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经典
每日与主同行|2022年4月24日
来源: | 作者:唯信 | 发布时间: 1101天前 | 425 次浏览 | 分享到:
1. 诗情祷语 | 把你的重担卸给主
2. 每日经文 | 传11:不可短视
3. 每日默想 | 虚空的经验
4. 每日加量 | 多3:教会之立场

01

每日诗篇祷告

诗情祷语

(作者:尤金·毕德生)

4月24日把你的重担卸给主


朗读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诗篇》第五十五篇12-23节

 

12  原来不是仇敌辱骂我,

      若是仇敌,还可忍耐;

      也不是恨我的人向我狂大,

      若是恨我的人,就必躲避他;

13  不料是你,你原与我平等,

      是我的同伴,是我知己的朋友。

14  我们素常彼此谈论,

      以为甘甜,我们与群众在 神的殿中同行。


15  愿死亡忽然临到他们,

      愿他们活活地下入阴间;

      因为他们的住处,

      他们的心中,都是邪恶。

16  至于我,我要求告 神,

      耶和华必拯救我。

17  我要晚上、早晨、晌午哀声悲叹,

      他也必听我的声音。


18  他救赎我命脱离攻击我的人,

      使我得享平安,因为与我相争的人甚多。

19  那没有更变、不敬畏 神的人,

      从太古常存的 神必听见而苦待他。

20  他背了约,伸手攻击与他和好的人。


21  他的口如奶油光滑,他的心却怀着争战;

      他的话比油柔和,其实是拔出来的刀。

22  你要把你的重担卸给耶和华,

      他必抚养你,他永不叫义人动摇。

23  神啊,你必使恶人下入灭亡的坑;

      流人血、行诡诈的人必活不到半世,但我要倚靠你。

 

省思:

连最好的朋友都背叛了他!

既然无法逃脱,

这人就学习在自己的困境中取胜,

完全地信靠神,从而摆脱压迫。

这正是我们基督徒

对耶稣的那种倚靠。

 

祷告:

亲爱的神,

当我感觉自己遭到背叛和压迫,

与其到处寻找一条出路,

不如求祢引我到祢面前,

将重担卸给祢,

获得我所需要的平安和更新,

藉着我主耶稣基督。阿们。



 

02
每日经文及简释

传道书 第十一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传道书》第11章释经|不可短视


一直以来,我们看到,传道者说“因未来不测,人生也有很多不测”。所以,他提倡以“即时享乐”这一方法,来应对人间的不测。在十一章1至6节这一段则是反题――反对急功近利的行事为人的态度。

1节从投资的角度,2节则是从行善的角度(行善也是一种投资)来讲述;3至4节,则说明“种什么,收什么”的规律,当然种未必能有收,但不种一定无收,只能看风望云!看风望云只是空谈幻想,光说不作。


这样,1至4节,就形成相当平衡的两面,要投资,但不可功利;而不投资,则一定无所获!因为人生有很多未知的事,就像胎儿的骨头在孕妇的身体里是怎么形成的,我们都不知道一样;人间万事的奥秘,我们无法得知,更因为是由一位奥秘的上主所为。那么,对人生的未来,抱着不短视的态度,则为明智之举!因为有许多未知的层面,是今日未能得知的。


在前面,智者已经对万事万物,及人生作了“经验之谈”。总体而言,他是比较消极的,在他看来,虚空是一切的本质,他以沉思宇宙的疲乏与单调作为开场白(1:2-11)。到了结尾,他也围绕着生命的消逝(12:2-7),显露出他这篇作品整体的目的:虚空是人生的本质,最终以这种虚空的论调收场也在所难免。传道书本身是讣文,是墓志铭。


在收尾之前,他再次来谈论喜乐,对于这个主题,他的态度是十分严肃的!正如开篇他所谈论的所有事,都是在日光之下发生的(1:3),也就是说,光是使一切事物产生的基础。经过十章的经文,将日光之下的事作了全面的拆毁——这一切都是虚空,都是捕风。


结尾之处,他观察到光能带给人欢喜快乐(7节),也即是说,日光之下的事,也会使人欢喜,生命沐浴在温暖与喜乐之中(8a)。只是令人伤感的是,这种阳光明媚的日子不多,很快就会进入黑暗之中(8b)。


所以,他劝勉人,要明白青春易逝,荣华与富贵也一样——稍纵即逝。是的,可以享受青春的激情岁月(9a),但也不可任性,还要知道神必要察问(9b)。正因为神会审问,以及一生的开端和纪年都是虚空,所以少年人也没有必要“少年老成”。“先以忧患,后以安乐”、“先天下之忧而忧”式的过重的责任感,未必是智者之为!因喜乐是医治“救世救人”那种过度忧患的良方!而且,在整个虚空的现实中,这是自我所能把握的即时收获。这样,你也大致能明白他在1至4节要求人“要撒粮,要栽种”的原因了。



 

03

每日默想


传道者虚空的论调,是基于他所观察的宇宙、社会及人生的现实,是属于经验之谈,也是生命的真相。我们可以将他的这种结论,套在被救赎之后的宇宙及人生的真相上吗?作为基督徒,你觉得,他的经验之谈也会是我们的经验之谈吗?基督徒的生命有虚空的经验吗?新约圣经能找到相关的经文吗?

 


 

04

每日加量

提多书 三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提多书》第3章释经 | 教会之生命

 

作为耶稣基督仆人的服侍,是以责任为上的服侍。第三章,保罗要提多承担起三方面的责任:


第一方面就是在第三章1至8节中的信息,保罗要提多去教导弟兄姐妹,对社会要有责任感。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中,要活出有别于克里特社会的生命样式,以和平、行善、温柔和做正经事,做社会良民,并将才干与智慧贡献于教会。


看来,他不认为作为天国的子民,就可以忽略社会。反而,他认为信徒有责于公共世界,并以此来显明蒙救主救赎、因圣灵更新、被神收纳的群体样式。因为基督信仰并不只是个人得救之事,乃是关乎整个社会需要被救赎的事,甚至是关乎整个受造界也要被更新恢复的事。


第二方面的责任,是在三章9至11节的信息,保罗也提醒提多,要对教会信徒负责。要小心,因为仍然有犹太律法师,在不断地扰乱教会,用那些虚空无用的空谈,欺骗一些根基不牢的信众;这等空谈,会引起“背离真道”、“分门结党”的事。保罗劝告提多,不要让教会信徒与这类人接触。要知道保守信徒,这也是提多的责任。


第三方面的责任,则是在正文即将结束的三章12至14节里,提多除了在克里特地方有责任,要照管好当地教会之外,对那些对外传道的宣教士也有责任。


保罗提及自己的近况,也要求提多帮助宣教士西纳和亚波罗,为他们预备生活所需(13-14节)。这表明,地方教会需将眼界打开,为那些对外宣教士提供包括物质之内的各项需要。


书信结束部分,非常简略,是与保罗在一起的人对提多的问候,以示这封个人的书信,也包括了保罗团队里的相关成员的祝福。是的,这些人的祝福词,与保罗最后的、惯用的恩惠祝福连结在一起,以示基督临在于祂的群体的可靠性。


 

思考问题


提多书像提摩太前、后书一样,是面对古代希罗世界的读者,为着回应教会新面对的问题而写的。不过,保罗所提供的牧者智慧,对历代同样被各种各样的问题所困扰的教会,十分有帮助。他的这些教训,对今天的你我仍然是瑰宝。他对年轻的同工提多所说的这些话,对我们这些作为牧师同工的,也不可不读!


另外,这里提到的几个责任,对你而言,在侍奉上,有哪些帮助呢?