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经典
每日与主同行|2022年7月30日
来源: | 作者:唯信 | 发布时间: 1004天前 | 369 次浏览 | 分享到:
1. 诗情祷语 | 不可忘记祂的一切恩惠
2. 每日经文 | 耶26章-公然的敌人
3. 今日默想 | 被辱的处境、天父的赏赐
4. 每日加量 | 可12章-神儿子的道路

01

每日诗篇祷告

诗情祷语

(作者:尤金·毕德生)

7月30日 | 不可忘记祂的一切恩惠


朗读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诗篇》第一百零三篇1-5节

 

1 我的心哪,你要称颂耶和华,

   凡在我里面的,也要称颂他的圣名!

2 我的心哪,你要称颂耶和华,

   不可忘记他的一切恩惠。

3 他赦免你的一切罪孽,

   医治你的一切疾病。

4 他救赎你的命脱离死亡,

   以仁爱和慈悲为你的冠冕。

5 他用美物使你所愿的得以知足,

   以致你如鹰返老还童。

 

省思:

健忘导致颂赞功能的萎缩。

回忆则深化恩典的历史,

使颂赞有力,

变为祝福,

令我们能心意更新,

面向自己的环境。

 

祷告:

我蒙受过何等的福分!

得到过何等的益处!

我要数算自己一天中所有的美事,

神啊,为每一件事向祢感恩。

请搅动我的记忆,赐我伶俐的口舌,

奉耶稣的名。阿们。




02
每日经文及简释

耶利米书 第二十六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耶利米书》第26章|公然的敌人


时光倒回到被掳之前,约雅敬执政之时(1节),耶利米奉雅威的旨意到耶路撒冷圣殿去,对那些前来敬拜的民众传达雅威将审判他们的信息,其中的目的是双重的:假如他们听了之后而悔改,雅威将后悔,不将灾殃降下来(2-3节);而他们听了之后如果执意不悔改,雅威则会将咒诅临到这座城市(4-6节)。


当耶利米将这些话在圣殿中宣布出来,作为耶路撒冷机制的权力者,将耶利米当作反对现行体制的敌人而审问他,这些人包括祭司和先知,是王室的拥护者,并且将耶利米定为叛国贼(11节),他们煽动民意,决定要处死耶利米(7-9节)。


而另外一群人,他们当中有人是民中的首领,他们可能是王室的批判者,大概是朝中的忠臣。他们同情耶利米(10节),有可能是因为他们与耶利米的政治观点一致:坚持要用“雅威的话”(律法)作为王室的基本政策,并且也认同向巴比伦投降是雅威的旨意,这点与“王室那种坚决(绝望)地抵抗巴比伦的政策背道而驰”【9】。这些与王室政见不同的首领,他们认为耶利米不应该被当作假先知而被处死(16节)。因为他奉雅威的名说话,他们援引了希西家时期,与官方喉舌不同声音的先知弥迦,当他宣扬与耶利米一样的信息,说耶路撒冷将成为乱堆之时,希西家王及那时的众首领不但没有处死弥迦,反而让他存活,祈求雅威施恩,不将弥迦所宣告的灾殃临到耶路撒冷(17-18节)。所以,他们劝告民众和那些反对耶利米的人,假如处死耶利米,有可能会犯大恶,咎由自取(19节)。


在这等对立的情形下,敌人没有处死耶利米,而另一位先知乌利亚被王的黑手党追杀,这再次暴露大卫王室,已经公然成为雅威的敌人,看来,报应很快就要来了!




03

今日默想


许多人都会认为,圣经里的人物都是英雄,光芒四射,其实,很多圣经中那些忠于神的人,在当时都是被人蔑视的,耶利米就是典型的一个。在前面我们已经看到他的处境很不好,与当时的主流人群格格不入,而在本章之后,他的遭遇就变得更加悲惨了。现在他被人宣布是“叛国者”,要被除掉。幸好有一群人在保护他。然而,他会一直被保护吗?我们在后面看到,他没有那么幸运,尽管,他不像另外一位忠心传讲雅威的话的乌利亚(乌利亚遭到王室的政治逼迫,而逃往埃及,结果还是被捉拿归案,被处死了)。耶利米在侍奉期间,他也一直处在被逼迫的光景中。


耶利米的遭遇正如耶稣基督所说的:祂的门徒必然会因祂的缘故而被人辱骂、被人逼迫、被人毁谤,甚至会因此而丢掉性命(参太5:11:)。不过,基督又说:当他们遇见这些痛苦的遭遇之时,应当欢喜快乐,因为,他们在天父面前的赏赐是大的(参太5:12)。


你有过因基督信仰而被辱的经历吗?



【9】参布鲁格曼(Walter Brueggemann)著,许子韵译:《布氏旧约导论:正典与基督教的想象》(香港:天道,2012),页288。



04

每日加量 

马可福音 第十二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马可福音》第12章 | 神儿子的道路


耶稣的园主与仆人的比喻,让人一看就懂:园主代表上主;仆人代表先知,园户代表以色列(参赛5:1-7)。故事中的园主,已经无人可派,最后派出了他的爱子,而这些邪恶的园户,决定把主人的爱子杀了,将园子占为己有!这比喻大大激怒了祂的听众。


祂以此来比喻祂前往耶路撒冷的弥赛亚之路,到底是怎么回事:祂作为上主的那位合格的君王/王子,要完成上主所委托的弥赛亚国度事工,将遭遇的灾难——被那些冒牌的上主的代表(园户)杀害!结果,上主大发烈怒,将这些杀害祂儿子的祭司长、文士和长老处置;而这位像是被他们当作建圣殿时那种无用石块的儿子,却要另立炉灶,建一个新的圣殿,来取代现在的耶路撒冷。


这些当权派,决定铲除耶稣!该不该纳税给凯撒的试探,实际就是他们司马昭之心的阴谋:假如耶稣说可以!等于在认同希律一党的作为——虽然挂着“犹太人的王”的名义,其实已经向“凯撒”这位主俯首称臣了,这不但涉及到民众的经济和政治利益,同时也涉及到违背犹太人独一真神的信仰——因为罗马的钱币上写着:神圣的儿子大祭司凯撒。


而假如耶稣说“不可以”,等于承认自己,就是如同主前163年的那位铁锤犹大式的弥赛亚,祂所带来的也就是如同铁锤犹大、甚至和凯撒一般的暴力革命!所以,祂说的:凯撒的归凯撒,神的归神!并不是一种无政治色彩的神国倡议!而是有别于暴力的另类革命!甚至是一种牺牲的模式(在前面的园户的故事里,已经显明了)。而这模式却不是他们喜欢的,他们所推崇的则是“凯撒式”的——他们不喜欢凯撒来统治他们,却又希望拥有凯撒的能力,并且也决定用凯撒的能力,来除掉眼中钉!


与撒都该人谈复活的叙事,揭示了撒都该人虽然自称为亚伯拉罕的子孙,却不知道神作为亚伯拉罕、以撒和雅各的神的意思是什么。亚伯拉罕时期,因着人类在巴别塔分崩离析、种族大分裂。雅威上主决定通过亚伯拉罕恢复天下合一的新世界,要克服这个世界普遍的死亡的事实,只有通过“复活”才行!


基督是大卫的子孙、还是大卫的主?这种看似困扰的问题,所要表达的是:假如要将28-34节所说的“爱神爱人”的诫命落实,光拥有大卫的文韬武略,是完全行不通的,必须有一位出于大卫、却又超越大卫(既是大卫的后裔,又是大卫的主),那种牺牲式的弥赛亚才行(也被称为是大卫的主的方式)。


门徒呢?必须将微弱的寡妇所奉献的那个小钱,看作比众人都多才行!他们必须放弃自己的一切!就凭他们太多的保留,看来与耶稣越来越远了!


思考问题


今天的你我,能明白凯撒的钱币和寡妇的钱币之间的意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