是“圣经真理树上最美的花朵”之一

( Artur Weiser, The Psalms, Philadelphia: Westminster Press, 1962, 657 页)。

均衡、凝练、兼容并蓄地

将族群的传统

与个人的经历融合为颂赞。

从里到外都洋溢着尊崇之情。


祷告:

“我的灵啊,要赞美永生神,

召回你在外漂泊的心绪,

凝聚我内里的一切来敬拜。

我的灵啊,要赞美恩慈的神,

祂的恩典配得最高的颂赞,

祂奇妙的作为岂可泯没忘记?”

(Isaac Watts, “Bless, O My Soul! The Living God”)

阿们。




02
每日经文及简释

耶利米书 第二十八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耶利米书》第28章|谁是谁非


耶利米的谋略能够坚固西底家王的心吗?毕竟,与埃及联盟对抗巴比伦,在舆论上是比较“正面”的,也能引起国民的认同。因为,毕竟没有人愿意作巴比伦的阶下囚,作亡国奴的滋味肯定不好受。一直在巴比伦的眼皮底下活着,是一件非常羞辱的事。


有一个叫哈拿尼雅的先知,起来挑战耶利米,说雅威指示他,那些被巴比伦掠走的圣殿器皿,在两年后(约雅斤在主前597年被掳后的二年)就会回来,巴比伦王的轭也很快会被折断,包括被掳的约雅斤王,及其那些贵胄,都将一同被释放,约雅斤将会重获王位(1-4节)。


耶利米必须与哈拿尼雅对决,因为他们所带来的不同的信息,关乎着国家的生死存亡。那,耶利米的立场可靠吗?他能说服西底家这位傀儡王、包括祭司以及民众吗?他的证据是什么?


首先我们看到,耶利米以——雅威的预言必然会应验这一特点来挑战哈拿尼雅(5-9节);哈拿尼雅的回应则是,他将耶利米身上的轭去掉(参27:2),说,他前面所说的关于殿中被掠夺的器皿,及约雅斤必会回来重登王位的预言,必然会在两年内实现(10-11节)。


过了一段时间,雅威的话临到耶利米,其中有两个信息:犹大要遭受更重的灾难,就好像表面脱了木轭,没想到却换来了铁轭(12-14节);而宣扬犹大将脱离巴比伦的奴役的哈拿尼雅,则要暴毙身亡(15-16节)。



果然,在当年的7月,哈拿尼雅就死了(17节)。看来,耶利米的信息才是正确的。



03

今日默想


对当时的人而言,当他们听到耶利米和哈拿尼雅两个人完全不同的外交主张时,很难判断哪一个人说的是正确的,哪一个说的是错的。因为他也口口声声说是雅威对他说的。耶利米所给出的建议是——看看对方的预言会不会应验,如果会应验,说明雅威在支持他。否则,雅威就要审判他。果然,雅威通过耶利米的口宣判哈拿尼雅死刑,而且就在同年,哈拿尼雅就暴毙身亡了。


给我们的思考就是,我们在教会服侍的时候,或许也会碰到敌对者,这些敌对者声称他们是来自于圣经、来自于真理。既具有煽动性,使不少肢体深受迷惑。在这个时候,教会肢体并不信任我们所说的。甚至会对敌对者趋之若鹜。我们这时唯一的选择就是——需要更多的耐心,给自己、给这些可能会被错误教导诱惑的肢体更长的时间。因为我们必须相信,神自己会出来见证谁对谁错!如同雅威为耶利米所作的一样——祂将耶利米的对手击杀,作为祂的自我证明。


你有过以上所述的相似经历吗?回想一下,神是如何为你伸冤,为你辩护的?



04

每日加量 

马可福音 第十四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马可福音》第14章 神儿子的遭遇


14章是最著名的逾越节叙事——是一连串相关又断开的事件,里面包括了一位女人深刻的爱;犹大愤怒、虚伪的出卖;耶稣对自己被出卖和被否认的预告;客西马尼园的痛苦挣扎;被由祭司、长老和文士所组成、号称是上主的法庭审判;遭到彼得的否认。


逾越节是以羔羊的代赎、然后对敌人(埃及)长子的审判,作为最基本的叙事骨架,带出的是一个新民族的诞生。马可将他的“逾越节”叙事,镶嵌在这古老的叙事里,并作了转化,有着三方面的内容:


一、通过几个善恶交织的事件,而呈现出来:


1)通过女人无私的爱而呈现,耶稣说:她在我身上做的是一件美事(6节);


2)通过犹大愤怒出卖而呈现,他寻思如何得便把耶稣交给他们(11节);


3)通过一个匿名的主人的慷慨预备而呈现,耶稣对门徒说:他必指给你们摆设整齐的一间大楼,你们就在那里为我们预备(15节);


4)通过耶稣自我牺牲的预告而呈现,耶稣对门徒说:你们拿着吃,这是我的身体......这是我立约的血,为多人流出来的(22-24节)。



二、以被惩戒、被审判的对象(如埃及的长子),而呈现出来:


1)被击打的不顺服的牧人,因为经上记着说:我要击打牧人,羊就分散了(27节);


2)承受上主愤怒的杯,耶稣说:求你将这杯撤去(36节);


3)被卖者,耶稣说:人子被卖在罪人手里(41节)


4)被捉拿者,众人就捉拿祂(51节)。


三、以被冤屈、被离弃的对象,而呈现出来:


1)被冤屈者,有好些人作假见证控告耶稣(56节);


2)被亵渎者,你们已经听见他这僭妄的话了(64节);


3)被羞辱者,就有人吐唾沫在祂脸上......(65节);


4)被离弃者,彼得就发咒起誓说:我不认得你们说的这个人(71节)。


马可的逾越节羔羊,就在似是而非的事件中呈现,里面混杂着人的善和恶;交织着上主的愤怒和祂的旨意。这位逾越节的主角——羔羊,被称为神的儿子的弥赛亚(61-62节),其所成就的新世界,与第一世纪那种混乱、暴力的世界,是何等的不同。这是当时的教会需要知道的,其实也是今天处在崇尚“财富、健康、权力”的社会的教会需要留心听的。 




▓ 本文插图选自法国画家 古斯塔夫·多雷(Gustave Doré  1832-1883)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